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霍 紅 本報記者 魏 萊
“美國的天是不是要塌下來了”,最近一位國內朋友問《環球時報》記者。在記者看來,天沒塌,但天空卻經常烏云密布,特別是在華爾街。華爾街共有大約30萬金融雇員,其中華人雇員近萬人,此次金融危機爆發后,這些華人雇員中的15%左右已夢斷華爾街。以往讓人眼紅的金領失去了光環,以往幾十萬美元的紅包現在不復存在;先不要說掙多少錢,只要是保住工作就已經是謝天謝地了。以往華爾街餐館中午排隊的現象現在少之又少了;華爾街樓的空房率越來越高。為躲避沖擊,許多華人或者改做其他行業,或者考慮回流中國,希望在國內的金融市場分一杯羹。
勒緊腰帶過日子
“我還是第一次碰到這么難以應對的情況!經濟絲毫不見好轉,何時是個頭啊。本指望年終發些獎金。現在別說是獎金,別被辭掉就是好樣的。”先后供職于華爾街幾家投資公司的劉先生失望地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在金融圈混的好幾個朋友都失業了。平時三兩天就撮一頓,現在得勒緊褲腰帶,為失業做準備了。”
記者還有一個朋友供職于華爾街一家對沖基金公司。他對記者說:“這里從事金融工作地許多人都人人自危。年輕的金領們還有東山再起的資本,他們可以先‘貓著,實在不行就回國。不是說北京、上海、南京等城市都來挖人才了嗎?但是,像一些正在供房子、四五十歲的老白領可就慘了。既找不到同樣收入的工作,也要天天擔心房子啥時候被收回去。”
沈小姐在一家銀行工作。因為身在金融體系內部,眼看美國很多窮人還不起房貸,這位復旦經濟系出身的女生覺得美國經濟肯定要出問題,干脆休假生孩子了,這樣危機來了,公司也得養著。
回國的人也很快樂
魏亞在華爾街某知名公司做股票買賣交易員,金融海嘯之后,回國到上海發展,現任職于某國內知名券商的全球資產管理部,從事歐美股票投資交易。這次金融危機讓他淡定了很多。他說,華爾街的文化不會變,逐利是其本性,可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對沖基金就算消失了,新的金融產品,新的“資本花樣”過不了多久還會從地球的某個角落里冒出來,追逐新的市場機會。
金融海嘯之后,國內也有機構到華爾街挖人,沸沸揚揚的。他投了簡歷,但是覺得那并不靠譜,沒有指望它,還是覺得要自己親身了解情況。于是趁著圣誕節,他就回到上海北京和南京看了看,見了些圈內人士,發覺他們發展得不錯,還有不少高中和大學同學都從國外回來了。從上海到南京坐動車組不過2個小時,周末就可以回南京和父母團聚了。對于個人而言,他面臨的實際問題還是如何讓家人盡快團聚。目前夫人帶著兩歲的兒子在波士頓的一家跨國醫藥公司工作,她也在尋找一些國內的機會,希望盡早在國內團聚。
朱小天在貝爾斯登工作,公司去年倒閉后,他憑借扎實的業務知識,跳到了摩根大通,加入了全美國房地產次級貸款的風險管理工作團隊。或許是學IT的時候經歷過IT從神話到泡沫的過程,朱先生比較平靜,表示,大不了就到大學做老師,沒什么了不起的。馬玉東也是一個國際人,從事風險投資幾年。金融危機讓他所在公司的業務受到重創。華爾街的文化讓馬先生感到了厭煩。也認識到對物質財富的追求其實并不能給人帶來太多幸福感,他自身又不是一個愛錢的人。于是,馬先生選擇重回最初的老本行,在北京從事新聞工作,讀書,寫文章,也很快樂。
也有人逆境發展
方先生曾供職于雷曼兄弟直接投資部,擔任副總裁,當他聽說雷曼兄弟可能有問題的時候就立刻開始為自己找出路了。現在,方先生在香港的另外一家歐洲的私募股權投資工作。不過,二級市場行情不好,他也是業務難做。雷先生曾經領導某知名投資銀行的直接投資部,后來公司出問題后,他堅持到了最后。目前正在募集基金,等待時機,卷土重來。
就在整個金融界風聲鶴唳的時候,在紐約證券交易所隔壁,華人葉慶文創辦的證券交易公司———SogoTrade不但沒有裁員,在短短的一年時間里面反而在原來的基礎上不斷增加員工,并且辦公面積也翻倍的增長。SogoTrade每日平均達到1.3億股,交易份額占有NASDAQ的4%—6%。
公司的法寶之一是超低交易費用。公司打出破天荒3美元交易的價格。此舉引來全球知名財經雜志《福布斯》的封面專訪,標題為“最深的折扣券商”。
“公司最大的特點就是用科技取勝。”公司老總葉慶文的語氣中透露出堅信。公司在2000年成立時,成功開發出全自動交易平臺,成為了同行業中的佼佼者。美國經濟在2000年科技泡沫后,很多的金融公司走下坡路,就在那個時候,公司卻用先進的科技手段在市場格外艱難的情況下搶占一席之地,成為在同行業中少數穩步增長的公司之一。
用科技取勝也科技幫助公司在兩次最大的金融危機中渡過難關,并且逆流而上。公司把目標投向專業人員,提供最專業的平臺和最快的成交速度來爭取交易費用。
現在美國最大的金融公司美林、AIG、花旗集團紛紛落馬時,創世紀證券又加快了他們前進的腳步。“我認為小而快的公司在大風大浪中更易生存。”面對以前的市場,葉慶文不滿足,于是把目光投向了華人市場。中國人的生意越來越被美國主流公司看好,作為中國人的他怎么會忘記自己的優勢而把生意拱手讓給美國人呢?于是創世紀證券的子公司開始攻打華人世界。“我們既然已經有很專業的交易平臺,為散戶提供服務則是首屈一指了。▲
環球時報2009-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