張巧鳳
[摘要]在近百年的發展中。動畫電影不僅創造了自己獨特的藝術寶庫,也在電影藝術史上創造了一大批的虛擬動畫明星。動畫明星往往是動畫電影中的主要角色。因此每一部動畫電影都必須從劇本創作開始就重視角色的塑造,只有從劇本創作時就能正確處理角色塑造和故事情節設置的關系,重視從生活出發去進行角色塑造,我們才能塑造出讓觀眾過目不忘的動畫角色并使之成為動畫電影最耀眼的“商標”。
[關鍵詞]動畫電影;角色塑造;二線角色;角色類型
動畫藝術作為影視藝術的一個分支,在近百年的發展中,不僅創造了自己獨特的藝術寶庫,也在電影藝術史上創造了一大批的虛擬動畫明星。與真人明星相比。動畫明星擁有絕對“不朽”的藝術生命力及商業價值:它們幾乎從來與緋聞無緣,不會受到自然生理的制約,最重要的是創造者可以隨著時代環境的變化對它們的外表和性格進行修改。如第一位動畫明星米老鼠已經誕生70多年了,依然受到全球觀眾的青睞。2003年《福布斯》公布的“虛擬形象富豪榜”前10位中有7位均為動畫明星,而米老鼠和小熊維尼排在了前兩位。在中國,也有身價不菲的動畫明星,如“三毛”“藍貓”等。
動畫電影中的主要角色雖然可以成為動畫明星,但它們都是由藝術家設計加工而成的造型形象,它們往往借助于“逐格拍攝”或電腦技術運動起來,完全顛覆了真人電影的“復制性”原則。因此,每一部動畫電影不僅在劇本創作開始時就要重視角色的性格塑造和外形刻畫,更要在造型設計階段出其不意,推陳出新,努力塑造讓觀眾過目不忘的動畫角色并使之成為動畫電影最耀眼的“商標”。
一、處理好角色塑造和情節設置的關系
動畫電影具有很強的敘事性,無論什么類型的作品都能承載一個主題或故事,敘事性的特征決定了角色塑造和情節設置在動畫電影創作中的核心地位。但是在觀賞動畫的過程中,人們在感受緊張有趣的情節時往往印象深刻的是劇中的角色形象。很多時候,隨著時間的推移,許多故事情節逐漸淡忘,但角色形象卻能長久甚至永遠留在人們的記憶中。1937年,迪斯尼推出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部動畫長片《白雪公主》。如今,70多年過去了,當年觀看《白雪公主》初映的小女孩早已是耄耋老人,但白雪公主與七個小矮人的形象還在吸引著一代又一代的兒童,有關《白雪公主》的各種音像制品和書籍仍在世界文化市場上熱銷。在中外動畫藝術寶庫中,人們輕易就能列出一長串的角色,如聰明的一休、孫悟空、黑貓警長、藍貓淘氣、米老鼠、唐老鴨、哪吒、葫蘆兄弟、變形金剛、名偵探柯南等等,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說,角色甚至比情節更重要,處理好角色塑造和情節設置的關系顯得尤為重要,尤其是要把握好角色塑造與情節的互動關系。
傳統的文學敘事理論認為“人物、情節、環境”是敘事性作品的三要素。早在古希臘,亞里士多德就指出了情節與人物之間的互動關系,他認為:情節是行動的模仿,是事件的安排,而“性格”和“思想”是行動的造因,所有的人物的成敗取決于他們的行動,而所敘述的人物行為及其后果又構成事件,從而推動情節的發展。現代敘事理論繼續細化了這個觀點。認為一個事件就是一個敘述單位,有的事件的作用是推動情節的發展,有的事件的作用則是為了塑造生動的角色形象。以敘事性為主要特色的動畫電影也不例外,動畫電影的故事情節往往就是為角色的塑造服務的,故事情節的發展過程也是角色成長的過程。取材于莎士比亞名劇《哈姆雷特》的迪斯尼動畫長片《獅子王》便是這樣的一部典范之作,劇中天真無邪的小獅子辛巴,還沒來得及在父王的教導訓練下長大,便因陰險狡詐的叔父的陷害與引誘而失去了父親,小辛巴死里逃生后,在朋友的幫助下逐漸長大,卻在“快樂”哲學中幾乎失去了自我,不愿再回首往事。后來在智者及其父王亡靈的啟迪下逐漸找回了信心,明確了自己的使命,最終重返故里。擊敗心狠手辣的叔父刀疤,榮登王位,帶領王國走向復興。在戰勝自我與擊敗惡勢力的過程中,小辛巴也在種種磨難中成長,最終成為堅強、成熟、能夠主宰自己命運甚至能夠主宰一個王國的英雄。
《大鬧天宮》是我國第一部彩色動畫長片,作為中國動畫的一面旗幟,它的藝術魅力至今猶存,影響著幾代人。該片主要表現孫悟空被唐僧收服前的桀驁不馴與自由天性,導演萬籟鳴將孫悟空的人物性格定為:勇敢機智,有頑強不屈的反抗精神,性格淳樸天真,在與天庭的斗爭中成長起來,成為具有代表性的叛逆英雄形象。_]H劇中作者依據原著神韻和導演要求,在孫悟空的動畫形象塑造上進行了空前的再造性想象,將孫悟空的性格特征定為“人——神——猴”的融合統一,包括源于猴性的無法無天、源于人性的思維方式和享樂需求,甚至是樂于聽別人奉承的脾氣,和源于神性的神通廣大、刀槍不入的本領。而這樣復雜的性格特征必須在情節的轉折和發展中逐漸塑造和豐滿起來。于是編劇在情節的設置安排上注重和角色塑造的互動,讓孫悟空在和諸多天神(龍王、李天王、哪吒、巨靈神、二郎神、太上老君等)的斗爭中逐漸錘煉和顯露出神通廣大、火眼金睛、刀槍不入的神性,用“強討金箍棒、吃仙桃、喝仙酒、偷仙丹”等情節來表現他無法無天的猴性,同時還設置一些細節來表現他“好聽奉承話、,愛玩愛鬧但又不畏強暴、勇于保護自己的臣民”的人性。在情節的結尾,動畫編劇拋開了原著中孫悟空被如來佛壓在五行山下的“悲劇”結局,改為“孫悟空踢翻八卦爐。拿起金箍棒,打上凌霄殿,幾乎使玉皇大帝坐不成寶座,這樣就使孫悟空的形象格外地豐滿和完整”。《大鬧天宮》故事情節曲折起伏,層層推進,角色性格也逐漸鮮明和豐滿,兩者相輔相成,可稱為角色塑造和情節互動的典范。
二、確定好角色的類型
動畫角色一般分為人形角色和擬人化角色。人形角色是以人的身份及形象出現的角色,他從外形到內心情感和人物性格上往往最接近現實中的人,但又可以將他的外形和性格中的某一方面進行夸張,使之既符合觀眾的接受心理,又在性格特征及其外形上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美國動畫長片《辛普森一家》《超人總動員》、中國動畫片《不高興和沒頭腦》《大鬧天宮》《哪吒傳奇》等劇中的人形角色在形象塑造和性格刻畫中都部分地使用了變形。
《辛普森一家》自1989年12月在美國熒屏亮相以來,至今已為觀眾奉獻了400多個幽默故事。影片主創團隊自稱“我們敢于采用丑到家的造型設計”,一方面將美國人輕松幽默的性格特征以及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中的怪異集中在辛普森一家人的身上,另一方面又在辛普森一家的外形設計上采用局部夸張的方式,特別是他們一家人的頭部:頭頂大,脖子細,一雙白圓圈加兩個小黑點的眼睛造型。嘴巴和鼻子連成一片,上嘴唇夸張地支撐起整個頭部,觀眾就在他們嘴巴的一張一合和黑眼珠的轉動中體會著美國文化的幽默和韻味。
而中國動畫《大鬧天宮》在塑造孫悟空這一角色時,不僅在性格特征上采用夸張綜合,形成“人——神——猴”的融合統一,更在角色造型上積極配合其性格表達的需要。
充分運用中國戲曲藝術的表現手法,并且廣泛地吸收了多種民間藝術元素。設計者基本保持了孫悟空的猴子臉型,將京劇臉譜、民間玩具和年畫中的造型熔于一爐,采用單純的原色——紅、黃、藍、綠、白等,用墨、色、線進行統一,這樣就誕生了猴臉型、綠眉毛、黃眼睛、紅臉蛋,身穿鵝黃色上衣,腰束虎皮短裙,腿上是一條大紅的燈籠褲,足下一雙黑靴的經典的“美猴王”形象。
當然,人形化角色可以在造型上極盡夸張之能事,讓經典的造型留在人們的記憶里,更可以在性格特征上接近觀眾的接受心理,獲得觀眾的情感認同。2008年迪斯尼動畫電影新作《奇妙仙子》不在角色形象的奇特上下工夫。而是傾力打造性格鮮明的人形化角色,并賦予角色極具人緣的親和力,形成了動畫電影在塑造人形化角色上的又一特點。為了更貼近于人們對于仙子世界的想象和傳統思維中精靈嬌小的慣例,編劇借鑒了修辭上的縮小夸張,利用制圖的尺寸比例變化,在技術上充分綜合二維和三維動畫效果,營造出奇幻的仙子世界。同時把劇中的主角TinkerBell設計成一個形象可愛、性格鮮明的人形化角色,她的身高僅設計為15厘米。因此電影中奇妙仙子身材嬌小玲瓏,一頭金發,穿著性感可愛,她極富創造力,一件肥碩的修補匠服在她手里三下五除二就變成了一件漂亮、時尚的裙裝;她向往人間,樂于學習,敢于冒險,但脾氣有點倔,不能正確認識和對待自己的天賦??床黄鹱约核鶑氖碌男扪a匠工作。影片立體化地展示了她性格中的優缺點,并動態地展現出其思想、性格的變化與成熟,她仿佛就是我們鄰家可愛又調皮的小妹妹,讓觀眾尤其是兒童從中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具有很強的親和力和感召力。
《小鯉魚歷險記》編劇歐陽逸冰先生曾說:“動畫思維的核心是奇思妙想,奇思妙想的核心是異乎尋常的想象力。”在動畫藝術中,奇思妙想不僅體現在故事情節的設置上,也往往體現在角色塑造上。由于動畫電影的角色均為假定性形象,所以創作者可以充分運用各種想象形式去進行創造,讓一切動物、植物、妖魔鬼怪都具有人的思想和性格,甚至生活中任何一件器物都可以作為角色進行塑造,都可以賦予它們人的生命靈感和思想性格,這就是擬人化角色。
《獅子王》一劇中的主角辛巴就是一頭在復仇中不斷成長的獅子,而第79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片《快樂的大腳》中的主角是一只擅長跳街舞卻不會唱歌的小企鵝,圓滾滾毛茸茸的小企鵝一出場就吸引了觀眾的眼球,它尋找自我、實現自我的愿望與追求深深地打動了銀幕前的男女老幼。還有《海底總動員》《怪物史萊克》等片中的角色都是以動物為原型的擬人化角色。而《蔬果村的故事》則是以植物擬人為主的動畫,故事中,小洋蔥、小花生、小核桃等生活在祥和舒適的鄉村,他們之間上演了一幕幕生動有趣的故事,整部片子體現出濃郁的田園風格?!痘孟肭分刑袊璧哪⒐絺?、《寶葫蘆的秘密》中那個有鼻子有眼睛的小葫蘆……這些動植物角色外形豐富多彩,性格特征生動鮮明,讓觀眾“愛不釋眼”,觀眾在它們生動形象的表演和可愛的形象中放松了心情,在輕松活潑中領會人類世界的哲理。
當然在一些以人形角色為主的動畫片中也可以設置個別動植物角色,如美國動畫《花木蘭》中忠誠而又勇敢的木須龍,《奇妙仙子》中可愛的小老鼠芝士、不停跳躍排隊的洋蔥頭、還有最麻煩的旋風薊草。在諸多的人形角色中穿插個別擬人化角色,可以起到豐富人物形象、加強動畫效果的作用。
相比于活生生的動植物,生活中的各種器物往往是靜止的,缺乏生機的,然而在動畫編劇的奇思妙想下它們同樣也可以活力四射。在《玩具總動員》里,一群玩具一改“任人擺布”的命運,順應人類“萬物有靈”的宗教心理,極富人性地上演了一場你爭我奪的鬧劇,各個角色的性格特征鮮明,讓人過目不忘,牛仔胡迪自高自大,心胸狹隘;巴斯光年熱情勇敢,堅韌執著。在《汽車總動員》里,汽車在擋風玻璃上長出了眼睛,在引擎蓋上長出了嘴巴。形象十分生動。鍋碗瓢盆、衣帽鞋襪、筆墨紙硯,還有人很有創意地以高跟鞋為原型設計了擬人角色……動畫(Ani-marion)的詞根“animate”本意就是“賦予某事物以生命”,只要動畫編創人員能夠充分地發揮想象,我們就可以給一切事物賦予新的外形和生命活力。
三、重視二線角色的塑造
紅花尚需綠葉配,一部動畫片不可能只有一個角色,也不可能只有主角。一般的動畫往往有一個或幾個主要角色,同時為了主題表達的需要,也為了使主要角色形象更加豐滿,必須設置一個或幾個二線角色。二線角色一方面是主要角色的陪襯和性格反差,另一方面也是劇情發展的第二條線索,迪斯尼動畫在這一點上特色鮮明:《奇妙仙子》中設置的修補仙子波波和“胖子”,他們都是二線角色。波波帶著一副厚實笨重的眼鏡,而“胖子”名副其實,身材臃腫,一點兒也沒有我們想象中仙子的曼妙身材。他們雖然很貪玩,甚至調皮搗蛋,但他們熱心于自己的修補工作,這一點上與主角Tinker Bell形成了對比,也正是他們這樣優缺點共存、極富人性化的角色性格,使得他們同樣也光芒四射,深入人心。此外影片中還設置了一個相對的反派角色——薇蒂亞。她驕傲自負,善用心計,利用奇妙仙子想改變自己才能的迫切心理,處處捉弄奇妙仙子,使得事情越來越糟,最終咎由自取,被懲罰去侍弄最棘手的“旋風薊草”。這個角色不僅從性格上反襯了奇妙仙子的善良、可愛與單純,也讓整個仙子世界更貼近觀眾的社會心理和審美趣味。
二線角色在對主要角色進行性格反襯、豐富畫面形象的同時,也能夠在這一過程中成為第二條敘事線索。動畫電影的故事情節雖然相對簡單,但是一部電影如果僅有一條敘事線索未免會使情節顯得過于單薄,因此許多動畫片往往設置一些二線人物來幫助表現主題和完成他的二線使命。《花木蘭》中的木須龍在花木蘭身邊的時候一直安分守己,認真履行自己照顧木蘭的職責和義務:按時叫醒花木蘭、給花木蘭煎荷包蛋、給洗澡的木蘭遮擋走光等等。然而這個木須龍一個人的時候卻總是遭遇驚險,不是差點被燒死就是差點被淹死,最后木須龍成了花家的保護神?!丢{子王》中的叔父“刀疤”心狠手辣、陰險狡詐、迷戀權力,他與新老兩代獅子王的角斗將情節沖突推向了高潮,將主題演繹得很有深度。還有該劇中的丁滿和蓬蓬,雖然出場機會有限,但是作為配角,它們或用逗樂的語言,或用搞怪的動作,營造風趣幽默的氛圍,讓觀眾在緊張的劇情中松弛片刻。
四、從生活出發去設置和塑造角色
要想讓動畫片中的假定性形象受到觀眾的喜愛和認可,就要從生活出發,角色的性格特征越貼近生活,越具備現代性元素就越可能吸引觀眾。
中國民間故事《木蘭辭》中的木蘭是一個“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的本分姑娘,因為可汗點兵,阿爺無兒而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從此成為勇敢善良和忠君孝道的中國傳統女性的典范。歷年來,以《木蘭辭》為題材改編的各類藝術形式層出不窮,1996年迪斯尼公司選定這一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