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曉紅 蔡麗文
摘 要:目的:評價麝香保心丸治療女性絕經期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療效與安全性。方法:以地奧心血康膠囊為對照,進行隨機、陽性藥對照的臨床試驗。結果:麝香保心丸緩解女性絕經期冠心病心絞痛癥狀療效為84.4%,能減少心絞痛的發作次數、持續時間和程度并減少硝酸甘油的用量,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1)。中醫癥侯療效的總有效率達85.6%,治療后各單項中醫癥狀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尤以胸悶痛(有效率88.9%)、心悸(有效率84.8%)癥狀改善較明顯。麝香保心丸心電圖總有效率為60.0%,能明顯減少心電圖∑ST、NST、NT,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1)。麝香保心丸改善血液流變學指標,治療后患者的全血粘度(高切、低切)、血漿粘度、紅細胞壓積明顯降低(P<0.01),纖維蛋白原有所下降(P>0.05)。兩組均對血、尿、糞常規、肝、腎功能無不良影響,未見明顯不良反應。結論:麝香保心丸治療女性絕經期冠心病心絞痛安全、有效。
關鍵詞:麝香保心丸;心絞痛;中藥療法;藥物不良反應;臨床試驗
中圖分類號:R541.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2197(2009)06-0045-03
女性冠心病與男性相比,有其特點:發病年齡晚于男性3~4歲,隨著年齡的增長,女性冠心病的發病率呈明顯增長趨勢,尤其是閉經后60歲以上增長更為明顯,女性60歲以上發病率高于男性,說明女性閉經后可能與女性糖尿病發病率高及閉經后女性雌激素水平降低、脂質代謝紊亂有關,內源性雌二醇的嚴重缺乏是絕經后婦女患冠心病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女性冠心病心絞痛發生率高于男性,但女性心絞痛的臨床表現不典型,主要表現為胸悶、氣憋、乏力等。
鑒于男女冠心病的差異,將常用治療冠心病的藥物用于絕經期女性這一特定人群,是否仍然有效及安全,值得我們研究。
麝香保心丸有芳香開竅、活血止痛等作用,對冠心病心絞痛有一定療效。為驗證該藥治療女性絕經期冠心病心絞痛(胸痹心血瘀阻證)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依據《新藥審批辦法》[1]及《藥品臨床試驗管理規范》[2],我院自2007年4月-2008年8月對150例應用麝香保心丸的女性絕經期冠心病心絞痛患者進行了臨床觀察,其中試驗組90例,對照組60例。現將臨床資料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試驗設計
采用隨機、陽性藥對照的臨床試驗方法。試驗組90例,對照組60例。對照藥為地奧心血康膠囊,具有活血化瘀、化痰寬胸的作用,主治冠心病心絞痛、胸痹心血瘀阻證等,該藥功能主治與試驗藥相同,療效肯定,符合有效、可比原則。
1.2 病例選擇
診斷標準:胸痹心血瘀阻證診斷標準,參照《中藥新藥治療胸痹(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中醫臨床診療術語證侯部分》[4]及《中醫內科學》[5]。冠心病心絞痛診斷標準,參照1979年國際心臟病學會和協會及世界衛生組織臨床命名標準化專題組報告《缺血性心臟病的命名及診斷標準》[6]。冠心病心絞痛分級標準,參照1979年全國中西醫結合治療冠心病心絞痛及心律失常座談會《冠心病心絞痛及心電圖療效評定標準》。 納入病例標準:符合中醫胸痹、心血瘀阻證診斷;符合冠心病心絞痛診斷,每周發作兩次以上的,病情為輕度到較重度患者,年齡45~55歲;絕經期女性,病人或家屬知情同意,并志愿接受本臨床試驗。排除病例標準:經檢查證實為神經官能癥、更年期癥候群、甲亢、頸椎病、膽心綜合征等所致胸痛者;合并中度以上高血壓,嚴重心肺功能不全,嚴重心律失常者;對本藥過敏者;合并腎、肝、造血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等嚴重原發性疾病者,精神病患者;3個月內參加過其它臨床試驗者。
1.3 試驗方法
藥物:試驗用藥麝香保心丸由上海和黃藥業有限公司提供,麝香保心丸規格:22.5mg/粒,批號:20070101;對照用藥地奧心血康膠囊由成都地奧制藥有限公司提供,地奧心血康膠囊規格:100mg/粒,批號:0702020。給藥方法:試驗組麝香保心丸,口服,每次2粒,3次/d;對照組地奧心血康膠囊,口服,每次2粒,3次/d。療程:4周為1療程,觀察時間為1療程。合并用藥:患者試驗期間禁用其它治療心絞痛的中西藥物;必要時可含服硝酸甘油,記錄用量。
1.4 觀察指標及方法
療效性指標:心絞痛發作次數、疼痛程度、持續時間、誘因、硝酸甘油用量及其停減率;中醫癥狀、舌、脈的變化;心電圖;血液流變學檢查、血脂全套。安全性指標:一般體檢項目;血、尿、糞常規;心電圖、肝功能(ALT、AST)、腎功能(BUN、Scr)。觀察方法:心絞痛發作情況、中醫癥狀、舌象、脈象及一般體檢項目,用藥前及用藥后第1周、2周、3周和用藥結束后各記錄1次;心電圖,血液流變學檢查、血脂全套,血、尿、糞常規、肝功能、腎功能用藥前及用藥結束后各檢查1次;密切觀察并隨時記錄不良反應及出現的病情突變。
1.5 療效評定
參照《中藥新藥治療冠心病心絞痛(胸痹)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制定。其中中醫證候總療效判定標準,按積分法分顯效、有效、無效,根據總積分減少百分率判定中醫證候總療效。顯效:總積分減少≥70%;有效:30%≤總積分減少<70%;無效:總積分減少<30%。冠心病心絞痛及心電圖療效判定標準,參照1979年全國中西醫結合治療冠心病心絞痛及心律失常座談會《冠心病心絞痛及心電圖療效評定標準》制定。
1.6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2.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所有的統計檢驗均采用雙側檢驗,以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數據以±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查,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Ridit分析。
2 結果
2.1 入選病例可比性分析
兩組在人口學特征,病程、病情分布,一般體檢項目如體溫、心率、呼吸、血壓,心絞痛發作情況,中醫癥狀、舌象、脈象及心電圖、實驗室指標等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表明兩組入選病例符合統計學分析要求,具有均衡、可比性。
2.2 兩組冠心病心絞痛療效比較
兩組冠心病心絞痛療效比較,試驗組顯效率與總有效率均高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所示)。

2.3 兩組中醫證候療效比較
中醫證候療效比較,試驗組顯效率與總有效率均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2所示。

2.4 兩組中醫單項癥狀療效比較
試驗組和對照組治療后“中醫單項癥狀”中各項癥狀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試驗組較對照組改善更明顯,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3所示。

2.5 兩組硝酸甘油停減率的比較
兩組治療后硝酸甘油用量均減少,試驗組硝酸甘油停減率高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6 兩組心電圖比較
心電圖療效:試驗組“心電圖”顯效率及有效率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4所示。心電圖∑ST、NST、NT比較:兩組治療后∑ST、NST和NT較治療前均明顯減少,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P<0.01),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5所示。

2.7 兩組血液流變學指標比較
兩組血液流變學指標除血漿纖維蛋白原外,治療后較治療前均明顯下降,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P<0.01),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7所示。

2.8 安全性評價
整個臨床試驗中受試者未見明顯不良反應。一般體檢項目,血、尿、糞常規,肝、腎功能試驗前正常者試驗后無異常。

3 討論
麝香保心丸是由麝香、蘇合香脂、冰片、人參、蟾酥、人工牛黃等組成,具有芳香開竅、活血止痛之功效。觀察結果顯示:麝香保心丸緩解冠心病心絞痛癥狀療效為84.4%,能減少心絞痛的發作次數、持續時間和程度,并減少硝酸甘油的用量,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P<0.01),但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中醫證候療效的總有效率達85.6%,治療后各單項中醫癥狀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尤以胸悶痛(有效率88.9%)、心悸(有效率84.8%)癥狀改善較明顯,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麝香保心丸心電圖總有效率為60.0%,能明顯減少心電圖∑ST、NST、NT,治療前后比較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P<0.01),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麝香保心丸改善血液流變學指標,治療后患者的全血粘度(高切、低切)、血漿粘度、紅細胞壓積明顯降低(P<0.01),纖維蛋白原有所下降(P>0.05),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血、尿、糞常規,肝、腎功能無不良影響,未見明顯不良反應。臨床試驗結果表明麝香保心丸治療女性絕經期冠心病心絞痛安全、有效。
參考文獻:
[1]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新藥審批辦法[S].1999.
[2]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臨床試驗管理規范[S].1999.
[3]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第3輯)[S].1997.
[4] 國家技術監督局.GB中醫臨床診療術語證侯部分[S].1997.
[5] 張伯臾.中醫內科學[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5:110-122.
[6] 國際心臟病學會和協會及世界衛生組織臨床命名標準化聯合專題組報告.缺血性心臟病的命名及診斷標準[S].中華心血管病雜志,1981,9(1):75-76.
(責任編輯:陳涌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