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乃玲 蔡 芹
[摘要]由于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國人對西方的婚戀觀誤解甚多。本文擬通過美國電視劇《老爸老媽的浪漫史》來介紹美國人的婚戀觀,并以文化維度理論為依據,從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權利距離和不確定性規避的角度分析美國人愛情觀、婚姻觀的成因。
[關鍵詞]婚戀觀;文化維度;個人主義;權利距離
近些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國際交流的加深,從歐美引進的劇目也越來越多。受文化差異的影響。國人在欣賞這些劇目時會難以理解,甚至產生誤解。作為人生觀重要組成部分的愛情觀、婚姻觀往往能折射出這一民族所特有的民族性格和文化。而不同文化必然導致不同的婚戀觀。西方人的婚戀觀和我們究竟有哪些不同呢?我們不妨透過《老爸老媽的浪漫史》這一部情景喜劇來了解一下。
《老爸老媽的浪漫史》是由20世紀??怂闺娨暪局谱鳎?005年9月首播的美國情景喜劇。該劇自開播以來,收視率在美國一路飆升,具有很強的可看性。這是一部主要描寫友情與愛情的情景喜劇,在敘事上采用閃回式手法夾述夾議,是一部反映美國人現行婚戀觀的佳作。其劇情輕松、幽默、浪漫、溫馨,適合不同年齡層的觀眾觀看。作為一部成功的情景喜劇,《老爸老媽的浪漫史》也幫助我們多方面了解美國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
一、《老爸老媽的浪漫史》簡介
劇中情節圍繞泰德的戀愛史展開。在2030年,“老爸”泰德給孩子們講述自己是如何在情路上歷經坎坷,最后才邂逅“老媽”的。故事閃回到2005年:這年,27歲的泰德是紐約一家建筑公司的建筑設計師。他固守著結婚生子的理想,對婚姻很期待。他是個十足的男版結婚狂,渴望婚姻卻偏偏事與愿違,肯與他結婚的女孩子遲遲沒有出現。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他的朋友巴尼。作為一個不婚主義的花花公子,巴尼沒有固定的女朋友,卻頻頻地換床伴。他哄美女的招數往往出人意料,算得上才思敏捷,手到擒來。在泰德為愛情漫漫求索的路上,巴尼自告奮勇地給他當軍師,執著地鼓吹著自己的浪子哲學,還常常瞪著眼睛對泰德抗議道:“Im your best friend”(我才是你最好的朋友)。
作為泰德的大學好友兼室友的馬修則在情路上比泰德幸運得多。他在剛上大學不久就遇見了他的真愛莉莉。從此倆人相親相愛地生活在一起,彼此信任,彼此關愛。兩人從相戀到訂婚再到結婚,始終情投意合,好不愜意。
來自加拿大的羅賓獨立而又理性,為追求理想來到美國。作為一個垃圾時段的新聞主播。她報道的盡是一些瑣碎的小新聞。泰德對剛剛來到酒吧的羅賓一見鐘情。在朋友們的慫恿下對羅賓展開追求。成為戀人后,泰德盼望能和羅賓“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羅賓卻不愿被婚姻束縛,更不愿生小孩,兩人因此黯然分手?!袄蠇尅本烤故钦l,盡管目前還是一個未知數,卻足以吊起觀眾的胃口。
劇中人物分成三個陣營:馬修和莉莉是傳統婚戀陣營的典型代表,他們享受愛情帶來的愉悅,忠于彼此的感情,還勇于給予對方相愛一生的承諾。(注意:此處為相愛一生。而不是相守一生的承諾,可見他們忠實于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忠實于一紙婚書。)風流成性、朝三暮四的巴尼,不婚主義丁克主義的羅賓都是反傳統陣營的代表,他們或多或少都有一種叛逆精神,并且對婚姻有著莫名的恐懼,甚至反叛地游走在婚姻之外。泰德則始終相信愛情,敢于承諾,并為尋找真愛而執著努力著,得之幸甚,不得仍能快樂地活下去。作為不同陣營的五個人觀點雖不同,依然能愉快地相處,彼此間沒有歧視,更沒有“道德監督員”。
二、美國人的婚戀觀
1美國人的愛情觀折射出強烈的平等、自由和對不同婚戀觀持寬容態度。不論是結婚狂還是不婚主義者。不論是離婚還是丁克,都是能被理解并包容接受的。戀愛雙方愿不愿意結婚或要不要孩子無足輕重,但只要相愛就行,外人是不會干涉這些私事的。
在片中,沒有哪一個角色會因為外界的干預而做出不符合自己心意的選擇。羅賓不愿結婚更不愿意生孩子,作為男友的泰德認為這很正常。只是他需要婚姻,需要子女,因此在誰也不會讓步的情況下兩人和平分手,各自開始新的戀情。巴尼雖然風流成性,但他不會因為作風問題受到社會的強烈譴責,直至失去工作甚至眾叛親離。
2美國有個人主義傳統,注重保持自己的獨立性。在情感方面忠實于自己的感受,重視精神層次的享受,追求經濟、精神上、理想和人格上的獨立。因此美國人不注重戀人的客觀外在條件,比如家世、學歷、工作等等,他們注重在一起時能否感覺快樂并能給對方帶來快樂。當彼此有共同的興趣愛好和目標,能相互吸引,那么這段感情就可以展開。基于這種思想,當一方不再感覺快樂時,他(她)會明確告訴對方自己的感受,而對方也不會癡纏。他們的愛情開始得很熱烈,斷的時候干脆利落。哪怕不再被愛的一方仍會感覺受傷乃至痛苦,他(她)會move on(繼續朝前走)并開始新的生活。這種求真務實精神十分可貴,但也常常被東方人所詬病,認為這是美國快餐式的愛情。
劇中,泰德和羅賓分手后,雙方都很沮喪,盡管仍懷著愛意,但目標不同,只能放棄。朋友們則熱心地為他們介紹對象,幫助他們開始新的生活。而羅賓和巴尼則有著許多共同之處:泡吧、玩軍棋、打真人激光槍游戲、貪玩、講義氣、害怕婚姻束縛。由于興趣愛好和性格上的諸多相似之處,兩人漸漸有了感覺,但兩人能否突破心理束縛走到一起呢,還需拭目以待。
3在美國,性是人們公開談論的話題之一,他們把性當作生活中普通、嚴肅而又重要的事情認真地討論,嚴肅地解決其中存在的問題。而且,性似乎與婚姻沒有什么必然的聯系,很少有人單純因為發生了性關系而想要和某人結婚。影片中無愛的性時有出現,但這并不表示他們對愛情不忠誠。在美國人看來:有愛情時的不忠實是不道德的,沒有愛情時壓抑生理欲望同樣也是不道德的。換言之,就是有愛情時忠于愛人,沒有愛情時忠于生理欲望。這就能解釋為什么美國人對性很隨便。片中相愛的馬修和莉莉早早地就住在了一起。而巴尼常常在酒吧和美女幾番眉來眼去后就會發生一夜情。在和羅賓分手幾個月里,久違性事的泰德告訴了朋友們自己的狀況,朋友們立即熱心地為他出點子介紹女伴。在他們看來,性有利于身心健康。
究其根源,這些在國人眼里簡直驚世駭俗的行為和觀點顯然與發生在歐美20世紀60年代的性解放運動不無關系。20世紀60年代,歐美則爆發了一場性解放運動。人們走上街頭示威游行,呼吁把性從傳統的牢籠中解放出來。這場運動使人們在性行為上完全摒棄傳統道德觀念約束的主張和實踐。向來以“自由”而著稱的美國,可以說是“性解放運動”的發源地和大本營。正是這場運動使得美國人的性意識日益開放,不管是將性看做愛情的一部分還是當作速食愛情的附屬品,性逐漸失去了它的神秘感和卑劣標簽,成為生活中平常的一部分。
三、美式婚戀觀的成因
婚戀觀是社會心理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也是該民族
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反映出特定的民族所特有的價值觀念系統。因此,美國人完全迥異的婚戀觀有著其深刻的文化根源。本文擬從文化維度理論角度解讀美國人婚戀觀,解釋美國文化中的價值觀念系統對美國人婚戀觀的影響。文化維度理論是由霍夫斯塔德(Geerl Hofstede)于1980年首次提出的。它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即個人主義、集體主義(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權力距離(powerdistance)、不確定性規避(uncertainty avoidance)和剛柔性(masculinity/femininity)。以下本文將從個人主義、集體主義和權力距離理論來探索美國文化對他們婚戀觀的影響。
其中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表示個人與群體間的關聯程度,亦即社會是關注個人的利益還是關注集體的利益。個人主義文化注重個體目標,相反,集體主義文化則更強調集體目標。個人主義文化中,人們應當自己照顧自己和直系家庭;而在集體主義文化中,人們期望他們的內群體或集體來照顧他們,作為這種照顧的交換條件,他們對內群體擁有絕對的忠誠。在霍夫斯泰德的研究中,一個社會的個人主義、集體主義傾向是通過個人主義指數(individual-ism index)來衡量的。這一指數的數值越大,說明該社會的個人主義傾向越明顯;反之數值越小,則說明該社會的集體主義傾向越明顯。美國的個人主義指數為91,位居第一,這說明美國具有很強的個人主義傾向,是崇尚個人主義的社會團體。個人主義價值取向就是追求自由,追求差異,追求個性的張揚和自我價值的實現。這造就了美國人獨立、寬容的婚戀觀。
權力距離表示人們對組織或機構內權力較少的成員對權力分配不平等這一事實的接受程度。權力距離大的文化成員注重權力的約束力,強調強制力和指示性權力;而權力差距小的文化成員則認為權力的運用應當合法。美國人不是很看重權力,而只對他們作為個人所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他們不以出身豪門為榮,卻以憑己之力而獲得的成功為傲。這就造就了美國人平等、自由的婚戀觀。他們對戀人的權勢、地位并不太在乎,在乎的是對方所表現出來的是否對自己的胃口。當然,這是指在真愛的情況下。也有試圖靠著對方的權勢給自己帶來豐厚回報的人,畢竟社會的文化價值觀并不能涵蓋所有現象。比如,這種現象在片中就有反映:巴尼利用公司里的小職員Cathy崇拜自己地位的心理特點而與之發生一夜情,但這并不影響美國權利距離小的大趨勢。
不確定性規避表示人們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態度。對不確定性規避程度較強的文化往往有明確的社會規范和原則來指導幾乎所有情況下發生的行為,而規避不確定性程度較弱的文化的社會規范和原則就不那么明確和嚴格。美國文化的不確定性規避程度較強,在美國,經過漫長的資本主義社會發展,關于婚姻和子女監護等方面的法制、法規已經非常健全。作為美國公民,同居可以很草率,但是結婚和生子則往往是嚴肅考慮的結果。美國的法律里同居不是非法的,這勢必造成同居而不結婚的現象變得很普遍。人們盡量規避婚姻帶來的風險,比如一旦離婚就要面臨財產分割的風險,離一次婚往往使男性喪失大部分財產。這就能解釋為什么美國人把性看得很隨便,對婚姻卻非常慎重。
四、結語
美國個人主義指數大、權利距離小、不確定性規避程度較強,這就決定了美國人自由、平等、獨立和寬容的愛情觀和婚姻觀。而性解放運動則最大限度地促成了女性社會觀念的轉變,使得女性有了同等的性權力。同時也在深層次影響了整個社會對性的態度,使之逐漸失去了其卑劣的標簽。成為俗世幸福的權力和快樂的來源之一。本劇中,五個人來自不同背景,有著迥異的性格,憑著友情聚在一起。彼此信任,相互坦誠。他們珍惜彼此的友情,也尊重對方的隱私,幫助對方但絕不過分干涉。他們全力以赴全心投入地追求愛情,盡情享受性帶來的歡愉。雖然發生在他們身上的是一樁樁或幸?;驘赖纳瞵嵤?,卻真實可信。劇中溫暖人心的友誼和自由浪漫的愛情,加上該劇獨特的美式幽默和誰是老媽的懸念,正是吸引觀眾的看點,開懷之余你也會被它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