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帆
[摘要]論述高校圖書館在大一新生中開展信息素質教育的必要性、優勢和具體措施。
[關鍵詞]新生 信息素質教育 文獻檢索
中圖分類號:G2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1-7597(2009)0320147-01
信息素質可概括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問題得到解答的技術和技能。簡單的說是指人們在解決問題時利用信息的技能。這一概念最早由美國信息產業主席波爾1974年提出的。一經提出,引起國內外學者的廣泛關注。
一、高校圖書館開展信息素質教育的必要性
1984年和1985年國家教委先后印發了《關于高等院校開設文獻檢索與利用課的意見》和《發展文獻課教學的幾點意見》兩個通知,標志著我國高校信息素質教育的開始。但目前我國高校信息素質現狀明顯落后于發達國家,表現在大學生信息意識比較淡薄,信息能力較弱。調查顯示,上網的大學生占90%以上,但真正把網絡作為一種重要的媒體和信息交流與獲取的渠道,把解決學習、研究、開發作為主要目的的人卻很少,大多數學生上網是進行收發和聊天、娛樂等淺層次的應用,另外大學生對圖書館利用情況不理想,多數學生到圖書館找書不會檢索,為了簡單方便,到閱覽室的人比較多,而且大多數學生是閱覽休閑刊物。這些充分反映了大學生信息觀念淡薄、信息能力差。
大學生是未來社會的中堅,大學生需要在大學校園里補充各種知識。而大一新生剛從一個學習環境換到了另外一個新的學習環境,學習的方式比高中時期更為靈活,自學能力要求更高,大部分新生對新的學習方式還無法適從。因此,高校圖書館有必要也有責任對新生進行信息素質的培養,讓他們學會如何從浩如煙海的文獻信息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資料,這不僅關系到他們在校期間學習、掌握知識的多少,而且關系到他們終身業務能力、科研水平和適應社會的能力。因此,提高大學生對信息素質的認識和信息能力是高校圖書館的重要任務,刻不容緩。
二、高校圖書館開展信息素質教育的優勢
高校圖書館是大學生的第二課堂,具有提高大學生思想、文化水準的物質基礎,擁有豐富的資源優勢,這些資源包括:
1.文獻資源優勢。
高校圖書館一般具有豐富的文獻資源。除系統收集豐富的紙質文獻外,還有大量的電子文獻和機讀文獻及網絡信息資源。特別是各館收藏的信息管理、計算機書籍,是高校圖書館開展信息素質教育的物質基礎。
2.學術環境優勢。高校圖書館一般都有著良好的學術環境,高校學生在求知氛圍濃厚的環境里,看到老師、學長鉆研業務和學習并取得成績時,無形中就會產生一種激勵作用。
3.擁有專業的圖書館員。高校圖書館擁有大批專業教強的工作人員,他們在長期的工作實踐中,既熟悉圖書館理論知識,又懂得現代信息技術理論,他們在信息素質教育中可以向大學生傳授信息資源開發和利用的方法,包括文獻信息資源和電子資源的開發利用,信息分析研究方法等教育,他們是學生和信息的中介,是信息的領航員。
4.日趨完善的現代化信息技術優勢。數字圖書館的產生與發展,使高校圖書館逐步擁有包括計算機技術、復印技術、縮微技術、網絡技術等一系列現代信息處理技術設施,不僅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實踐的平臺,而且其傳統和現代檢索技術的有機結合是其他部門不能取代的。
三、高校圖書館在大一新生中開展信息素質教育的措施
1.新生入館教育。剛踏入大學的新生,對圖書館有一種新鮮感,希望能盡快增強對它的了解,因為只有了解圖書館的各個部門,才能很好的利用圖書館。因此,高校圖書館要適時利用新生入館教育來加強學生信息素質教育。新生入館教育應對新生介紹學校的信息環境,圖書館各個信息服務部門的性質、地位和作用,讓學生初步了解這些部門的設備、規則制度和服務范圍,激發新生利用文獻信息的意識。
2.利用各種活動加強新生對信息素質教育重要性的認識。圖書館要通過舉辦各種活動,如專題講座、報告會、宣傳欄、信息導航等多種形式向新生開展宣傳教育,使他們充分認識到信息素質是當代大學生不可少的基本素質。只有具有高度的信息覺悟、強烈的信息意識,并掌握了正確的信息獲取方法,才能在今后的工作和學習中適應為了信息社會的發展潮流。
3.文獻檢索課教育。隨著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傳統的手工文獻檢索方法受到強烈沖擊。各種光盤數據庫和網絡數據庫如雨后春筍地蓬勃發展起來,出現了各種數字化信息數據庫,如全文數據庫、電子期刊、電子圖書等,因此,在新時期高校開設的文獻檢索課應跟隨時代發展,以計算機檢索為主。利用在大一新生中開設的文獻檢索課,向新生介紹重要數據庫和典型數據庫,講解這些數據庫的收錄范圍、主要用途、檢索點、使用的邏輯算符、檢索的技巧、結果的輸出等內容;引導學生從因特網上獲取各種免費信息,因特網是一種重要的信息來源,有大量的免費網站,另外向學生介紹優秀典型搜索引擎的使用;以及各種免費電子報刊、電子圖書。文獻檢索課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也應隨著網絡的普及而靈活多變,不但要培養學生的信息意識,而且要注重實際操作能力,上機實踐與課堂講授相結合,只有通過親自檢索一些課題,學生才能真正了解什么是檢索,檢索的具體步驟、方法和技巧,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和檢索課題的能力。
4.為信息素質教育提供資源保障。近幾年來,由于圖書價格暴漲,使高校圖書館購書經費遠遠落后于書價漲幅。在這種情況下,為確保教學科研的正常進行,高校圖書館應轉變“大而全”的藏書觀念,走“特而專”的藏書之路。適當增加與信息素質教育相關的文獻資源,為信息素質教育提供基本的物質保障。
5.營造良好的信息環境。信息環境包括文獻環境和服務環境兩個方面。一方面可以增加館藏電子文獻,建立電子閱覽室,向學生提供計算機檢索和多媒體閱覽服務;另一方面應建立圖書館藏書書目數據庫,提高圖書館的計算機管理水平。高校圖書館是大學生頻繁光顧的地方,在圖書館建立一個多方位、多層次、有利于激發信息意識的環境,可對大學生信息素質的培養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6.提供高質量的信息服務。首先必須實現從傳統的參考咨詢向現代化咨詢服務的轉變;其次圖書館可開辟電子閱覽室,讓大學生通過光盤或網絡了解最新的知識,培養其自學能力和創新意識。
信息素質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成為素質教育的基礎。高校圖書館是學校的三大支柱之一,是為教學和科研服務的學術性機構,同時也是推進大學生全面信息素質教育的重要陣地。高校圖書館要利用自身優勢,擔負起大學生信息素質教育的重任。
參考文獻:
[1]胡軍,高校圖書館與大學生的信息素質教育[J].圖書館學刊,2004(3).
[2]楚曉維,數字化環境下文獻檢索課教學模式探究[J].圖書館學刊,2004(4).
[3]金英姬,大學生信息素質現狀調查與分析[J].圖書館學刊,2005(3).
作者簡介:
金帆,女,2004年畢業于貴州大學圖書情報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