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慶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對在職中小學教師進行繼續教育,幫助他們不斷更新知識,不斷提高業務水平,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是各級教育行政管理部門的重要職責。在教師教育工作中,湘西自治州打破常規,大膽創新,構建了教師培訓的“湘西模式”,提高了教師培訓工作效率,走出了一條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新路子。
一、探尋教師培訓的新路子
湘西自治州開展教師培訓有三大困難。第一,教師工作地點分散偏遠;第二,教師培訓經費嚴重不足;第三,傳統的教條式的培訓形式已經成為習慣。這三大困難嚴重制約了我州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作,影響了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升。嚴酷的現實迫使我們對教師培訓工作進行新的思索:怎樣才能走出一條既適應現代教育發展又符合湘西教育實際的新路子呢?思索的結果是:走遠程培訓的路!
遠程培訓有著傳統培訓方式所不具有的特點。第一是形式新穎,能夠鏈接最新的知識信息,及時了解學科前沿動態,不斷激發學習者的學習興趣。第二是方便快捷,信息傳播速率極快,時空界限幾乎為零,教師上網瀏覽、下載即點即到。第三是資源豐富,使用搜索功能可以獲得廣泛而多樣的信息資源,遠遠超出了傳統教材、報刊雜志、教輔資料所提供的信息。第四是資源優化,教師可與頂尖專家、優秀教師直接對話,可以享用一流的科
研成果。第五是自由互動,教師可以加入論壇參與討論,制作網頁展示自我,上傳教案、課件,發表論文、感
想,轉帖共同分享。
二、構建教師培訓的新模式
2006年春季,省教育廳決定開展中小學教師非學歷遠程培訓工作,為我省教師培訓帶來了新的機遇。我們從湘西教師培訓工作的實際出發,提出了構建教師培訓工作的“湘西模式”——“教師教育機構+教育科研部門” 的模式。教師教育部門和教育科研部門的通力合作,各自發揮特長,實現優勢互補,達到“1+1>2”的效果,實現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目標,
這個模式的關鍵在于,因為有教育科研部門的參與,從而使教師培訓工作更貼近實際,更具有實效,更充滿活力。我們知道,“十一五”期間中小學教師非學歷遠程培訓的內容是新課程、新理念、新技術和教師職業道德。按照省教育廳的安排,這些內容的培訓任務都是由原有的市州教師培訓基地完成。湘西自治州確定的教師培訓基地是從事高等教育的學校。我們認為,由從事高等教育的高校教師來培訓中小學教師,其實是不適應的。他們雖然站的是高等教育的講臺,但是遠離了中小學教師的教學實際,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研究也缺乏深度。我們曾對高校畢業的師范生進行過教師資格考察,發現許多學生選擇的說課內容竟是早已從課程改革以后的教材中刪出的課文。高校教師一般很少走進中小學課堂,要承擔對第一線的中小學教師進行新課程、新理念、新技術的培訓,其效果可想而知。基于上述分析,湘西自治州教育局選擇由教育科學研究院來承擔全州中小學教師非學歷遠程培訓工作。
湘西自治州教育科學研究院承擔教師遠程培訓有以下三大優勢。一是有一支結構合理、學科齊備的教研員隊伍。湘西自治州教育科學研究院共有教研人員27人,中小學各學科專職教研員配備齊全,加上聘任的一大批業務精湛的兼職教研員,完全可以成為一支在中小學教師中具有很高威望的輔導員隊伍。二是具有承擔遠程培訓任務的技術條件和水平。湘西自治州教育科學研究院作為引領教育改革的前沿機構,設立有現代教育技術研究所,配備有專業技術開發和管理人員,建有擁有獨立服務器和知識產權的網站,全體教研員每人有一臺計算機,能夠熟練地運用計算機開展工作。三是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有深入的理解和研究。湘西自治州教育科學研究院承擔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研究和指導任務,教育科研人員的工作主要就是與教師打交道,他們最了解教師,知道教師最需要什么。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中小學教師非學歷遠程培訓的內容如新理念、新課程、新技術等,都是通過他們的培訓與講學而傳輸到教師那里的。所以說,在教師教育機構的組織管理下,以教育科研機構為主體來開展中小學教師非學歷遠程培訓工作,無疑是開展教師培訓工作的最好選擇。
三、建立教師培訓的新機制
在 “教師教育部門+教育科研部門”的教師培訓模式建立以后,湘西自治州迅即確立了中小學教師非學歷
遠程培訓的運行機制,并有效地開展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建設三級培訓管理網絡。雖然是通過網絡平臺開展培訓工作,但有效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我們在州一級組建了州中小學教師非學歷遠程培訓指導中心,在縣市相應成立了縣級中小學教師非學歷遠程培訓指導中心,規定有學員參訓的學校為學員校,構成三級培訓管理網絡,各自承擔相應的管理和培訓職責。
第二,組建遠程培訓輔導隊伍。我們從實際出發,對省里當時的規定作出調整,決定由州遠程培訓中心負責中學教師的輔導任務,由縣市遠程培訓中心負責小學教師的輔導任務,輔導員通過批改作業、信息交流、發帖回帖、論壇互動等方式有效地完成遠程培訓任務。
第三,搭建教師遠程培訓平臺。遠程培訓學員一年級時主要在教育部教師繼續教育網上學習,同時我們開發建設了湘西中小學教師非學歷遠程培訓專網,為學員提供地方學習資源并及時報道工作動態。在建設培訓專網的基礎上我們開發建設了湘西教師網,打造了一個全新的教師遠程培訓平臺,供二年級遠程培訓學員使用。
第四,進行培訓跟蹤服務。實踐證明,在遠程培訓過程中,師生之間絕不是處于永久分離狀態,還必須輔之以面對面的交流、指導等方式。我們采取的方法主要有定期召開遠程培訓工作會議,集中培訓輔導員和管理員,下學校對學員進行面對面輔導,表彰獎勵先進單位和優秀學員等。通過這樣一些工作方式,提高了教師遠程培訓的效率和質量。
四、開創教師培訓的新局面
湘西自治州從2006年開始開展中小學教師非學歷遠程培訓工作,到2008年底已培訓了三批學員,培訓規模達到了15000多人,在全省名列前茅,州中小學教師非學歷遠程培訓指導中心成為湘西教育史上規模最大的教師培訓學校,被評為全省教師培訓工作先進單位,其工作經驗也在全國得到推介。總結起來,我們深切地感到有以下幾點收獲。
一是提高了教師隊伍素質。如此大規模的培訓,極大地提高了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說遠程培訓以前,我們的許多教師雖然也都拿到了計算機學習等級證書,但卻不會應用計算機開展工作,有的教師甚至不會開機和關機。經過遠程培訓以后,大多能有效地進行網絡學習并應用網絡提供的信息來進行教育教學。教師的知識更新速度更快,視野更開闊,工作效率更高。
二是實現了全員培訓目標。遠程培訓這種新型的培訓方式,以培訓網站為平臺,構建了覆蓋全國城鄉的開放高效的教師教育網絡體系,達到豐富優質的教師教育資源共享,達到課程專家與學員教師遠距離而近交流的培訓效果,學員之間也可實現互動交流、共同提高的培訓目的。無論你是身在城市還是鄉村,只要你擁有網絡,你就能享受到高質量的教師培訓。
三是構建了終身學習體系。通過教師遠程培訓,其開放高效、方便快捷、資源豐富的優勢,已被廣大中小學教師所認同,并獲得大家的青睞,老師們已越來越離不開電腦、離不開網絡了。網絡學習已成為教師最為主要的一種學習方式。網絡為構建教師終身學習體系作出了重大貢獻。。
四是豐富了教師培訓資源。傳統的培訓往往就是提供幾本教科書,布置幾道作業題,給個培訓成績,發個培訓證書。遠程培訓的課程資源是集文字、音像、視頻于一體的多元化、多樣性資源,可以享受到來自網站管理員、輔導教師、培訓學員等多重服務指導,實現實時的"在線課堂",形成面對面的交流學習狀態。
五是降低了教師培訓成本。我州教師遠程培訓,按規定每人400元收取,培訓時間為兩年,除此以外不需再花銷任何費用。如果采用傳統的培訓方式,在兩年內繳納的培訓費用不僅要超過這個標準,而且要產生大量的交通費、餐飲費、住宿費及其他開支,加重教師、學校和政府的經濟負擔,遠程培訓大大降低了教師培訓成本。
網絡無限延伸,學習永無止境。我們將繼續從湘西工作的實際出發,從講究教師培訓工作的實效出發,努力做好中小學教師非學歷遠程培訓工作,為建設教育強州做出積極的貢獻。
(責任編輯:陶佑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