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媛
[摘要]《貧民富翁》通過對杰瑪兄弟苦難人生的描寫,反映了苦難人生的善惡兩重性。哥哥舍利姆的苦難人生因為貪欲與權力欲而使其背離善的道德準則而走向殘酷、暴力與罪惡;弟弟杰瑪的苦難人生則因為愛與執著、智慧而演繹為純真與財富的人生傳奇。苦難是種無奈,苦難人生的背后是善良與罪惡的對弈,是暴力與智慧的對弈,也是文明與野蠻的對弈。
[關鍵詞]《貧民富翁》;苦難人生,財富
《貧民富翁》橫掃第81屆奧斯卡8項大獎:最佳影片、最佳改編劇本、最佳電影剪輯、最佳原創歌曲、最佳原創音樂、最佳音效合成、最佳攝影、最佳導演。《貧民富翁》獲得如此殊榮除了影片自身的藝術魅力之外,其深刻而現實的主題——苦難人生的善惡兩重性,也成為讓人深思的問題。《貧民富翁》中男主人公及其哥哥的苦難人生既詮釋了苦難的辛酸與罪惡,又揭示了苦難人生因愛與執著而演繹出的純真與財富。
一、影片的主要內容
杰瑪是來自孟買街頭的小青年,在一家電話公司做端茶水的服務員,為了讓自己心愛的姑娘在電視上看到自己并改變命運,他參加了當地有名的電視直播節目《誰想成為百萬富翁》。他出人意料地答出了主持人的所有問題。在第一天贏得了1000萬盧比。當他走出直播間時,警察卻將他帶到警局審問。舉報人為節目主持人,主持人及警察們都認為,這樣一個街頭小人物怎么可能回答出知識分子們都無法完全答出的問題。杰瑪解釋了自己答對每一道題的原因是,節目中的問題晗好與自己經歷的苦難人生吻合。他喜愛的好萊塢明星,在宗教沖突中喪生的母親,他與哥哥舍利姆及他一生的摯愛拉提卡在孤兒院的驚險生活,哥哥舍利姆如何成為黑幫的一員,他的摯愛拉提卡如何過著沒有愛的不自由生活等。警察認為他的解釋雖然怪誕,但卻也有理,于是杰瑪獲釋參加第二天的節目。哥哥在電視上看到節目中的弟弟后幡然醒悟,放走了拉提卡,并與黑幫老大同歸于盡。于是杰瑪在回答沖刺2000萬盧比的最后一題時因不知答案而打電話求助哥哥,哥哥卻已經將電話交給逃跑中的拉提卡,拉提卡不知道答案,但杰瑪和拉提卡都因找到對方而高興,兩人都已經不在乎問題的正確答案了,在此情況下杰瑪竟然猜中了答案。最后,杰瑪和拉提卡在火車站相見,忘情地擁吻,有情人終成眷屬!
二、《貧民富翁》詮釋的苦難人生
(一)苦難人生造就殘酷與罪惡
托爾斯泰有句名言:“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樣的,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貧民富翁》描寫的是印度貧民窟里的殘酷人生,其中有暴力、罪惡和無奈。這種苦難是通過兄弟兩人充滿血淚和恐懼的人生軌跡展現出來的。他們不僅忍受著惡劣生存環境的折磨,還飽受富人、官人、惡勢力的欺壓與凌辱。小時候經常被人驅趕,至愛的母親無辜地死于一次宗教沖突。在險惡的孤兒院,他們飽受折磨,甚至險些致殘;在充滿暴力的社會中顛沛流離,甚至只能加入黑幫團伙重拾弱肉強食的生存法則才能生存,過起了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暴力生活。哥哥舍利姆正是用自己的短暫人生來詮釋這種苦難。
1貪欲與權力欲讓苦難變得殘酷
舍利姆并不是一個天生殘酷的人,但他的貪欲與權力欲卻讓他在苦難的生活中學會了殘酷。他愛錢。為了錢,他要趕走正在廁所方便的弟弟,在沒有如愿的情況下,聽到備受喜愛的大明星來到時將弟弟關在廁所內。在弟弟得到大明星的簽名后卻將之偷走并賣掉,毫不顧及弟弟的感受。他仰慕權力,在母親成為宗教沖突的無辜犧牲者后,他對弟弟說:現在我是家中的老大,你要聽我的!他不允許同樣是流浪兒的女孩拉提卡與他們共享一屋,即使她孤身一人在滂沱的雨夜中流淚也不為之所動。在孤兒院,他可以對同樣無家可歸的同齡人呼來喚去,包括對自己惟一的親人——弟弟杰瑪。在逃離孤兒院的時候,他松開救助拉提卡的手。在成為少年找到拉提卡后,又殘忍地奪去弟弟的所愛占有拉提卡。哥哥舍利姆為在黑幫中成為紅人,盡職盡責地為黑幫老大賣命,包括不惜毀掉弟弟的愛情,將弟弟心愛的女人拉提卡送給黑幫老大,將欲與弟弟私奔的拉提卡抓回并用刀子在其俊美的臉上留下長長的痕跡。這里的舍利姆形象猙獰殘酷。
2匹夫之勇讓苦難人生走向罪惡與毀滅
兒時的舍利姆喜歡大聲喊叫,受不了委屈,他性格剛烈而少智謀。在孤兒院,他可以對比他強大無比的壯漢拳打腳踢。這種勇氣讓他帶著弟弟從險惡的孤兒院脫逃,而在重新遇到孤兒院的頭兒時,開槍打死了這個會影響自己安全生活的人,盡管這個人罪有應得,但這是舍利姆罪惡的開始。此后,他加入黑幫,做黑幫“老大”要求他做的任何事。他的勇氣也讓他為了使弟弟得到幸福,毅然選擇了與黑幫老大同歸于盡的結局。匹夫之勇讓苦難演化為舍利姆人生的罪惡與毀滅。
3無奈的苦難人生加劇階層間的不信任
對于《貧民富翁》中的兄弟兩人,苦難也是種無奈。舍利姆以自己以暴制暴的罪惡保護了自己和弟弟,他用自己的罪惡甚至生命成全著弟弟的清白與純潔。弟弟杰瑪也想改變自己的命運,所以他來參加《誰想成為百萬富翁》這個節目,他希望通過參加此節目,讓心愛的女人看到,也讓心愛的女人可以跟他走。這也是種無奈。弟弟在即將贏得1000萬盧比獎金的時候,節目主持人卻有意誤導他,正是他的苦難人生讓他對富人充滿懷疑而選出正確的答案。在贏得1000萬盧比獎金后杰瑪被指控為詐騙,并遭到警察的刑訊逼供,大家認為,一個貧民窟的小混混,沒上過一天學,怎么可能答出所有的問題。“出生在貧民窟倒茶的就注定是騙子嗎?”正如1953年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大獎的印度電影《流浪者》中的名言:“法官的兒子永遠是法官,賊的兒子一定是個賊?”這種苦難讓人無奈,苦難不會遺傳,但苦難人生帶來的階層間的不信任卻是民眾心中揮之不去的陰影。
(二)苦難人生可以演繹為夢想與財富
1苦難需要愛與執著
《貧民富翁》音樂創作人AR拉曼在奧斯卡領獎臺上說過一句話:我的一生充滿了愛與恨,我選擇了愛,所以今天我能站在這里。人生的苦難是必不可少的,有的人多些,有的人少些。《貧民富翁》以杰瑪參加《誰想成為百萬富翁》節目為線索,引出了杰瑪的苦難童年、少年和青年生活,每一個問題都是一段刻骨銘心的記憶,或心痛或心酸或麻木,節目主持人的問題串起了一個18歲青年苦難的人生。什么讓杰瑪在經歷了如此苦難的人生情況下仍未泯滅心靈的純真與追求?因為有愛與執著。杰瑪對女孩拉提卡的同情與關心,對沒有救出拉提卡的痛心與內疚,對拉提卡的始終如一的、不離不棄的純真的愛的執著,甚至為了他心愛的女人與兄長大打出手,與警察發生肢體沖突。苦難的人生讓他堅毅而剛強,教他學會了如何頑強地生存,也給了他戰勝苦難的勇氣。愛與執著讓他最終成為2000萬盧比大獎的獲得者,愛與執著讓他擁有幸福的愛情,愛與執著讓他夢想成真,讓苦難升華。
2苦難可以成為人生的真正財富
在愛與執著的指引下,苦難可以成為人生的財富。杰瑪的苦難人生讓他擁有貧民的剛毅,他可以面對各種屈辱,面對各種強勢不屈服。苦難的人生經歷讓他學會了如何使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去學習,讓他感受到人生處處皆學問的真諦,苦難使他圓滿應對這些知識分子、工程師們都回答不上來的問題。苦難讓他獲得最終的勝利,贏得了金錢和女人,苦難的人生讓他擁有了屬于自己的財富。當然,苦難人生演繹為人生傳奇,這并不容易。
三、苦難人生背后的隱語
(一)苦難人生兩重性背后是善良與罪惡的對弈
康德認為,向善是人性的原始能力,向惡是人性之習性。他把“能否選擇意志出于自然習性是把道德法則納入它的行為準則的能力或無能,稱作一個善的心靈或惡的心靈”……。他認為,人性本惡,應找到惡的起源并最大限度地恢復向善的原始能力。杰瑪兄弟都有向善的原始能力,哥哥舍利姆的匹夫之勇、貪欲與權力欲展示著人性的脆弱,人性的脆弱讓他明知向善的道德法則卻在行為中選擇一種向惡的習性。面對金錢、權力等的誘惑,他心中善的道德法則變得蒼白無力,而惡的習性則成為不可抗拒的力量。舍利姆為黑幫老大效力的背后是金錢與權力的支撐與鼓動。這種金錢與權力欲使他背離善良的道德法則,與人類的純潔心靈背道而馳。哥哥舍利姆在每次作惡前都要禱告,他在善與惡之間徘徊,他要通過禱告的方式減輕自己行為的罪惡。弟弟杰瑪不僅有著天然的善的本性,還能克服人性的弱點,在權力、強勢、困境面前不低頭,并依此道德法則生活行事,與人友善,用情專一。他的苦難人生沒有改變他的道德天性,其道德準則與行為準則的一致是他克服困難、勇往直前的動力源泉,正是這一動力源創造了傳奇人生。
(二)苦難人生兩重性的背后是暴力與智慧的對弈
如何在我們心中恢復向善的本能,康德指出:“每一個人部想知道上帝為了拯救他都要做些什么或者已經做了哪些,但這無足輕重,也沒有必要。至關重要的乃是:必須知道,為了配得上恩蒙這種救助,一個人自己應當做些什么。”《貧民富翁》的開頭與結局是一樣的問題,是什么讓一個生長在貧民窟里的人贏得大獎?答案為:命中注定。這種命中注定的背后是主人公杰瑪對愛的執著。是杰瑪自覺選擇過善的生活的必然結果,是杰瑪對智慧與知識的尋求的必然表現。苦難人生背后是暴力與智慧的對弈。同樣的生活環境,兄弟倆卻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哥哥拼的是力量,是沖動與貪欲,最后演化為暴力與罪惡;弟弟靠的是頭腦,是愛與執著,最后演繹為智慧。
(三)苦難人生兩重性的背后是文明與野蠻的對弈
《貧民富翁》還是一部具有很強批判性的現實主義影片,它用杰瑪兄弟的苦難人生展示了社會生活中的野蠻。如黑社會的存在是人類社會原始叢林法則的體現,殘害兒童、強迫兒童乞討的現象在許多國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婦女的不自由,警察的刑訊逼供,保安對杰瑪的毆打,以炫目舞臺掩飾下以為富不仁的主持人為代表的富人階層等等,這些是人類社會發展中的野蠻因素。在沒有規則與制度的社會中,舍利姆為了生存只能加入黑幫,為了純潔只能選擇罪惡與毀滅。林語堂曾說過:“現實減理想等于禽獸,現實加夢想等于心痛,現實加幽默等于現實主義,夢想減幽默等于熱狂,夢想加幽默等于幻想,現實加夢想加幽默等于智慧。”《貧民富翁》的編劇西蒙·比尤弗伊就是在現實的支持下,用適當的幽默感把人們過上美好生活的夢想調和配合在一起,指出文明發展不靠暴力與殘酷,而靠善良與智慧。杰瑪最終靠自己的智慧得到了財富,這一現代版的《霧都孤兒》反映了人們在新時代希望能夠走出暴力,走上文明發展道路的渴望與夢想。它讓貧民對幸福充滿了信心;它重新喚起人們對愛的執著,對善的渴望,對真的追求之火;它告訴人們:有愛與智慧,貧民亦能創造奇跡,苦難人生定會演繹為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