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平 舒長江
近日,筆者從懷化市某中學了解到,該校初二的15名學生因不滿教師體罰,不適應學校封閉式教學管理,而集體翻墻逃離學校。學生們如是說:“實在忍受不了學校這種痛苦的日子了,只好從學校逃走了”,“不是用棍子打就是扇嘴巴”。學生經過半月的“逃亡”生活之后,終于被“抓”回了家。一件不起眼的小事情,折射出當今學校教育功能的極度異化,學校異化現象不容忽視。
學校管理的異化
近年來,中小學生在學校組織的校內(外)活動中因意外受到傷害的現象屢見不鮮。為此,家長把學校告上法庭,師生對簿公堂,學校被迫支付高額賠償,相關學校領導和教師受到處分的報道也頻頻見于報端。很多學校和老師有了一兩次這樣的“教訓”之后,成了“驚弓之鳥”,使得很多學校日常教育功能發生了扭曲, “安全第一”多成學校管理工作中的擋箭牌。學生的安全問題有很多,目前一概要由學校(老師)負責。萬一出了什么安全問題,教育行政部門的長官要先追究學校的責任,校長要追究老師的責任。這樣學校(教師)與學生管理的失衡,一味地強調對學生的保護,而忽視教育的基本規律和需求。為了確保萬無一失,理想的辦法似乎莫過于畫地為牢,讓孩子們靜靜地呆在相對安全的狹小范圍之內,不準越雷池半步。目前,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形成了“鐵路警察,各管一段”的局面,學生成了“圈養動物”。筆者走訪了懷化市幾所學校,在一些學校就了解到一些可笑的關于安全的禁令。
為了安全考慮:某些學校規定:“夜間不準上廁所”;
為了安全考慮:某些學校不準開展春游、野炊、外出參觀、越野等活動;
為了安全考慮:某些小學“新生課間只準喝水、上廁所,不允許課間走動”;
為了安全考慮:某些學校取消足球等具有對抗性體育課,防止學生“踢足球受傷”;
為了安全考慮:某些學校全體學生中午一律在學校就餐,防止學生中午回家交通出問題;
……
像這樣學校培養出來的學生能被現代社會所認可和接受嗎?這才是真正值得每一個教育工作者警醒的“安全問題”。最終受損害的還將是學生的權利。學校是學生獲取知識的最佳場所,是學生自由生活,唱響美好未來的起跑線。學校應給予學生廣闊的空間,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獲取未來生活必須的“本錢”??僧斚屡c其說是軍營,還不如說是監獄。嚴明的紀律,高高的圍墻,緊鎖的大門,任何一個正常的人被關在這樣的一個空間里面,不神經質也要整出一點毛病。說起學校同學們談虎色變,有一種恐懼的感覺,滋生了厭倦學校的感覺,為何出現學生頻頻逃離學校屢禁不止?無非是學校環境,學校的學生管理出了問題,學校是開放的不是封閉的,學校是半個社會而不是“水井”,不能讓學生坐井觀天。學校管理應該人性化,制度應該人性化,封閉式的學校管理應該被取消。不是培養只知道書本知識的人,而是培養社會的人,培養適應社會的人,學校應該開放,應該走向社會。
教師,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非獄警。獄警喜歡打犯人,喜歡罵犯人,喜歡將犯人不當人對待。可我們是教師,我們的對象是學生,是孩子,是一個自由的,具有主體性的,完整的不斷發展的人。學生是凡人,而非圣人,孰能無過。教師動不動就用革命的暴力樹立威信,懲治“不良”學生,師德何在,愛心何在?學生不是打出來的,不是關出來的,而是愛出來的,是導出來的。
管理者角色的異化
筆者通過調查,目前大多數校長基本上熟悉教育教學業務,勤勤懇懇工作,作風正派。也出現了一批辦學有特色、工作有成績的優秀校長。但也有一部分校長,在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下,被形勢所迫,對自己的角色認識混亂,出現了角色異化現象。
“經濟快速發展對教育提出的高要求和政府對教育投入不足的矛盾使校長變成了‘企業家?!币粚W校校長這樣感慨,“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對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會要求學校多出人才,家長要求學校快出天才。在這種背景下,學校不得不改善自己的辦學條件,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引進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各個學校都花大量的資金去興建教學樓、體育館、圖書館、運動場,配備多媒體教室等現代化教學設備,聘請優秀教師。而這些僅靠政府的投入是遠遠滿足不了的,校長們不得不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解決資金不足的問題。向政府要撥款、到企業拉贊助,使事務繁多的校長們沒有精力去處理教育教學問題,原本應成為一個教育家,現在卻變成了‘企業家,嚴重阻礙了校長的健康成長?!?/p>
“學校布局調整造成的校內不同教師團體的矛盾使校長變成了‘協調員。”一校長直言不諱,“在學校布局調整過程中,有兩個或更多學校合并成一所學?,F象到處可見。在這樣的學校里,來自不同學校的教師組織在一起,他們帶來了各自的優良傳統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行為方式,這就不可避免的出現了不同的教師團體。文化與行為方式的沖突使原本一體化的學校出現了分裂,原有的制度在‘新鮮血液的沖擊下無法貫徹,新的制度的建立又會遇到不同團體的不同要求,教師們往往為此而產生團體的矛盾,作為校長就不得不在不同的團體之間尋找新的動態平衡,一個教育領導者變成了一個‘人民協調員,校長們的教育理想和教育措施難以順利實現,也就更談不上成為一個成功的校長?!?/p>
“校際之間對教育資源的惡性競爭使校長變成了‘外交家?!币宦殬I中專校長笑言,“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生育觀念有了很大的轉變,這造成了近年來生源數量的不斷減少。對教育的不斷投入,使各個學校辦學能力都有了較大的提高。辦學能力的提高與生源減少的矛盾,使對生源的競爭異常激烈,甚至為了生源不擇手段。同時,政府在教育投入中也存在著‘馬太效應,越是名優的學校獲得的教育投入就越多,使得大部分普通學校不得不為有限的投入而展開慘烈的競爭。這樣的情況在職業中學里面顯得尤為突出。這就造成校際之間對教育資源的惡性競爭,能不能爭得的生源、能不能獲得投入成為實際衡量校長能力的標準,校長們不得不為此展開各種各樣的外交攻勢,搞好與下級學校和上級政府的關系成為校長日常工作的主旋律,外交能力竟然成為了搞好學校的關鍵因素,儼然成了一個‘外交家。在如此背景下,校長們也就沒有時間去靜心提高自己,最多只能成為一個‘事務型校長,離成功校長越來越遠?!?/p>
“先進教育理念的要求和現實的矛盾使校長成為表演家。”一校長表示無奈,“素質教育是我國教育的發展方向,教育行政部門為了落實素質教育的要求,也經常組織校長去先進地區學習經驗、去高等院校學習理論,甚至派去國外參觀考察。通過這些學習、考察,校長們開闊了視野、獲得了感性的認識,對落實先進教育理念充滿信心。但在回到學校實際進行操作時,由于文化的差異和實際情況的不同,中考和高考的壓力,加上校長們的領悟能力不足,部分學校校長在應用時出現了‘四不像的現象,素質教育的‘皮,應試教育的‘芯,實際上變成‘轟轟烈烈的素質教育、扎扎實實的應試教育。為了應付教育行政部門的檢查和兄弟學校參觀,有些校長不是成為先進理念的‘落實者,而是成為做表面工作的‘表演者。這樣,不但沒有走出一條不斷學習、用先進理念提高自己的道路,反而成為一個追求形式、搞花架子的形式主義者,背離了校長健康成長的方向?!?/p>
校長異化現象,嚴重阻礙了校長的專業成長,影響了學校教書育人的任務的完成,作為學校校長應該加快專業學習的步伐,真正成為教師專業發展的引領者,成為有著崇高教育追求和豐富教育智慧的學術帶頭人。校長的責任就在于實施課程領導、鼓勵教師專業發展及教學改進、培育良好的學習氛圍,不僅僅是單純的書本知識學習,也不僅僅是個人的自我充電,而是一種創造性、開放性的團體學習,它意味著真誠的反思與不懈的探詢,意味著思想的自由流動與對陳規陋習的不斷挑戰。
興趣班的異化
不久前,懷化市的一家長和一學校發生矛盾,導火索是這位家長的兒子沒有參加該校的文藝表演。校方稱事屬偶然,家長則追根刨底,認為是因為兒子今年沒參加興趣班,校方故意給“穿小鞋”。
家長傾訴說,前幾天兒子淚水漣漣回家,說老師不讓他參加文藝表演了,哭著鬧著要跟其他小朋友一起上臺。“兒子在班上歌是唱得很好的,過去大小活動都被選去唱歌,這點每次去接孩子時其他家長還當面夸過。這次被老師擠下來,原因是今年老師動員兒子參加英語興趣班,我沒同意?!痹瓉黹_學幾個月后,這位家長接到通知,說他兒子在英語方面潛質不錯,動員上英語興趣班?!拔覜]同意,倒不在乎老師收的那幾個錢,我想孩子太小了,這么早就給負擔怕對小孩成長不利。”
沒想到沒過多久,他兒子就受到另眼對待:座位被調到后排,各類大獎小獎沒有了,連原來每周末必得的小紅花也評不上了。兒子為此好幾次委屈得小臉都漲紅了,跟他鬧。他分析,這次的原因也一樣?!芭d趣班,應以孩子的興趣和自愿為主,怎么就變成了變相強迫呢,不上立馬就給你臉色看!”這位家長困惑不已。
筆者調查得知,在如今懷化的不少學校,各種興趣班蔚然成風。如畫畫、彈琴、舞蹈等,一些正常教學內容被戴上“興趣”的帽子,成特色項目。與過去老師給小朋友課外輔導不同,這些興趣班都是收費的,一節課三四十、七八十不等。興趣班的孩子,多是本校的,也有外面的。他們一部分是家長自愿參加,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一部分完全出于無奈,被老師一而再、再而三游說進去的?!疤焯旖雍⒆?,天天見面,見了面就說你孩子這方面非常有天賦,要抓緊從小培養,拋不下情面啊!”“能培養出特長、興趣當然好,學不到東西也不重要,關鍵是要支持老師的工作,搞好關系?!?/p>
“教孩子幾個單詞、跳跳舞,是老師份內的事,有特長的就多教點,沒興趣的就少教點,怎么現在就收起費呢?”還有一位家長告訴筆者:“別的孩子都參加了一個興趣班,每周三都要在老師帶領下在小操場訓練,這個時候,只有他那沒入班的孩子一個人孤零零呆在教室,沒人理。孩子這么小,心靈上也有傷害啊!”為此他跟老師談過幾次,對方說這是校方的規定,別的學校也都這樣。為此,不少家長擔心,正常教學活動被各類興趣班充斥,阻礙了教育公平和教育功能的正常實現。
興趣班本是激發孩子自信心和創造力的,現在卻被異化了,成為校方創收的工具,這不但違背了老師教書育人的天職,也容易誤導還不懂事的孩子,從小就以為有錢就有一切。再說上了興趣班,孩子不一定就能像你想象那樣能發展,有教育專家指出,教育尤其是幼兒教育要循序漸進,過早地讓孩子學這學那,事與愿違,掏了錢還容易誤了孩子發展。不少家長也呼吁,應該還孩子教育一片潔凈的天空,還原興趣班的本色。如此,孩子們才能學得開心,家長們才能放心。
(責任編輯:薛劍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