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武
1跆拳道運動員產生疲勞的種類
跆拳道訓練中有以下兩種疲勞:第一種是肌肉疲勞,跆拳道運動訓練中包括步法、腿法、躲閃反擊、迎擊組合打法等不同技術訓練,運動員在使有這些技術動作引起不同部位和全身性肌肉疲勞。第二種是中樞疲勞,跆拳道運動對抗激烈,注意力高度集中,神經耗能占較大比重,同時,能量(糖原)損耗大,乳酸增高,而乳酸增高和糖原減少會引起中樞疲勞。
2跆拳道運動員疲勞的恢復
2.1肌肉疲勞的恢復手段
2.1.1按摩-靜力拉伸-慢跑組合放松
按摩-靜力拉伸一慢跑組合放松是一種簡單易行的效果良好的消除疲勞方法。跆拳道運動員的進攻、反擊、高中低出腿及其組合訓練,運動形式劇烈,肌肉爆發用力后的動作又驟然停止或連續動作,會影響人體氧的補充和靜脈血回流,使血壓降低,引起機體的不良反應,因此,跆拳道訓練后做整理運動是必要的,采用按摩-靜力拉伸-慢跑組合放松簡單易行。采用的步驟如下:首先,進行全身按摩,改善攻防動作引起的局部血液循環不順暢,加速下肢血液沉積的回流,促進代謝產物的消除,使運動員得到充分的休息;其次,對擊打引起的肌肉和韌帶負荷較重部位的拉伸練習,對減輕肌肉酸痛和僵硬,促進肌肉中乳酸的清除有良好作用,拉伸則以主要活動肌肉和韌帶為主,常采用主動和被動靜力性拉伸方式,不管采用哪種方式,應配合深度的呼吸運動,提高血液內的氧氣的含量,同時使位伸的深度增大;最后,進行5—10分鐘的慢跑,使運動員的代謝產物進一步排出,促進身體機能的恢復。
2.1.2 其他方法
跆拳道訓練的恢復手段還有溫水浴、吸氧、藥物療法等多種方法。如目前跆拳道疲勞恢復常用藥物療法有補充維生素B1、B12維生素C,E,黃芪,刺五加,人參,冬蟲夏草和花粉等方法。運用哪些方法,應根據運動員的訓練水平、訓練后疲勞程度及具備的條件有針對性地進行,避免盲目采用一些不適合的方法及造成經濟浪費。
2.2中樞疲勞的恢復手段
一直以來,人們對中樞疲勞的認識不夠。現在的研究得知,中樞的疲勞更應該進行具體的恢復。通過調節中樞神經系統,降低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加迷走神經的興奮性,加強機體的合成代謝功能,使機體盡快恢復。
2.2.1睡眠
良好充足的睡眠是消除疲勞的一種最直接、最有效且經濟的好方法,人體進行睡眠時,大腦皮層的興奮性最低,機體的合成代謝最旺盛,有利于體內能量的蓄積。練習者每天應保證8-10H的睡眠,使機體完全處于放松狀態。
2.2.2意念放松練習
通過誘導性的語言使練習者在意念的引導下調動肢體進行動作,通過對高級中樞的暗示使肌肉放松,改善呼吸和循環系統,使機體的疲勞盡快消除。
2.3整體疲勞的中醫藥調理
中醫是中國人民智慧的結晶,著重于整體的辨癥施治,中醫藥對人體的調節應得到足夠的重視。運用中醫藥抗運動性疲勞主要通過健脾益腎、抗疲勞專用方劑和藥物型運動飲料等方面進行。我國明代著名醫學家張景岳在《景岳全書》《新方八陣》中,首列補陣,研究新方29首,且以大補元煎、左歸飲、左歸丸、右歸飲、右歸丸為群方之冠。按此方法!藥,可消除運動員口舌干燥、胸中憋悶、心重腳輕等不良反應。另外在中醫處方的補益方劑中,常加入理氣藥,這是“補而不滯”之意。在過度疲勞處方用藥時,應適當加入活血藥,這是“久病多閼”之意。因為由急性疲勞、慢性疲勞發展至過度疲勞有一發展過程。對于虛癥,在治療上應以“虛者補之,損者益之,勞者溫之”和“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為基本治則。所以傳統的中醫補充法對消除運動性疲勞很有必要,對營養物質的補充也有促進作用。中醫消除運動疲勞的方法很多,單獨使用某一種方法是有局限的,必須綜合應用才能有較好的效果。由于疲勞發生的原因較多,且有個體的運動能力等方面的差異,所以對疲勞的分析既必須綜合考慮,也要有針對性地進行,跆拳道運動疲勞是全身性、多方位的。根據中醫研究,對運動疲勞的恢復提出:藥食調理重在強壯脾腎,化生精氣。在補腎的時候,重在“滋養陰精,補益腎氣”。中藥一般用六味地黃丸、三才湯、左歸丸等,同時注意“血肉充養”,注意補血。
3 營養物質的補充
注意營養物質的補充是現代跆拳道訓練中不可忽視的重要一環。飲食中要!用易消化的食品,為補充蛋白質,可吃雞蛋、香腸、魚等動物性蛋白質;為補充鹽分,可喝含鹽的美味湯汁或吃咸味的密餞等;為補充維生素可多吃水果、蔬菜,又可調節胃口;為補充維生素和鐵質、礦物質,可用牛奶、奶粉、豬肝之類的食物.總之,營養物質的補充,要考慮運動員的身體情況,訓練情況,有利于代謝和機能恢復,增加食欲,還應根據經濟條件合理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