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亞珍
摘 要: 通過對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分析,提出相應的防范對策。醫院應該有針對性地對護理人員進行安全護理教育,建立完善的規章制度,加強業務培訓;并科學合理地安排人力資源,營造和諧溫馨安全的醫療環境。
關鍵詞:護理安全;安全隱患;防范對策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2197(2009)06-0173-02
護理安全是指在實施護理的全過程中,患者不發生法律和法定的規章制度允許范圍以外的心理、機體結構或功能上的損害、障礙、缺陷或死亡[1]。隨著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現代醫療護理活動日趨復雜化,并且隨著人們經濟水平的日漸提高和法律意識的不斷增強,患者對護理質量的要求也隨之提高。護理人員在工作中稍不留意,就有可能引發患者的不滿或投訴,導致護患糾紛,給護理工作帶來困擾。因此,如何在日常繁瑣的工作中及時查找隱患,避免差錯事故的發生是護理工作中一個刻不容緩的問題。醫院應最大限度地消除護理不安全因素,這是現代優質護理工作首先應做到的。
1 護理安全隱患的分析
1.1 護士自身的法律意識淡薄和自我保護意識不強
護士在校缺乏相關法律知識學習,在職工作中對法律知識的學習又不夠重視,同時缺乏繼續教育的機會。在日常工作中,護士只重視解決患者的健康問題,而忽視潛在的法律問題,如:不注重患者的床頭交接班制度,不保護患者的隱私等。一旦有事,也不會注意證據的收集和管理,這些都將影響護士的執業安全。
1.2 護士自身綜合素質偏低
由于社會對護理工作的偏見及受到環境的影響,醫院對護理工作的重視不夠,投入較少,使護士參加繼續教育的機會偏少,知識得不到及時更新,導致護士應變能力差,護患之間溝通不良。另外由于在臨床一線工作的護士大多是年輕護士,資歷淺,臨床經驗不足,專業知識不扎實,技術操作不嫻熟,工作中理論不能聯系實踐,容易導致操作失誤而發生護理差錯。
1.3 護理人力資源的配置不合理
護理人力資源的缺乏,尤其是患者對護理的需求越來越多,要求越來越高,使護士超負荷從事繁重的工作。特別是夜間一人值班,使護理操作中許多環節質量無法控制,服務不到位,給患者帶來不安全感。質量管理體系不健全(質量管理體制是護理安全管理的核心)、管理制度不完善、質量監控不力都是造成護理不安全的重要因素[2]。
1.4 護理記錄不規范
臨床護理記錄包括體溫單、醫囑單、入院評估單、危重護理記錄單、護理交班報告等。這些記錄是全面反映患者整個救治過程的主要依據,在法律上有不可忽視的重要性。但有些護理人員對護理記錄的及時性、嚴肅性、全面性、客觀性及準確性不夠重視,應付了事,涂改較多,甚至憑主觀經驗隨意書寫,為護理差錯事故的發生埋下隱患。
1.5 患者的因素
患者由于對疾病缺乏正確的認識,對醫院期望值過高,心里承受能力差,加上部分患者文化程度低,經濟條件差,當出現治療效果不明顯或病情反復時,會不信任醫護人員,表現出不合作,甚至拒絕治療,導致患者人為的護理安全隱患。
2 加強安全管理的對策
護理人員必須認識到,護理安全防范是一個極其復雜的過程,在醫療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我們要時刻注意防范護理差錯的發生。在護理工作中,我們要善于發現問題,分析查找原因,將護理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為患者提供優質的服務。
2.1 重視法制教育,增強法律知識
護理人員必須學法、懂法、知法,嚴格執行規章制度,科內應每月組織一次相關法律法規的知識學習,如:《醫療事故處理條例》、《醫德規范》、《醫院護理工作管理制度》等,讓每個護士認識到違法的后果,加強責任感,維護患者和自己的權益。
2.2 教育培訓,提高護士整體素質
護理人員要正確認識護理工作的重要性。臨床實踐證明,護士的專業素質與護理差錯的發生有著直接的關系,是維護安全護理最重要的基礎。因此,管理者要千方百計為護士提供各種學習的機會,并且鼓勵護士參加各種形式的繼續教育,拓寬護士的知識面,不斷了解國內外的新知識。只有不斷的加強學習,在護理工作中遇到難點、疑點時才會學會觀察、分析和判斷。如:由于醫生開醫囑時手誤,將氯化鈣10mL寫成氯化鉀10mL靜注,而護士因理論知識低,盲目執行醫囑,就會引起醫護耦合性差錯[3]。所以,每一位護士都必須熟練掌握“三基”知識,同時還要根據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專業理論與技能的強化培訓學習。另外,護士還要適當學習一些關于人文、心理、社會科學方面的知識,以提高與患者的溝通能力。
2.3 合理配置護理人力資源
一名護士具有多重角色,除了工作角色以外,可能既是女兒,又是妻子,還是母親。而在護理人員少、工作任務重時,護士就會超負荷的工作,長此以往將對護士的身心健康造成損害,這也是構成醫院不安全因素的重要方面[4]。因此,應重視護理人員的身心健康,合理配置人力資源。護士長對排班模式可以進行嘗試性改革,根據護士的實際情況采取彈性排班,動態安排人力資源,注重開發護士的潛能,以最少的人力投入提供最大的護理服務,從而節省人力、設備和時間。對工作負荷大的夜班,由1人改為2人,以減輕護士的身心壓力,為護士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
2.4 書寫護理記錄要規范
完整的病案資料是具有重要法律作用的文件。護理記錄是對臨床護理工作的一個連續性記錄,是病史資料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護理人員必須認真仔細地書寫護理記錄、交班報告等,做到準確、及時、實事求是,不得丟失和隨意篡改。
2.5 言行舉止謹慎,保持和諧關系
護理人員在患者面前,要有良好的形象,舉止文明,要掌握與患者溝通的技巧,提高語言的藝術性。遇有患者出口不遜時,應寬容、忍讓,避免與患者發生爭執,隨時進行換位思考。在工作中,護理人員應以同情、體貼、關心、尊重的態度與患者建立感情,給患者以希望,使患者感到可靠和信任,自愿接受和配合醫療護理工作。
現代社會的進步和醫療保健事業的發展對護理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抓好安全質量教育是降低護理安全隱患,提高護理質量的前提。安全是人的基本需要,同時也是護理工作的基本要求,要運用現代科學的管理方法,使護理安全管理制度化、標準化、規范化,為患者營造一個更安全、更能體現人文關懷的和諧醫療環境。
參考文獻:
[1] 潘紹山. 現代護理管理學[M]. 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1.
[2] 閻成美. 護理不安全因素分析與管理[J]. 中華護理雜志,2003,38(7):547.
[3] 王浣沙. 醫護耦合性差錯及其防范對策[J]. 中華護理雜志,2000,35(4):227-228.
[4] 張立平. 軍隊醫院管理學[M].北京: 人民軍醫出版社,1997.
(責任編輯:陳涌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