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深股市在兩日休整后再度發(fā)力,周一兩市股指均低開高走,上證綜指收報2557.46點,漲幅2.14%,創(chuàng)8個月以來新高,深成指收報9793.64點,漲2.23%。昨日走勢最大的特點是權重指標股的大幅拉抬,其中中石化、中石油兩只指標股漲幅均遠超過大盤。
股指出現(xiàn)如此強勢,和近期有關高層一系列偏暖的講話有關,一系列經(jīng)濟數(shù)據(jù)也表明,今年一季度中國經(jīng)濟衰退情況比預期要輕,而恢復則好于預期,國務院國資委主任李榮融還表示,3月份,中央企業(yè)的經(jīng)營指標已出現(xiàn)明顯回升,利潤環(huán)比上升86%。這種偏暖的背景,無疑降低了投資者的風險憂患意識,令其增加了投資勇氣,也讓主力有了更多騰挪的空間。但這一切只不過是為股指上行烘托出一個較有利的氛圍,真正促使股市由冷轉熱的還是資金,是宏觀經(jīng)濟政策調整、貨幣政策和信貸放寬后市場資金充盈的結果。
盡管充盈的市場資金,在相對封閉、又是傳統(tǒng)資金市的中國A股市場,是足以推動大盤上行的強大動力,但必須看到,有關決策層放松銀根和信貸的初衷,是刺激內需,刺激實體經(jīng)濟發(fā)展,而并不希望這些錢大量流入金融市場,并因此制造大量金融泡沫。
有業(yè)內人士擔憂地表示,在實體經(jīng)濟不景氣的背景下,上市公司盈利越來越差,而股市僅因為市場上資金泛濫而上漲的話,這樣的股價上漲是虛漲,是泡沫的膨脹。更需要關注的是,如果這輪股市上漲的確是由信貸資金推動的話,其危害遠遠大于2006年、2007年的股價泡沫。隨著股指越來越高,這種擔心和關注,隨時可能轉化為監(jiān)管壓力,上周深交所兩次風險公示,和一系列打擊資金非法進入股市的行動曝光,已隱約說明了這一點。
有分析認為,目前股市的持續(xù)上升,是以犧牲投資市場最基本功能———融資為代價換來的,一個長期喪失融資功能的股市本就是畸形市場,而遲遲不能恢復IPO等股市基本功能固然可以為股指上行保駕護航,卻也暗示出中國股市不完善、不健全依舊。滬深股市不可能永遠對新股和增發(fā)關門,否則便失去其意義。然而,一旦閘門放開,供需不平衡問題將再成困擾。在股市最困難的時候,人們不應過于悲觀,同樣,當許多人開始歡呼“牛市再現(xiàn)”之際,人們則應隨時保持冷靜。▲(陶短房)
環(huán)球時報2009-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