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伍軍
[摘要]Ajax是近幾年web應用方面的熱點技術,其應用越來越廣泛。一般來說傳統的web應用中幾乎沒有使用設計模式,但在Ajax的開發中卻涉及到了部分設計模式,就此內容做一個簡要的介紹和分析。
[關鍵詞]Ajax 設計模式 Adapter Facade
中圖分類號:TP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7597(2009)0320032-01
一、Ajax中使用設計模式的原因
盡管Ajax是現在Web技術發展的熱點之一,但仍然屬于Web應用的范圍,而我們知道通常傳統的Web應用中幾乎沒有使用設計模式,那么為何要在Ajax開發中應用設計模式?主要有依稀幾點原因:1.Ajax應用中的JavaScript代碼越來越復雜,代碼庫的規模越來越大,需要一種有效組織代碼庫的手段;2.Javascript編程與其他服務器端編程語言(例如Java語言,C#語言等)相比過于靈活,更需要通過引入設計模式加以控制,使得代碼更加的健壯;3.Javascript支持面向對象的開發,為應用設計模式提供了必要的基礎;4.設計模式是面向對象開發的精華,應用設計模式可以實現良好的重用和靈活的架構。
二、Adapter和Facade模式
在開發Web應用時,我們都要面對一個問題:如何保證Web應用程序在不同的瀏覽器上都能正確的顯示。Web技術林立,大部分瀏覽器廠商的實現都或多或少地與這些標準存在差異。有的Web技術標準本身就很含糊,容易引起不同的解釋;有的瀏覽器廠商處于易用的目的,各自通過自己的方式來擴展這些標準。這就造成了不同的瀏覽器之間的差異。
基于目前Web開發的特點,特別是客戶端Javascript腳本的開發,需要面對很多變化和跨平臺的挑戰,所以,如果應用Adapter和Facade模式,將會非常有益于提高我們軟件的可維護性,以及降低總體開發成本。
(一)Adapter模式。Adapter模式是解決接口不一致的問題。在實際的應用程序中,有時候客戶端(這里指調用方)想要調用接口與實際上服務器端(這里指被調用方)所提供的接口不一致。出現這種情況,我們可能會有兩種選擇,一種是修改調用方或者被調用方的接口,使之相互適應。另一種就是在調用方和被調用方之間加入一個適配器(Adapter),讓其隱藏兩者之間的差異。
在Ajax應用中經常用到的XMLHttpRequest對象,就是需要Adapter模式的一個很好的實例。XMLHttpRequest對象是非W3C(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萬維網聯盟)標準,所以,盡管現有的較新的瀏覽器都支持該對象,但其具體實現是不一致的。在微軟的IE瀏覽器里,XMLHttpRequest是以ActiveXObject的樣式實現的。而在Mozilla瀏覽器里,其又以一種build-in對象的形式實現。
對于我們常用的應用程序來說,我們并不關心這些實現細節,而是如何能夠獲得一個可以供使用的XMLHttpRequest對象。獲得一個可用XMLHttpRequest對象的代碼如下所示:
Function createXMLHttpRequest()
{
var CXMLHttpRequest = false;
if (window. XMLHttpRequest)
{
//創建非IE瀏覽器中XMLHttpRequest對象
CXMLHttpRequest = new XMLHttpRequest();
}
else if(window.SctiveXObject)
{
//創建IE瀏覽器中的XMLHttpRequest對象
try
{
CXMLHttpRequest = new ActiveXObject (”Msxml2.XMLHTTP”);
}
catch(e1)
{
try
{
CXMLHttpRequest = new ActiveXObject (”Microsoft.XMLHTTP”);
}
catch(e2)
{
//不能創建XMLHttpRequest對象
alert('不能創建異步請求對象!');
}
}
}
return CXMLHttpRequest;
}
該文件中的try……catch語句幫助我們實現了跨平臺性,createXMLH
TtpRequest()函數封裝了與特定瀏覽器相關的創建XMLHttpRequest對象的方法,該函數便是一個Adapter。這段代碼實現了一個創建XMLHttpRequest
對象的統一接口,并通過委托(delegate)的機制,自動幫助我們用各種方法在不同的平臺下實例化一個XMLHttpRequest對象。
(二)Facade模式。Facade實際上是理順系統間關系,降低系統耦合度的一個常用的辦法。有時候,我們的客戶端(調用方)所調用的子系統過于復雜。通常,調用方需要連續調用被調用方的多個服務才能完成某種特定的任務。每次調用方重復調用操作都非常麻煩,并且容易出錯,所以,我們需要提煉出一些經常用到的操作,組合成一個接口。這樣,每次調用方需要該服務時,僅需要調用該Facade接口,便可以輕松執行某項特定任務。在Ajax中,當需要用XMLHttpRequest;對象向服務器請求數據的時候,僅僅為了請求一次數據就需要五個步驟:1.建立XMLHttpRequest;對象;2.指定響應處理函數函數;3.用open方法設置請求方式,URL地址和請求模式;4.用send發送請求;5.監視請求狀態,并對相應的狀態進行響應處理。
三、總結
本文針對設計模式在Ajax中的應用,選取了Adapter和Facade兩種比較典型設計模式,對其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和介紹。在Ajax中還用到了其他一些設計模式,比如Observer模式、Command模式和Singleton模式,限于篇幅有限,在此不再作一一介紹。如有興趣,可以查詢相關資料。
參考文獻:
[1]祝紅濤、劉海松、郝軍啟,Ajax從入門到精通,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08.
[2]譚日森,Ajax技術的特點及發展前景,信息科學,2007年21期.
[3]劉娜、鄭楠楠,認識Ajax與Ajax的應用,電腦開發與應用,2008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