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敬賢
“媽媽,我想喝水。”
“兒子,試著自己去飲水機那兒接一杯吧。”
11歲的兒子小心翼翼地站起身,雙手摸索著,扶著沙發和墻壁緩緩移到飲水機旁邊,在那兒摸索了許久才拿出一只水杯,然后又摸索著找準位置接了一杯水,他一只手拿著水杯,另一只手扶著墻壁緩緩地移到沙發旁邊,坐了下來,繼續聽電視上正在熱播的《喜羊羊與灰太狼》,因為兒子的眼睛蒙著厚厚的沙布,他什么也看不到,所以只能聽了。
你一定以為我兒子的眼睛出了故障,不是的,這是我們做的一個游戲。我們每月都要拿出一天的時間來做類似的游戲,有時他得把一條腿捆起來拄著拐杖走路,有時他的胳膊要被綁上,而有時他需要保持沉默一天不能說一句話……他今天要體驗的是做盲人的感覺。
“盲人在生活上會遇到很多困難,對于正常人來說很簡單的事情,但是對盲人來說就很艱難了,比如說:接水、吃飯、做飯、下樓梯等等一系列的事。我今天體驗了一下當盲人的感受。我的眼睛被蒙得緊緊的,睜眼閉眼都是一片黑暗,走路時感覺四面八方都是墻,走路很慢,感覺真痛苦!我有一雙明亮的眼睛是多么的幸福,我能看到世界上美好的東西和丑惡的東西。以后我看見盲人要去幫助他們,比如說過馬路時要扶他們過去,他們掉了東西也要幫助他們撿起來。讓我們來做一個有愛心的人!”
這是兒子在做“盲人”之后寫下的感受。
這樣的體驗日并非只是兒子有,我和愛人有時也要加入其中,那次愛人不在家,我就扮演了一次臥床不起的病人,“兒子,媽媽餓了,媽媽不能下床,你給媽媽做一頓飯吧”?“好啊!”兒子很高興地回答到,他像個小大人似地在廚房里忙活起來,只不過他要一趟趟地來回跑,“媽媽,我放這么多鹽行不行”?兒子拿著一小勺鹽來到我床前,我說有些多,大約用這些的三分之二就可以了。“媽媽,什么時候打雞蛋?”我說,“如果要打荷包蛋就要開鍋之前打,如果要打蛋花就在開鍋之后打,冰箱中有羊肉片,放一些到鍋里,出鍋時再放點香菜”。就是在這天我吃上了兒子做的熱湯面,而且他還把碗筷洗了,還把地面擦得干干凈凈。
這些特殊的體驗日不僅讓兒子體會到做為一個健康人的幸福,而且還培養了他的愛心和責任感。看著他成為一個非常有愛心,懂得關懷別人的孩子,我心里非常欣慰。
(作者單位:河北保定清苑縣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