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黑暗中的舞者》摘取了戛納影展的金棕櫚大獎,影片獲獎意義非凡。這是電影學術界首次給予Dogme95風格的影片以最高的榮譽。筆者試從解讀《黑暗中的舞者》入手,評析這部影片所體現的Dogme95風格、Dogme95原則、Dogme95追求著電影的真實等問題,從中更真實、深刻、全面地了解Dogme95浪潮。
[關鍵詞]Dogme95;《黑暗中的舞者》;電影的真實
2000年,《黑暗中的舞者》摘取了戛納影展的金棕櫚大獎。《黑暗中的舞者》的獲獎意義非凡,這是電影學術界首次給予Dogme95風格的影片以最高的榮譽。它不僅給了影片以巨大的嘉獎,也給了導演以及他在1995年所提出的Dogme95原則的一次偉大肯定。
《黑暗中的舞者》把Dograe95風格與經典電影風格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讓世人發現,原來,Dogme95風格的電影也能如此震懾人心。《黑暗中的舞者》除去用手提攝像機拍攝的生活場面之外,共計7處歌舞片段均是采用100部數碼攝像機同時拍攝并經過剪輯組合而成,影片耗資達2000萬美元,成為北歐地區自電影誕生以來投資最大的一部影片。它的成功,使拉爾斯·馮·特里爾成為國際影壇舉世矚目的焦點,成為引領DV電影和個人電影潮流的風頭人物,將Dogme95電影運動及其風格的電影一舉推上了世界電影的最高舞臺。
一、Dogme95運動的產生及其內容
1995年3月13日,以拉爾斯·馮-特里爾和湯姆斯·文特博格為首的四名丹麥導演共同簽署了名為“道格瑪95”(Dogme95)的宣言。
他們認為,當時電影的潮流太注重外包裝特效,電影被粉飾得快死了,傳統的電影已經走到窮途末路的垂死邊緣。舊的規則必須打破,新的秩序必須建立。方法就是以規范對抗規范。所以他們有所針對地采取了一些措施,Dogme95應運而生了。
Dogme95原則是源于丹麥國家電影學院的教學,“Dog-me”,譯成中文就是“規則、教條”的意思。對特里爾和文特博格來說,命名為“Dogme”本身就有反諷的意味。在丹麥電影學院每個教學單元,老師都要給學生們制定幾條規則,學生必須在規定的范圍和條件下完成作業。這與Dogme95原則非常類似。而特里爾和文森伯格都擅長在限定的條件內完成作品。1995年,兩個人自己制定了lO條規則,起草了一個Dogme95宣言,并且要求其所有追隨者都必須發誓遵守這個規則。
根據Dogme95官方網站的資料顯示:“貞操誓約(The Vow of Chastity):堅持和確認以下十條為Dogme95。(1)必須是外景拍攝地,道具和置景不能出現。(2)聲音不能脫離畫面單獨被制作,反之亦然。(3)攝像機必須是手提的,任何在手上的運動和固定的鏡頭都是被允許的。(4)電影必須是彩色的。特殊燈光效果不能被采用。(5)光效和濾鏡是被禁止的。(6)影片不可有表面化處理的場面。(7)時間和空間上的間離是被禁止的。(8)類型電影不能被接受。(9)電影制式必須為35毫米。(10)導演名字不被記人制作名單。”0拍完后影片還要被送去鑒定,通過鑒定后,合格的影片將獲一張Dogme95證書和一個“Dogme”編號,以此證明該片為Dogme95電影。
Dogme95的產生受到世界電影人的關注。它似一股清風吹進了以好萊塢為代表的主流電影王國,同時也對30多年前的法國電影新浪潮提出了尖銳的批判。在他們看來,電影決不是逃離現實生活的幻象,也不是資產階級化的個人主義精神,而是現實生活的真實反映。
二、《黑暗中的舞者》不愧為Dogme95風格的代表作
觀摩《黑暗中的舞者》,剛開始看的時候有點不習慣。畢竟手持像機拍出的影像讓人感覺頭暈目眩。可是隨著劇情的展開,觀眾不禁被片中的真實場景所震撼,為女主人公塞爾瑪的真情所打動,不禁淚流滿面。
在Dogme95創作理念的影響下,手持影像晃動、粗糙如DV片的特質及其演員即興表演恰如其分地捕捉同主題、情節完美融合,創造出了自然、簡單、不造作的風格,《黑暗中的舞者》給人以清新而真實的感受。
筆者認為,《黑暗中的舞者》這部影片既是情節劇,又是歌舞片,但它卻突破了情節劇與歌舞片的傳統,是Dog-me95拍攝手法與傳統拍攝手段的完美結合,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美國的傳統歌舞片作為一種商業類型電影。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風靡一時。它呈現給人一種仙樂飄飄、富麗堂皇的夢幻場景,故事最終也必定是男女主人公過著幸福生活的大結局。而《黑暗中的舞者》具有強烈的情緒感染力,這是一般歌舞片所沒有的。據說,這部影片不管在哪里放映,到最后觀眾不只是唏噓,而是放聲大哭。筆者也深有同感。它的震撼力也是一般的類型片難以達到的。電影與歌舞劇、幻想與現實、傳統拍攝手段與Dog-me95拍攝手法的完美結合無疑是導演獨具匠心的創意與構思。
女主人公塞爾瑪不停地用音樂彌補失去光明的心靈寂寥與殘缺,用無畏的精神追求凈化現實世界。從工作車間、鐵軌旁、案發現場到排練廳、法庭、牢房,直至刑場,影片展示了七次近乎MV的絕美歌舞表演、七次塞爾瑪對生活的臆想,讓我們看到了現實的殘酷和塞爾瑪追求自由、光明的人性光輝,友情、愛情、親情都在塞爾瑪對兒子吉恩的母愛關懷之下熠熠生輝。
三、《黑暗中的舞者》體現的Dogme95原則
《黑暗中的舞者》用Dogme95風格證明了Dogme95也能做出讓人感動的好電影,而這種感動比起好萊塢式的虛幻和騙局更是一種直指人心的震撼。按拉爾斯·馮·特里爾的話說,這是一部音樂劇。雖然它不是一部純粹的Dog-me95電影,但很多表現手段依然是Dogme95的。
在《黑暗中的舞者》這部電影中,導演巧妙地將現實與想象兩個時空通過色彩等電影語匯區分開來。現實時空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Dogme95的形式加以表現的;女主人公想象的內在空間則是運用非常艷麗的顏色和常規電影的拍攝手段來表現的,使兩個時空形成了異常鮮明的對比。強烈渲染了女主人公悲劇的一生。
為了達到真實性,拉爾斯采用了具有革新意義的拍攝方法。他讓攝制組用手提攝影機和攝像機拍攝音樂場面,以便保持真實的效果。影片中很多歌舞場面是用100部手提攝影機拍攝的。這樣,能抓住“黃金的瞬間”,以便獲得獨一無二的素材。這是用普通的拍攝方法永遠難以獲得的。在《黑暗中的舞者》中,Dogme95風格不僅僅是一種“添加劑”,它與歌舞片的結合,不是一種“混合”,而是“化合”。這兩種樣式的結合,產生了一種全新的樣式。這就是拉爾斯的從內容到形式都有創新意義的獨特歌舞片。
影片全部用手提的攝像機完成拍攝,頻繁晃動的鏡頭帶來的是暈眩、強烈的震撼,這種鏡頭一般都是用在影片表達真實現實的場景中;而幻想中的場景比較夢幻,模仿好萊塢的表現方式,多用中遠鏡頭拍攝。觀眾很容易區別
出兩種方式的不同,對比無處不在。
而在現實場景中,攝像機讓觀眾更接近演員,特寫鏡頭的頻繁運用帶給觀眾的是一種對人性和人的極限的幾近殘忍的解構。例如,在表現塞爾瑪最后的行刑時,導演營造出一種令人幾乎窒息的氣氛,運用Dograe95的諸多表現手法,真實展現了死亡的全過程。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是塞爾瑪在歌聲中幻想著兒子的幸福將來,伴隨著殘忍的絞刑,那“咔”的一聲,如此真實,這般逼真而完全地記錄著一個人被剝奪生命的全過程,足夠震撼到每一個觀眾的靈魂深處。
四、《黑暗中的舞者》追求著電影的真實
Dogme95所追求的是反對過多的技術包裝,追求電影真實。從一個方面來講,作為這一追求的結果,便是Dog-ma95對以好萊塢為代表的一大批技術主義電影的反抗,呼喚一種絕對反抗電影技術的電影制作方式。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電影在技術方面漸漸游刃有余,呈現在觀眾面前的影像免不了“弄虛作假”。對于電影來說,搭設影棚、加入音響、注重燈光效果、運用濾鏡等方法早已成了電影制作的常規操作;電影的后期影像拼貼處理已經成為普遍的規則。但是,這樣處理的一個結果,會給觀眾造成視覺上的錯覺,便是電影變得越來越虛假、矯情和造作,變得越來越脫離現實,開始成為某種華麗的騙局。
而Dogme95倡導者所要做的,便是一場追求真實的運動。他們要求摒棄電影制作中的技術化包裝,對于好萊塢式電影的一些基本技法嗤之以鼻。他們要求必須實地、實景拍攝,不加入額外的效果;必須采用彩色畫面,不可制造特殊光效,不可使用任何濾鏡等,包括他們所倡導的電影必須發生在當代的環境。這些都體現了他們試圖追求真實的藝術主張。他們所努力尋求的,便是電影盡可能地接近真實。Dogme95的主張在某種程度上確實起到了重返自然、凈化電影的作用,以至于評論家們總是不自覺地將它描述為一場“凈化運動”。
影片《黑暗中的舞者》由于運用了實景拍攝、手持攝影等一系列Dogme95的拍攝原則,讓觀眾獲得了一種非常具有沖擊力的真實感。特別是影片通過手持拍攝獲得的晃動的鏡頭,更是給影片增加了現代世界的緊張感和危機感。正是這一系列類似于Dogme95拍攝技法的運用,使該片從一系列經過過分包裝的好萊塢電影中脫穎而出,被電影界評論為“一部具有Dogme95風格的影片”,在第53屆戛納電影節上,該片一舉奪得金棕櫚最佳影片獎。這說明“Dogme95風格”正在引起評論界的廣泛注意,并且它作為一種獨立的盡顯真實的美學追求,開始為電影界所認可。
至今,Dogme95——這個反潮流的電影流派創立已近14年,嚴格按照Dogme95原則拍攝的電影被一一編號。在Dogane95的網站上,你可以為自己拍攝的Dogme95影片填寫申請表格,被審核后就能加人Dogme95的行列了。可見,Dogrne95的追隨者也已遍布世界各地,應該說它對世界電影最深遠的影響莫過于使電影走近平民,并帶動了DV電影的蓬勃興起。
[作者簡介]施佳寧(1984—),女,上海大學影視學院廣播電視藝術學2007級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