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發展迅猛但卻一直遭受多方爭議的中國網游行業,在它發展的第十個年頭,迎來了一場不得不進行的行業變革。
11月2日,新聞出版總署發出通知,終止網易《魔獸世界》審批,退回關于引進出版《魔獸世界》的申請。《通知》強調網之易公司在未經新聞出版總署審批同意的情況下,于9月19日擅自收費并提供新賬號注冊的行為,已經造成事實上的公開運營服務,嚴重違反了國家關于網絡游戲上網前須經新聞出版總署前置審批和境外著作權人授權的互聯網游戲作品須經新聞出版總署審批的規定。
第二天,文化部認為,新聞出版總署的通知不符合有關規定,明顯屬于越權行為。文化部文化市場司司長李雄強調,《魔獸世界》運營權發生轉移后,文化部通過網之易公司的審批。新聞出版總署不具備處罰《魔獸世界》的職責,因此是越權的。
早在文化部發布公文稱“網絡游戲不是出版物,文化部是網絡游戲的主管部門”之后,新聞出版總署在9月28日發出通知《關于貫徹落實國務院(“三定”規定)和中央編辦有關解釋,進一步加強網絡游戲前置審批和進口網絡游戲審批管理的通知》,表示它有網游審批權;接下來文化部表示了吃驚,稱新聞出版總署的通知與中編辦的精神不符。
雖然《“三定”規定》明確了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和文化部在網絡游戲產業的監管職權劃分,但網絡游戲產業的市場監管仍處于混亂局面。《經濟參考報》指出,網游行業和其他很多行業一樣,都面臨發展超前、管理落后的問題。
的確,網絡游戲本身存在諸多問題,網絡游戲問題漸成北京消費者投訴熱點。中國網吧和網游的生態出了很大問題,原來個別零星的網癮少年、問題少年,現在居然形成了這么龐大的網癮治療產業。更可怕的是,現在的問題僅僅是冰山的一角,因為更多沒錢的家長、沒被發現的住校生,還有很多不被重視的情形,所以說,網癮問題已經到了很嚴重的地步。
但不容忽視的是,網絡游戲天生就是一把“雙刃劍”。一邊是有青少年網游成癮,一邊是新興產業發展迅猛。面對網絡游戲產業高額的市場利潤,網絡游戲運營商該不該權衡社會責任?在經濟利益與社會責任的博弈中,誰來拯救網癮少年?
到底哪里出了問題?我們需要拷問網游業的商業模式和產業道德。多頭管理帶來的無人承擔責任普遍存在于網吧和網游行業。網吧管理中,文化和公安互相推卸責任;而作為網絡游戲,文化部門和出版管理機構也在相互扯皮,當然,網絡游戲監管也存在多頭管理,雖然國務院辦公廳分別印發了《“三定”規定》,但新聞出版總署和文化部居然對這份通知有了截然不同的解讀。
市場監管要開始重視形成引導和預防的機制,網游產業需要正視自己所面臨的問題,才能挽回自己的形象,用實際的行動來說話。對于政府主管機構所沒有點明的問題,媒體和公眾需要理解。
游戲玩家與運營商的權益之爭,游戲玩家與網癮專家的利弊之爭,站在各自的角度似乎都有各自的道理。但是政府主管部門之爭,我們陷入了一個個無解的困境,看來必須在游戲之外制定更明確的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