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安
巴東鄧玉嬌案、杭州飆車案、石首群體事件、上海塌樓事件等等相繼發生,網絡評論幾乎跟緊每一個突發事件和社會熱點,展現了非同尋常的影響力。某種意義上,誰能贏得評論,誰就能更好地掌握輿論引導的主動權。正因為如此,各新聞網站在比拼新聞的同時,開始注重比拼評論,大力建設自己的評論頻道,但是如何建好評論頻道,成為新聞網站共同關注的一個話題。
搭好一個平臺
很多網站為打造自己的評論頻道付出了努力,例如人民網觀點頻道,作為國內權威新聞網站的評論陣地,其文章以深刻的思想評說百姓關心的熱點、焦點、難點、疑點問題,有較強的現實針對性,對社會輿論產生了巨大影響。
長江網今年新推出的“長江時評”也以新銳、親民、建設性等特點,贏得了網民的青睞。該頻道共設置11個欄目。既突出重點又總攬其它,既照顧了行業、地域的均衡性,又表現出自身特色。以“大話熱點”欄目登載最新最熱的話題,以“長江關注”刊發本網作者來稿,以娛樂、體育欄目評說網友感興趣的星聞趣事,以“思想碰撞”、“財經縱橫”總攬世界政治、經濟、社會各領域,以“鋒言鋒語”解剖網絡雷人之語。該頻道主頁圖文并茂,多幅插圖顯得生動活潑,極大的提高了頁面的閱讀愉悅感,整個頁面采取現在流行的模塊式結構,顯得明朗、清晰、簡潔,色彩以橙黃為基調,顯得莊重、大方、厚重。
“活躍的思想者家園”——這是置于“長江時評”主頁最上方的口號,沒有“推動、引領”之類的豪言壯語,卻充分表現了網絡評論融合草根與精英的特性,于無形中引導了輿論。網絡評論完全不受篇幅、數量、體裁的限制,不論干部還是群眾,都可以來長江網爭鳴、探討,就同一主題發表多種意見,進行激烈而又平等、友好的討論,博客、論壇里面的好文章也可以轉發。網絡評論用漫畫的形式來表達,可謂別開生面,贏得很高的點擊率。有鑒于此,長江網在評論頻道開設了漫畫欄目“圖說世象”,通過直觀的圖畫向網民傳達對新聞事實的看法。
建好一支隊伍
目前,網絡媒體上的評論文章,雖然量大,但總體而言,存在質量不高的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有:各網站的評論員隊伍參差不齊,有的缺乏激勵手段;評論員的專業評論文章數量有限,高格調高水平的作品相對較少;來自網民的評論文章既多又雜,有毀有譽;重點網站的市場化程度不高,體制、機制尚待完善。
因此,提高網絡評論質量的當務之急,是加強網站體制改革,盡快培育一批有影響力和個人魅力的優秀評論員和優秀網民,即注重對網絡“輿論領袖”的培育。建立一支高素質的評論員隊伍,可以提高網絡新聞評論的質量,樹立網絡新聞評論在大眾中的權威。
其一,建立屬于網站自己的專職評論隊伍。通過引進高素質的專職評論員或者在現有網絡編輯中開展培訓,給他們提供足夠的空間來施展他們的個性,從而建設網站原創評論陣地。每個網站都有自己的評論頻道帶頭人,長江網從武漢大學招聘新聞學碩士來負責評論頻道的建設,紅網、荊楚網也都培養出優秀的本網專職評論員。
其二,邀請學者、官員等社會各界精英來增加網站言論的分量。邀請專家、學者寫作評論文章在網站上登載,給網站新聞評論注入外來的新鮮活力。專家在網上發表自己的評論,用他們在現實生活中的影響來形成主導意見:通過專家介入,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了討論主題的理論高度,培養網民的理性習慣。
其三,發掘并鼓勵網友中的優秀寫手加盟。互聯網是藏龍臥虎之地,網絡媒體應當充分發掘網友中有才干的人,動員他們充當網站的兼職評論員,利用網絡人才共享的優勢,來為網站新聞評論增添力量。“長江時評”專設一個欄目發布網友的投稿,既培養了作者,又在第一時間擴大了本網評論的覆蓋面。
長江網十分重視評論員隊伍建設,時評編輯利用QQ群聯系評論圈人物,吸引高校師生,通過各種渠道發展作者,指導新作者投稿、寫稿,開展座談會等線下活動。通過以上方式,長江網建立了以專職評論員為核心、兼職評論員為基礎的網絡評論員隊伍,這支隊伍發展很快,遍及北京、江西、安徽、河南、廣西、黑龍江等10多個省市。
密切關注社會熱點
一旦發生爭議性的重大新聞事件,網絡媒體就呈現大量的“意見流”,其中混雜著相當數量的論點粗淺、論證乏力甚至負面、消極的言論。面對紛至沓來的意見、源源不斷的信息,網絡媒體有必要設計評論話題,引導網民形成積極的輿論氛圍。
新聞網站常常為熱點新聞及時配發重點評論,輔以論壇互動等方式,確保主流輿論按網站的議程設置前進。長江網組織網評員針對社會熱點各抒己見、平等交流,展開理性思考。如武漢經濟適用房6連號事件、新疆7·5打砸搶燒事件、杭州飆車案、上海塌樓事件、巴東鄧玉嬌案、武漢理工大周祖德涉嫌抄襲事件等,長江網都在第一時間表明態度和立場,對這些社會熱點不回避、敢直言,起到了主流媒體引領社會輿論、疏導公眾情緒的作用。
要想在關鍵時候不缺位、不失語,切不能單純板起面孔教訓人,要重視時評文章的可讀性,寓教于樂的春秋筆法更易為網民所接受。可讀性至少可以從語言風格、網民互動以及主題類型等三個方面來考察。從語言風格來說,網絡特色的語言風格與傳統媒體可能有所差異,這種差異可以是更多的使用網言網語,使用帶有網絡語言特色的詞匯與表達方式;也可以是更平民化風格,更加通俗,草根味更濃,甚至是更加直接、尖刻。從網民互動來說,網絡評論應該也能夠更多地利用互動手段,給網民提供必需的互動渠道,比如可以轉發到論壇和博客、對評論進行再評價、對評論觀點開展網絡調查、展示不同觀點的對比等。從主題類型來看,網絡新聞評論在選擇話題時往往更傾向網絡上的熱點,而且一般是當下意見沖突性強的話題。
彰顯個性特色
表面上,海量的網絡信息令人眼花繚亂,而信息的背后是雷同、膚淺和抄襲。“千網一面”的趨同傾向,暴露了網絡媒體“速度與量”的淺層次競爭。隨著競爭的升級,網絡媒體的角逐從以復制、粘貼為手段的“同質化”,向凸顯個性魅力、不易被復制的“差異化”方向發展,實現“差異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網站的原創評論。
網絡媒體發展成為一個獨立、成熟的媒體,其中一個重要標志就是有了自己個性特色的原創評論,而不是依賴于對紙媒的轉載。新華網評的“原創評論”欄目在網絡媒體中具有代表性,其轉載率和網友的反饋率都很高,常常是技高一籌,先聲奪人。
實踐證明,以原創評論闡釋黨和政府的政策、立場,對熱點問題予以理性分析,形成和諧的輿論環境,有利于推進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每遇重大事件、重要活動、關鍵時期,長江網都會通過評論員文章發出自己的聲音,緊跟國內、國際形勢,服務武漢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發揮主流新聞網站的喉舌作用。新疆7·5打砸搶燒事件發生以后,長江網及時發出評論,揭露“世維會”的險惡用心和罪惡行徑;武漢解放60年之際,長江網撰文歌頌60年來的輝煌成就,展望兩型社會的美好前程:全國“兩會”期間,阮成發市長暢論武漢應對金融危機、加快發展的思路,長江網予以述評,及時傳播武漢聲音。
評論是媒體的旗幟和號角,強大的網絡評論頻道是輿論引導的重要陣地。設計一個完善的主頁是建好網絡評論頻道的前提,主頁是網友的舞臺,他們在這個世界里以自己的文字暢所欲言;發展網評員隊伍是建設網絡評論頻道的組織保障,網評員來稿是頻道內容的可靠來源,是頻道的最新鮮、最積極因素;緊跟社會熱點是網絡評論頻道爭取網友注意力的必然選擇,通過充分的觀點爭鋒來闡釋熱點、增強吸引力;整合網民觀點是網絡評論頻道貼近網民的有效方法,也是網絡把關人審核稿件、正本清源的職責所在;原創評論是網絡評論頻道的核心競爭力和獨特之處,是網站深層次競爭和發展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