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風
文件編號: 1003-7586(2006)09-0044-03
1 教材分析
在學習了血液循環系統的有關知識后,進一步讓學生學習與輸血、血型有關的知識,對于學生進一步認識循環系統的功能是十分重要的,對學生能健康地生活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能培養學生珍愛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的情感,樹立健康的成年公民應積極參加無償獻血的觀念。
1.1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①說出ABO血型的類型及鑒定的過程;
②舉例說出失血對人體的影響;
③說出輸血的原則。
能力目標:
①初步學會“血型鑒定”的方法;
②發展學生的合作能力、實踐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收集資料的能力。
情感目標:
樹立“無償獻血光榮”的思想。
1.2 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說出血型鑒定的過程。
教學難點:說出ABO血型的鑒定原理及鑒定的過程。
1.3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①準備有關多媒體課件和幻燈片;
②準備模擬“血型鑒定”的實驗。
配制:A型標準血清、AgNO3溶液、B型標準血清和NaOH溶液。
A型血:Fe(NO3)3溶液;B型血:NaCl溶液;O型血:H2O;AB型血:等量NaCl與Fe(NO3)3混合液。
學生準備:調查你認識的人中哪些人曾無償獻血,了解獻血對身體健康有無影響。
2 教學過程
2.1 創設情景,引入課題
“紅燈停,綠燈行”,這是大家熟知的交通規則,違反它,就可能引發事故。瞧,在十字路口,趙某(錢某坐后)正駕駛一輛摩托由東向西疾速而行,紅燈閃爍,他視而不見,與由西向東的孫某(后坐李某)撞了個正著,頓時,趙、錢、孫、李都被撞翻倒地,血流不止,熱心的行人即呼“120”,迅速將他們送往附近醫院,經診斷,他們因失血過多而昏迷,為挽救他們的生命,此時醫生需要馬上做什么?(輸血)
2.2 提出問題,設疑激趣
①輸血需要供體,把血液獻給他人,會影響自己的身體健康嗎?
師:課前老師要求同學們調查你認識的人中哪些人曾獻過血,同學們調查了嗎?
學生:調查了。
師:很好,現在我們就來交流以下調查的情況。
學生A:我媽媽曾參加過學校組織的無償獻血。
師:問媽媽獻血后的感受了嗎?
學生A:媽媽說獻血后對身體幾乎沒什么影響,她上午獻血的,下午還到學校上了兩節課,拿到無償獻血證,心理特高興。
學生B:我家隔壁的伯伯曾在流動獻血車上獻過血,他說獻血后和平時沒什么區別,而且對血脂也有調節作用。
學生C:我叔叔曾參加單位組織的無償獻血活動,但沒獻成,因為在獻血前的血液檢查中,查出他的血中帶有乙肝病毒……
師:獻血到底對身體健康有影響嗎?教師引導學生閱讀課本第41頁有關內容,讓學生認識到“人體一次失血如果不超過血液總量的10%(約400 mL),對身體就沒有太大的影響。”
師介紹:根據臨床實踐和科學研究,獻血者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大大降低;長期堅持獻血的人,體內新鮮的血細胞含量明顯高于未獻血者,其精力充沛,身體更健康。因此,常獻血更有益于健康,而且從同學們的調查結果來看,獻血還能檢測自己的身體是否正常,能獻血者首先必須是健康者。
師:為什么要實行無償獻血制度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些圖片(展示“艾滋病泛濫成災,走進河南艾滋病村”的圖片,讓學生感知不規范獻血的危害)。
師介紹《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該法于1998年10月1日起實施,這標志著我國獻血制度步入無償獻血的新階段。進行立法的目的在于保證醫療用血,保障獻血者和用血者身體健康。凡健康適齡公民均要參加無償獻血。
②任何人的血液都能輸給他們嗎?
動畫演示一個B型血的人給他輸入A型、B型、AB型、O型血的后果。
小結:輸血時,不同血型的血液混合后可能發生凝集反應,使紅細胞凝集成團,阻礙血液循環,甚至導致死亡。輸血前首先要鑒定血型。
③怎樣來鑒定趙、錢、孫、李的血型呢?
師:介紹ABO血型系統(另外還有MN系統、Rh系統等)。ABO血型可以分為A型、B型、AB型和O型四種。可以利用A型標準血清和B型標準血清來鑒定人的ABO血型。
2.3 設計實驗方案
①學生4人一組,閱讀“背景知識”,理解血型鑒定的原理。
學生閱讀后討論,一段時間后組織交流。
師:A型標準血清、B型標準血清分別與A型血進行配型實驗后,有什么現象?
學生:A型標準血清與A型血配型后無凝集現象,B型標準血清與A型血配型后有凝集現象。
師:A型標準血清、B型標準血清與B型、AB型、O型血配型后的實驗現象呢?
學生逐一描述各組實驗現象,鼓勵學生相互評價發言情況。
②各小組根據血型鑒定原理,制定血型鑒定方案。教師巡視指導。
③學生嘗試說出血型鑒定過程。
師:制定好方案的小組請舉手(各小組有一人舉手)。現在我們來交流各小組的方案,看看哪一組制定的計劃簡潔、周密?
A組:把4種未知血型的血液分別滴到4塊玻片上,每種血在玻片的左邊、右邊各滴一滴,然后向4塊玻片的左邊血液中滴入A型標準血清,右邊血液中滴入B型標準血清,再觀察實驗現象,并判斷出血型。
B組:在一塊玻片上滴2滴同種未知血液,用A型標準血清、B型標準血清分別與之配型,觀察現象,并判斷出血型。照同樣的方法,鑒定出其他三種未知血液的血型。
……
各小組交流后,師生共同評價,優選制定的實驗方案。并用幻燈展示。
方案:用膠頭滴管取待測血液樣本,在載玻片上偏左、偏右處各滴一滴,分別用A型標準血清、B型標準血清滴入(圖1),看是否發生凝集反應,在根據現象判斷血型。

實施實驗:
師:“趙”、“錢”、“孫”、“李”的血液樣本都已取好放在各位“白衣天使”的面前,現在就請你們用“A型標準血清”和“B型標準血清”鑒定他們的血型。鑒定時一定要認真細心,這可是性命相關的事情呦!
學生分組實驗,教師來回巡視指導,提醒學生及時做好實驗記錄,把實驗現象填入實驗報告(附后)。
4 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
根據實驗現象,判斷出血型,將血型鑒定結果填入實驗報告中。各小組派代表交流鑒定結果。
5 進一步探究
師:根據血型鑒定結果,趙、錢、孫、李分別應該輸入什么血型的血?
請同學們閱讀課本第44頁有關內容,說出輸血原則,討論確定四人所應輸入的血型,把結果填入實驗報告,并交流結果。
醫生從血庫中取出相應血液給趙、錢、孫、李及時輸血,他們的生命因此得以挽救,這真是車禍無情血有情。同學們,如果血庫中沒有充足的血,他們的生命能及時得以挽救嗎?當你年滿18周歲后,你是否愿意無償獻血呢?
聽到同學們響亮的回答,我打心眼兒里感到高興。我已有過三次無償獻血的經歷,每次獻血時,想到用自己的血液可以挽救另一個生命時,我感到欣慰、崇高與神圣。同學們,無償獻血,匹夫有責,我希望你們將來能積極地加入到這一行列中來!
作業:搜集無償獻血的有關資料,包括無償獻血的意義和注意事項。
6 課后反思
①將四塊載玻片橫排放置,易混淆四種待測血液,有些組豎排載玻片,易操作,且能對比實驗現象,易分辨,值得提倡。
②實驗后,有些學生問我,剛做的血型鑒定實驗,是不是人的真血液?血型鑒定真是這樣做的嗎?針對這個問題,我覺得應向學生說明這是模擬實驗,但血型鑒定的原理及過程和真的一樣。
附:模擬“血型鑒定”實驗報告
實驗目的:說明血型鑒定的過程。
實驗器材及試劑:膠頭滴管、載玻片、模擬配置的A型標準血清(AgNO3溶液)、B型標準血清(NaOH溶液)、A型血(Fe(NO3)3溶液)、B型血(NaCl溶液)、O型血(H2O)、B型血(等量NaCl與Fe(NO3)3混合液)。
探究過程:
①發現問題:
演示輸血時,不同血型的血液混合后可能發生凝集反應,使紅細胞凝集成團,從而阻礙血液循環,甚至導致死亡。因此,輸血前首先要鑒定血型。
②提出問題:
根據發現的問題,提出“趙”、“錢”、“孫”、“李”是什么血型的問題。
③作出假設:
根據提出的問題,作出相關的假設。
④制定探究方案:
學生兩人一組,閱讀課本第43頁“背景知識”,討論血型鑒定方案。
⑤實施探究方案:
用兩種“血清”,按照實驗方案進行模擬鑒定實驗,并及時記錄實驗現象(表1)。

得出結論:
根據實驗現象判斷“趙”、“錢”、“孫”、“李”的血型,把鑒定結果填入表2。

表達與交流:
在全班交流你們的結論。
討論:
各小組閱讀課本第44頁關于輸血原則的內容,并根據血型鑒定結果確定“趙”、“錢”、“孫”、“李”分別應該輸入什么血型的血,把結果填入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