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良國
[摘要]試對小型空心砌塊在房屋建筑中容易產生的一些問題作探析,旨在分析產生的原因及其解決策略。小型砌塊在房屋建筑中受房屋溫度的影響而容易產生收縮,導致變形或裂縫。建筑中針對上述出現的問題,應該從空心砌塊的材料結構和外在溫度變化進行分析,采用具體的解決方法。
[關鍵詞]房屋建筑 空心砌塊 開裂 措施
中圖分類號:TU-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7597(2009)0320089-01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是一種新型的建筑材料,在豎向孔洞配筋,灌注細石混凝土形成配筋的組合墻體,可以大大改善砌體原有的脆性和不均勻性,從而使之具有良好的抗彎、抗剪能力。不過,筆者在多年的房屋施工建設中也常發現,小型砌塊房屋的裂縫比普通的磚砌體房屋多而且更為普遍,且受損墻面的程度往往呈擴大趨勢。此現象應該值得關注。
一、小型空心砌塊磚體結構存在的問題分析
1.小型砌塊的抗拉、抗剪小于實心磚體。相同砂漿強度等級下抗拉、抗剪強度小砌塊砌體卻比磚砌體小很多,沿齒縫截面彎拉強度僅為磚砌體的35%,沿通縫彎拉僅為磚砌體的40%~45%,抗剪強度僅為磚砌體的45%~50%。
2.小型砌塊的磚體結構適應性較差。小型砌塊的抗壓程度高于磚砌體,但在相同受力的情況下容易產生物質結構的斷裂,會對墻面產生一定的互拉力,容易造成屋面變形裂縫。小型砌塊砌體的豎縫比磚砌體大3倍,加大了上述薄弱環節,且更容易產生應力集中,導致墻面裂縫。
3.小型砌塊的耐溫承受度小于實心磚。磚砌體需經過高溫的燒烤方可形成,具有一定的耐高溫性。小型砌塊則缺少實心磚體的耐高溫性,在外在高溫的影響下易非受力裂縫,該砌塊的耐高溫性僅相當于實心磚體的70%左右。特別受夏季長時間的高溫多雨影響,容易是屋面產生裂縫。
二、小型砌塊受房屋外在溫度影響而變形的分析
根據房屋建筑指標參數分析,混凝土小型砌塊砌體的線脹系數為10×10-6/℃,比磚砌體的大一倍,因此,小型砌塊砌體對溫度的敏感性比磚砌體高,更容易因溫度變形引起裂縫。由于溫度變形引起的墻體裂縫的形狀和部位砌塊房屋和磚砌體房屋是相類似的,只是帶有砌塊的特點而已。這種膨脹還容易引起女墻的產生。
在施工建筑時,我們發現多層砌塊房屋的頂層墻體最容易出現因不適應高溫而導致裂縫現象。盡管混凝土砌體墻體的線脹系數與頂蓋混凝土板的線脹系數沒有差別,但在夏季陽光照射下兩者之間還是存在一定的溫差。我們以江淮以南一帶的季節溫度變化為例進行分析。夏季在陽光照射下,屋面上表面最高溫度可達50℃,而頂層外墻平均最高溫度約為35℃。屋頂和頂層外墻存在約15℃的溫差。在寒冷地區,屋蓋結構層上面依次設有隔氣層、保溫層、找平層和防水層。頂蓋結構有保溫層的保護,它與外墻的溫差按理應有所減少。但是,可能保溫層不夠厚,或防水層滲漏,保溫層浸水,降低了保溫隔熱效果,這時兩者溫差還是有可能引起墻體的開裂。
建筑施工往往技術條件等因素的影響制約,達不到施工的標準要求而導致溫度受力不均,致使墻面收縮變形裂縫。我們以房屋保溫層上的水泥砂漿找平層(厚2cm,實際施工時往往超厚)為例,這種人為的加厚層面在外界溫度變化下的伸縮變形也能將外墻推裂。因為按現有的建筑構造定型節點圖,砂漿找平層一直鋪到女兒墻根部,不但不斷開不留空隙而且在邊端還要加厚,堆成三角形(便于做泛水)。找平層雖薄但在平面內還是有相當大的剛度,其上面的卷材防水層是沒有隔熱效果的,夏季陽光直接照射下找平層伸縮導致墻體開裂就不足為奇了。在頂蓋與外墻存在一定溫差下,導致兩者溫度變形不協調,產生墻體裂縫。當外界溫度升高時,混凝土頂蓋變形大,墻體變形相對較小,使屋蓋受壓,墻體受拉、受剪。在房屋頂層兩端受力最大,往往沿窗口對角線方向呈現八字裂縫,還會在頂蓋標高處墻體產生水平裂縫,甚至是頂蓋板推外墻。
三、小型砌塊對房屋屋面收縮變形的分析
小型空心砌塊沒有經過高溫的燒制烘烤,是混凝土拌合物經澆筑、振搗養生而成的,含有大量的水分。混凝土在硬化過程中逐漸失水而干縮,其干縮量因材料和成型質量而異,并隨時間增長而逐漸減小。以普通混凝土砌塊為例,在自然養護條件下,成型25天后,收縮趨于穩定,其干縮率為0.03%~0.04%,含水率在55%左右,砌成砌體后,在正常使用條件下,含水率繼續下降,可達15%左右,其干縮率為0.02%~0.05%左右。
我們知道施工中對于干縮已趨穩定的普通混凝土砌塊砌體,如再次被浸濕后,會再次發生干縮。普通混凝土砌塊在含水飽和后的第二干縮,其穩定時間比成型硬化過程的第一干縮時間要短,一般為半個月左右。第二干縮的收縮率為第一干縮的75%左右。砌塊上墻后的干縮,引起砌體干縮,而在砌體內部產生一定的收縮應力,當砌體的抗拉、抗剪強度不足以抵抗墻面收縮應力時,就會產生裂縫,甚至變形外凸。
冬天寒冷的地區砌塊房屋為達到保溫要求,往往采用復合墻的形式修建外墻,即200mm厚的內葉承重墻,外加保溫層(苯板、珍珠巖或巖棉),再加90mm厚外葉保護層。這種復合墻能一步到位達到寒冷地區墻體的節能保溫要求。從結構上看就是一種空腔墻。外葉墻由90mm厚砌塊砌成,內、外葉墻之間采用鋼筋拉接。從防止溫度裂縫和收縮裂縫角度來看,對外葉墻的處理更為不利,容易產生脫落和開裂。
四、運用小型砌塊防止墻面開裂變形的措施
1.運用高等級的砌筑砂漿。對于一些大型建筑,筆者以為應使用高標號的水泥,像硅酸鹽水泥,其細度為比表面積不低于3D0平米/Kg,初凝時間不得早于45min,終凝時間不得遲于390min。在施工的同時,一定要注意灰縫的飽滿,以便墻面的平整粉刷。
2.砌塊在施工前應澆足水分,防止再次受潮變干后出現干裂。砌塊在經受一定的時間干燥后,其膨脹程度較為穩定,對墻面的受力承受也就容易產生一定的環境適應性,不至于開裂變形。
3.注意圈梁與屋面板坐漿的結合。頂層圈梁上直接鋪設屋面板時一定要注意角度的結合,做到平整劃一,以便于施工粉刷。同時,還應該注意頂蓋的找平勻稱,以防止溫度的伸縮而導致墻體裂縫。
總之,在施工建筑中,我們一定要注意小型砌塊的選擇和砂漿混凝度的合理搭配使用,以盡量減少物質的結構對墻體的拉力變形。除此而外,我們還應該加強對施工人員的技術培訓,以提高技術質量,確保墻體的受力勻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