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 鷺
“在牙買加,包括我在內,幾乎每個人都沾染過毒品,當然我吸大麻時還小。”13日,在接受德國《圖片報》采訪時,博爾特毫無來由地朝自己臉上扎了一刀。或許這位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真的已經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但對于全世界的體育迷們,還有那些仰望體育偶像的孩子們看來,也許會形成這樣的印象:“大麻可真時尚,博爾特和菲爾普斯都抽過。”“天才就是天才,吸毒也拿世界第一。”
2009年,當菲爾普斯因“大麻門”陷入信任危機時,博爾特并沒有引以為戒,反而繼續著自己的另類生活,他先是以一組不堪入目的艷舞照成功轉移了媒體對飛魚的關注,接著就在《圖片報》上曝光自己的吸毒史……
我們不禁要問,博爾特將自己的骯臟史和盤托出難道是一種坦率的表現?在北京奧運會上,博爾特“輕蔑”地掠過終點線后翩翩起舞,國際體育組織曾警告他要尊重對手。如果“飛人”上述行為尚可被理解為性格使然,那么自曝吸毒無疑只是嘩眾取寵。
在不少青少年的記憶里,大麻就是毒品,這不是以它“勁大”還是“勁小”,或者上癮與否而來判斷的。但如今,吸了大麻的菲爾普斯只被象征性地禁賽3個月,閑來無事的博爾特又回憶起自己的吸大麻歲月,這些違背社會準則卻又游離于法律管轄之外的體育明星們,已經動搖了人們“毒品不能沾”的戒律。
在得知喬丹賭博成性、小貝紅杏出墻、菲爾普斯自甘墮落、博爾特離經叛道之后,我們是否已經進入到一個無偶像、抑或是毀滅偶像的時代?事實證明,把快樂都寄托在偶像身上是幼稚而危險的,更別說那些分不清美丑的偶像。▲
環球時報2009-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