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 健
一、踝關節損傷的主要原因
1、解剖生理因素
踝關節兩側都有韌帶加強,內側為一較強的三角韌帶,外側的韌帶有距膝前韌帶、距腓后韌帶和跟腓韌帶,較薄弱。當踝關節跖屈時,較窄的滑車后部進入寬大的關節窩前部,這時關節處于不穩狀態,因此足踝損傷多數由于運動員跳起落地時腳踩在不平地面上或別人腳上,使足在跖屈位驟然內翻造成。
2、運動前準備不足
(1)體力上、精神上準備不足。當一個人疲勞體虛或精神狀態不佳時參加運動,不但不能完成技術動作,而且注意力也不集中,時間感、空間感差,協調力降低,運動力下降,隨時都有發生損傷的可能性。
(2)運動裝備準備不足。運動裝備包括服裝、鞋子和護具。在損傷調查中,由于裝備不適合而造成損傷的情況也不少,這其中包括穿緊身衣褲、穿硬底鞋或高跟鞋運動等。還有一些運動者本身己發生過踝關節損傷,存在踝關節不穩,運動時仍不采用護踝用具,造成二次損傷。
(3)準備活動不充分。準備活動一般分為熱身活動和專項準備活動兩部分。準備活動的量不大,肌肉興奮性不夠,導致肌肉粘滯性過大;準備活動缺乏針對性,效果差,關節周圍肌肉韌帶就沒法充分活動開。
3、技術動作不合理
這表現在起跳后沒有建立良好的落地緩沖技術,特別是初學者落地動作不規范,著地時間感差,損傷發病率高。還有一些是技術動作粗糙,自我保護意識差卻要盲目干,如飛身沖搶,身體重心失去控制;或隨意切入騰空隊員下面,造成騰空隊員落地不穩。
二、踝關節損傷的預防
1、重視踝關節的準備活動
踝關節損傷多數是準備活動沒有充分活動開或人體疲勞時發生。這種情況下踝關節周圍肌肉興奮性不夠,發生損傷的可能性很大。因此在運動之前要!擇合理的活動方法,充分活動開跟關節,旋轉動作,提踵站立,踮腳尖跳,腳掌相對,內翻靜立等準備活動,同時拉伸踝關節周圍肌肉群,增強關節韌性。
2、訓練比賽中使用護踝支具保護
實踐表明應用粘膠帶、彈力繃帶和各類護踩支具等可顯著減少踝關節損傷發病率。其作用機理是限制踝關節過度內翻,增強踝關節的外翻肌力,加快腓骨肌的反應速度。其中粘膠帶以其效果好、應用方便,使用率最高。粘膠帶固定注意事項:影響血運時,應立即拆掉;固定時間不宜過長;寬度要適宜;纏繞時不能打折;嚴重過敏者慎用。
3、增強踝關節的力量
在運動中,踝關節力量的大小體現在踝關節周圍肌肉和韌帶力量的大小上。如果關節力量薄弱,就無法阻止關節過度內翻,損傷可能性較大,因此增強踝關節周圍肌肉和韌帶力量可減少損傷發生?,F介紹幾種踝關節力量的練習方法。練習1:坐在椅子上,雙腳離地,腳背上綁重物,負重做屈伸、旋轉運動,此鍛煉能全面增強踝關節周圍肌肉和韌帶力量。練習2:雙手扶墻,兩腳內翻,緩慢行走,此練習主要作用是鍛煉外側肌群和韌帶的伸展性。練習3:站立扶墻,橡皮筋一端固定在右側齊腰處,另一端套在右腳背中,作大腿內收伴踝關節內翻運動,左右腳適時輪換。目的是增強踝關節外側肌群和韌帶的力量。練習4:踞腳尖跳。類似縱跳,跳起后腳尖向下,落地呈半屈膝,大約1秒鐘跳2次。20跳為一組,共練3-5組。此練習的作用是增強踝關節跖屈肌群的力量。練習5:多級跳訓練。此練習能有效增強踝關節力量。
4、!擇合適的運動鞋
運動鞋的種類很多,不同專項有不同訓練鞋,訓練和比賽中!擇的鞋要符合專項運動特點,同時又能有效保護踝關節?;@球運動中!擇高幫、鞋底低而寬同時具有一定彈性的運動鞋是比較合適的。高幫能護踝、鞋底低有彈性能緩沖地面對腳踝的反作用力、寬底能增加觸地的穩定性。較好的籃球運動鞋鞋底外側比內側略高,以限制踝關節內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