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歲。另選取與上述對象年齡(相差±2歲)、文化程度、病程、飲食習慣等基本特征相似的40例患者作為對照組"/>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王丹華 陶麗娜 李 佳
現代健康教育提倡患者對治療和健康管理主動參與,注重患者長期自我管理信念的建立和自我管理技能的提高……為此,我們嘗試對糖尿病患者開展團體心理輔導工作,旨在探索團體心理輔導在調動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方面的作用。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從虹口區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登記在冊的400例已確診的非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中,隨機抽取40例愿意合作者作為干預組。其中男性16例,女性24例,年齡均>45歲。另選取與上述對象年齡(相差±2歲)、文化程度、病程、飲食習慣等基本特征相似的40例患者作為對照組。兩組除均給予糖尿病常規治療外,干預組加以團體心理輔導,對照組加以集中授課式健康教育講座。
1.2方法
將干預組患者隨機分成4個團體心理輔導小組,每小組10名患者。由2名從事糖尿病防治工作5年以上,并且同時具有心理咨詢師資格和經驗的醫生作為團體心理輔導小組的組織者,按照預先制定的健康教育計劃和內容,采用專題討論、示范、角色扮演等方法,每周每小組組織團體心理輔導活動1次,持續2個月。對照組患者每周接受1次集中授課式的健康教育講座,持續2個月。
干預組和對照組的健康教育包括糖尿病的病因、糖尿病飲食與運動治療、心理調節、藥物治療以及預防并發癥等基本內容,以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編制的《糖尿病防治知識讀本》為藍本。
在干預期間,每周采用自動生化儀監測空腹血糖值(FBG),并用免疫比濁法測定干預前后糖基化血紅蛋白值(GHbA1c)的變化情況。
1.3團體心理輔導
1.3.1前期準備在團體心理輔導的準備期,患者(小組成員)要先填寫調查問卷。問卷內容包括患者的治療經歷、血糖控制情況、生活方式、心理狀態、對疾病的看法、迫切需要獲得哪些知識等。之后組織者要與患者(小組成員)進行1次面談,交談的內容包括組織者將開展活動的目的、參加活動的最佳時間等告訴患者,詢問患者關于糖尿病感到最困惑的是什么,并鼓勵患者完成團體心理輔導的全過程。
1.3.2活動場地房間面積20 cm2,保證安靜、舒適、整潔,房間的一側有電腦和投影設備便于組織者講解。組織者和小組成員們呈圓圈形圍坐在一起,以彼此既感到舒適又方便相互交流的距離為度,圓圈中間不放置桌椅。
1.3.3團體心理輔導過程糖尿病患者的團體心理輔導一般經歷3個階段,即開始階段、中間階段、結束階段。每周活動1次,每次不超過1.5 h。
在開始階段,組織者帶領小組成員積極參與團體輔導的內容和議程的決定。首先組織者要促使小組成員盡快熟悉,建立彼此之間良好的互動關系,激發小組成員參與的愿望。這一階段的目標包括輪流自我介紹;共同討論整個活動過程中所要學習的健康教育內容;設想整個小組所要達到的學習目標;規定每次活動的時間和地點;制定共同遵守的活動規則。活動次數為1次。

在中間階段的各次活動中,組織者不但要帶領小組成員們學習糖尿病的基本知識,還要促使大家進行討論、交流感受,然后再給予講解、歸納和總結。本階段重點在于邊學習糖尿病知識邊討論,有些患者在長期的患病過程中,已經通過各種信息渠道了解了很多相關知識,又因為各種原因深感困惑難以理解而無法遵從,討論和交流能促使小組成員提高領悟能力。隨著學習的深入,成員之間相互理解、支持和鼓勵,信任感和親密感增加,學習的熱情隨之提高。每次活動結束時發放學習材料并留家庭作業。活動次數共6次。
結束階段是團體心理輔導的重要階段,也是一個充滿情感的過程。小組成員共同討論自己對糖尿病認識的轉變,以及今后怎樣在生活中運用這些知識,并相互提出希望和囑托,為今后克服生理和心理上的困難做好準備。團體心理輔導至此基本結束。活動次數為1次。
2結果
2.1一般情況
干預組40人,男16人,女24人,平均年齡為(71.70±8.25)歲,病程為(8.45±5.17)年。對照組40人,男13人,女27人,平均年齡為(71.43±9.19)歲,病程為(8.13±5.44)年。兩樣本經t檢驗和x2檢驗,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2.2干預前后血糖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干預組患者的空腹血糖低于對照組,糖化血紅蛋白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表1)。
2.3飲食控制和規律用藥情況
經團體心理輔導后,患者的不合理飲食、憑感覺估計血糖高低擅自增減藥物等情況有所改善(表2)。
3討論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終身性代謝性疾病,在缺乏情感支持和定期鼓勵的情況下,患者容易喪失信心,無法堅持正確的治療方案。糖尿病團體心理輔導這種健康教育模式,一改以往社區常用的單向傳遞健康教育內容的說教式、指導式的模式,鼓勵發揮患者的積極主動性,更多地自由互動,相互獲得情感支持和鼓勵。本文結果顯示,通過團體心理輔導,可有效幫助糖尿病患者正確看待和接受糖尿病的綜合治療,堅持飲食控制和規律用藥,從而改善臨床化驗指標。其特點在于傳遞健康教育信息與促進情感交流相結合。
參加團體心理輔導的糖尿病患者的年齡、受教育程度、接受事物的能力等方面有諸多差異,因此每個團體心理輔導小組的構成具有獨特性,這就要求組織者要根據小組成員的特點和需求,靈活調整活動內容和進度,做到有針對性。比如在有的小組中,成員們因為對高血糖的恐懼心理而過度限制飲食。組織者就從糖、蛋白質、脂肪對人體的益處講解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從而使他們接受平衡膳食的觀點。有的小組格外關注藥物的不良反應,質疑降糖藥物治療,甚至使用保健品或黃連素代替降糖藥物。組織者利用2次活動帶領成員們一起學習降糖藥物種類、作用機理、聯合用藥、不良反應以及中藥降糖作用等,通過提供充足的信息來減輕小組成員對藥物的恐懼心理,從而實現規范用藥的目標。
團體心理輔導過程可滿足糖尿病患者的自尊感和歸屬感的需要。自尊感和歸屬感是深層次人際交往的需要。在團體心理輔導小組中,各成員有充分的時間表達各自對疾病的感受,有機會聽到與自己類似的觀點和憂慮,能有效降低孤獨感、減輕焦慮情緒。還能通過互相理解、支持和安慰,形成信任、承諾和真誠關懷的關系,有助于產生積極、樂觀、有信心、有尊嚴的心態,表現在較高的出勤率、參與度,以及對小組活動規則的遵守方面。
在小組活動過程中,筆者發現糖尿病患者普遍存在焦慮抑郁情緒,既擔心病情不斷發展喪失生活自理能力,又擔心定時定量服用藥物會影響肝腎功能,同時伴有自責、內疚、無助、抱怨、恐懼、多疑等多重不良情緒,甚至疑慮醫生的處方用藥。在這些復雜的感受影響下,即使是正確的知識也經常不能完全理解,更難以分辨社會上廣為流傳的錯誤信息。因此,糖尿病患者更需要健康教育、情感支持和鼓勵相結合的模式,來獲得克服疾病的信心。
使用放松技術可有效減輕心理壓力。在團體心理輔導小組活動過程中,組織者在每次活動開始之前帶領成員們一起做10 min的放松訓練,這樣有助于抵御焦慮狀態,從而增強戰勝疾病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