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杰
[摘要]器樂教學是音樂教育的重要內容。利用影視資源的優勢,把優秀的影視音樂運用到民族器樂教學實踐中,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促進教學效果。本文結合教學實際,就運用影視音樂促進民族器樂教學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器樂教學;影視音樂;民族音樂
中國民族器樂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近年來,民族器樂教學越來越受到重視。民族器樂教學實際上是教師在民族器樂方面對學生知識和能力的培養。這種培養包括基礎知識、技能技巧、表演能力、欣賞能力等的培養。我國民族器樂在創作、演奏、教學、研究等領域,均取得了較大的發展與進步。但是,民族器樂教學仍然存在著忽視基礎理論教學、教學方式單一,忽視對學生獨立學習能力的培養等等問題。隨著電影電視藝術的快速發展,影視音樂已經成為一種重要的音樂藝術形式。將影視音樂運用到器樂教學中去,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增強教學效果。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就影視音樂在器樂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討。
一、民族器樂教學的意義及現狀
1民族器樂教學的重要意義
民族器樂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和繼承中國民族器樂文化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通過學校規范而系統的音樂教學,使學生了解和熱愛我國優秀民族音樂,對于保護、傳承、發展民族樂種,傳播與弘揚民族音樂文化具有深遠的意義。首先,民族器樂教學是我國文化傳承的重要途徑。我國民族器樂文化強調對現實人生的情感體驗,注重在生活中強化品位,融藝術于日常生活之中,提倡藝術、審美與生活的統一,是明顯帶有主體情感愉悅性的“審美文化”。在教育領域中進行中國民族器樂教學,正是借助民族器樂這一特殊載體為學生開啟中華音樂文化審美之門。通過對表演性和操作性很強的中國民族器樂教學,可使音樂課程的審美體驗價值和文化傳承價值得到直接體現。其次,民族器樂教學有助于培育學生的創造力。我國民族器樂作為一門經驗性和操作性很強的表演課程,強調音樂的自身學習價值,要求學生通過親身的表演、參與進行音樂學習。這種知行合一的學習方式,不僅可以真正實現教學活動中學生的主體作用,而且還能使學生的個性和創造才能在主動參與的器樂實踐學習中得以展現,使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性思維得到充分的發揮,切實體現音樂課程的創造性發展價值。再次,民族器樂教學能夠強化學生的群體意識及合作精神。我國民族器樂表演形式豐富多樣,既有齊奏,也有合奏和重奏等,可以使學生在相互配合的群體音樂活動中養成共同參與的群體意識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培養學生的社會交往能力。
2我國民族器樂教學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民族文化得到了快速發展,民族器樂教學也開始被各類學校所重視,并成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但是,綜觀我國民族器樂教學,存在著一些亟待改進的問題。主要表現為:一是重具體演奏、輕系統教學。大多數教師在教學中,存在著以講授樂曲的具體演奏為主,極少循序漸進地、系統地教授學生學習樂器和練習樂器的教學模式,更沒有開展對器樂演奏的科學性、系統性教學理論的研究工作。沒有足夠重視教學演奏理論研究的必要性,而只是一味地告訴學生:應該這么彈,不應該那么彈,而很少告訴學生“為什么這么彈?為什么不能那么彈?”。如此教學,學生將被塑造成為一個演奏機器。二是重演奏技能的教授、輕練習方法的引導。在學生學習民族器樂演奏的過程中;除了少量時間南教師授課外,大量時間是自己練習。在練習中如何記憶和提取教師所傳授的知識和演奏技能,如何合理地使用這些知識和演奏技能,如何根據自己的特點安排練習時間、制定練習計劃并有針對性的練習,對于學生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如果練習方法合理而有效率的話,將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也會減輕學生學習的心理壓力,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積極性,加快學習進度。反之,學生將產生厭煩心理和自卑心理,失去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習進度會逐漸減慢甚至停滯不前。因此,教師首先需要教給學生適合學生本人特點的、合理的、有效率的學習和練習方法。三是重專業技能、輕文化熏陶。只重視學習音樂專業技能,忽視文化知識的學習。這是非常錯誤的。若要成為優秀的演奏家和音樂教育家,必須要有良好的文化基礎,這樣對樂曲才能理解透徹,充分發揮演奏水平。
二、影視音樂的藝術內涵
音樂在表達人的復雜情緒、情感方面的作用是其他藝術無法比擬的,也是不可替代的。許多用語言難以傳達的情感,音樂卻能自如地表現出來。音樂具有一種潛在的力量,它在震撼人的心靈和感染人的情緒上有一種其他藝術難以比擬的強有力的穿透力,直接融入心田,撞擊人們的心靈。
電影電視是時間的藝術、運動的藝術,更是空間的藝術、形象具體可視的藝術。它具有直觀的藝術形態,人們可以直接感覺到它所表現的事物的空間狀況和運動方式,不必像語言、音樂等抽象藝術那樣須經過思維的“翻譯”才能將所表現的抽象概念轉化成具體的空間形象。畫面具有瞬間的表現力,一個面部表情或一個飛逝的動作可在瞬間捕捉到,而音樂的樂思需要一定的時間展開,最簡單的音樂也要求一定的曲式。
電影電視作為運動的藝術,是具體可見的、外部的。而音樂的運動是內心情感的、抽象的發展運動。畫面表現的是運動的本身,音樂表現的是這一運動在人的意識中所引起的體驗。感情的深度和強度用畫面是不容易表現出來的,而對音樂來說是相對容易的。
音樂藝術與影視藝術的結合,首先是建立在時間的延長性這一共性特征上,進而是建立在縱向發展的延長性與橫向發展的伸展性的交叉組合上,由此形成的時空互補性,構成了立體的視聽空間:一方面,畫面在空間運動中展示時間,音樂在時間過程中描繪空間;另一方面,音樂是對思維的抽象概括,畫面是對概念的形象再現。音樂與畫面的有機組合,誕生了新概念的音樂——影視音樂。
三、影視音樂在器樂教學中的作用
隨著影視藝術的快速發展,大量影視作品不斷出現,一些優秀的影視歌曲也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影視歌曲對民族器樂教學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首先,影視音樂有助于激發學生的想像力。用器樂演奏音樂實際上是對音樂的“二次創作”。演奏時,藝術想像是進入角色、融入情景的橋梁。從一定意義上講,演奏者藝術想像力的高低,決定著其演奏水平的高低。影視音樂作為影視作品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既有內心情感的升華,也有對影視作品畫面、情節的直接形象的感受。能夠使聽覺視覺一起調動起來,達到和諧、協調的效果,產生美感和激情,促進演奏者無限的想像。其次,影視音樂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審美水平。影視音樂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尤其是影視作品中的民族音樂,熟悉和理解作品的思想內容與藝術手法,是演奏的重要前提條件。影視音樂是影視劇內容的縮影,是為影視劇誕生的一種全新的音樂藝術。演奏者要想正確理解這種藝術,必須擁有全面的藝術思維和審美品格,必須要有一定的文學和藝術修為。這為提高
學生的審美水平創造了條件。同時,影視音樂有著取之不盡的豐富資源。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間,我國影視藝術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并且產生了一大批優秀的影視音樂作品。比如《敖包相會》《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枉凝眉》等等,這些影視音樂是我國藝術歌曲的精品,并且也為器樂教學和舞臺演出提供了豐富的曲目資源。
四、在民族器樂教學中運用影視音樂的探討
民族器樂的教學過程是教師指導、幫助學生學習并掌握具體演奏技能的過程,也是學生學會分析、理解、詮釋不同歷史時期、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地域風格的音樂作品的過程。需要教師針對學生的學習特點,通過靈活的教學方式,教給學生如何合理地詮釋和演奏音樂作品。將影視音樂融入到民族器樂教學實踐中去,是提升器樂教學效果的一種有效嘗試。在教學實踐中,可以通過以下幾個途徑運用影視音樂。
1運用影視音樂的形象性培育學生的學習興趣
器樂課是一門理論聯系實際的課程。學習理論知識可以增強邏輯思維能力、消除學習的盲目性、提高學習的科學性,能夠有效避免學生“傻練”“死練”等現象。理論學習應結合民族器樂教學實踐,從生理解剖學、物理音響學、教育心理學諸方面,有所側重地闡述各種民族器樂演奏的原理,使學生從理性上去理解各種民族器樂演奏時的生理狀態和心理狀態,以便更好地指導實踐。同時,民族器樂的學習難度較大,長時間的練習,容易使學生產生枯燥感和厭煩情緒。音樂是美的藝術,而美的表現一定要游刃有余。在教學中,選擇一些耳熟能詳的影視音樂。讓學生練習自己喜愛的曲子,可以擺脫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2運用影視音樂的藝術性培養學生的想像力
影視音樂是一種十分美妙的聽覺與時間相結合的藝術,通過跳動的音符、悅耳的聲音、優美的畫面,人們可以充分展開想像,去感受樂曲所描寫的景象,看到斑斕的色彩,使影視音樂的藝術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在器樂學習中,有的學生雖然演奏技術比較熟練,但演奏時木訥、刻板,沒有生氣,這是缺乏想像的表現??梢赃\用影視音樂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特點,貼近生活、提高興趣,根據學生的喜好來選擇作品,將音樂形象生活化。抓住音樂情緒抽象的關鍵,將抽象的音樂插上生活的翅膀,使學生深入教材。成為參與者。在演奏作品時,以形象思維為主,能夠想象看到的情節,無意識地站在角色的位置去思考和表現,把握角色所處的具體生活環境和時代背景,使演唱表現出較高的藝術性和強烈的時代感,促進了學生想像力和創造力的提升。
3運用影視音樂的文學性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在器樂教學中,技術性的訓練是一方面,更為重要的是藝術性和時代感的體現。音樂教育的目的首先是培養人。音樂教學大綱強調,“音樂教育應寓思想教育于音樂藝術之中”,要把美育滲透到音樂教育中去,這既是音樂教育的立足點,又是音樂教育的最終目的。從音樂教育的功能看,音樂對于心靈的塑造、道德的教化具有獨特的功能。影視音樂作品所表現主題思想是多方面的:有熱愛黨、熱愛祖國的,有對革命先輩的緬懷,有對大自然、對生活的熱愛,有對人生的思索與追求,有對未來的向往與憧憬的,有對人類社會美好情感和行為的贊頌與謳歌的等等,從藝術美的表現上,有音樂的節奏美、旋律美、音色美、和聲美,有雄壯美、柔和美、強勁美、和諧美,有深沉美、歡快美、高雅美、通俗美等等。審美教育首先要選好影視作品,應該選擇一些積極向上的能夠體現不同民族音樂文化風格特征的影視音樂作品。這有利于開闊藝術視野,豐富藝術修養,培養學生的歌唱美感,提高藝術審美能力。引導學生發掘美就是要讓學生從總體上把握作品的思想性和藝術性,然后找準教育點加以啟發引導。
綜上所述,器樂教學不僅僅是技術上的訓練,理論上的提升、情感上的抒發和藝術上的理解,是提高器樂演奏水平的重要方面?,F代影視技術日新月異,利用影視音樂資源豐富、形式多樣、藝術性強的優勢,促進民族器樂教學,可以達到較好的效果,也能夠促進民族器樂教學方法的創新和教學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