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石林
摘 要:探討臨床藥師業務職責,總結臨床藥學服務實踐經驗。
關鍵詞: 臨床藥師;藥學服務;合理用藥
中圖分類號:R192.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2197(2009)06-0159-02
臨床藥師的基本職能是“參與臨床藥物治療,研究與實踐藥品的合理使用,提高臨床藥物治療水平,與臨床醫生共同對患者的藥物治療負責,保證患者不受與用藥有關的傷害,提高醫療質量,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筆者從事臨床藥學工作10余年,本文就藥劑師的業務職責和如何開展藥學服務工作的實踐體會總結如下。
1 臨床藥師業務職責
1.1 藥物相關信息的收集整理與咨詢
藥物的合理使用必須建立在及時掌握大量最新藥物信息的基礎上,臨床藥師應及時搜集有關藥物治療方面的資料,供臨床參考。
1.2 給藥方案的設計與調整
根據患者的個體差異,采用個體化給藥方案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藥物的治療作用。個體化給藥需要結合患者的生理、病理特點設計給藥方案,并隨時根據病情變化加以調整。
1.3 藥物相互作用的研究和應用
同時或先后使用兩種或兩種以上藥物時,由于藥物之間的相互影響或干擾,改變了藥物原有的理化性質、體內代謝過程和組織對藥物的敏感性,從而改變了藥物的藥理作用或產生毒副反應。對藥物相互作用的研究是臨床藥師與醫護人員共同合作的重要課題。
1.4 藥品不良反應(ADR)的監測和研究
ADR監測和報告對提高藥物治療水平、減輕患者痛苦、縮短住院時間、節省醫療衛生資源與經費均具有重要意義。同時,研究和防治藥源性疾病,也是臨床藥師的重要工作之一。
1.5 臨床藥物利用評審
臨床藥師深入臨床治療第一線,熟悉常用藥物的合理使用知識,充分利用第一手資料進行以醫院為單位的藥物利用評審和研究,整理合理用藥資料和信息,為醫藥管理部門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學的依據。
2 臨床藥學服務實踐
2.1 處方手冊的編撰
為配合臨床合理用藥,準確提供本院所用藥品相關信息,臨床藥師應查詢、收集本院所用各種藥品的信息資料,分類、整理出各科室常用藥品信息,并簡要介紹各種藥物的常規用法用量,編撰成便于攜帶的處方手冊,分發給本院各級醫生及主管護師,以方便他們及時查詢所用藥品信息和正確執行醫囑。
2.2 治療藥物監測(TDM)
臨床藥師使用HPLC法,針對抗癲癇藥、部分毒性藥物、部分抗感染藥開展TDM 工作,根據監測結果給患者設計個體化治療方案。如本院急診科接診一名過量服用氯氮平的患者,經TDM 檢查,其血清中氯氮平含量達到中毒濃度。為搶救患者,臨床藥師建議醫生對其進行血液透析;經透析治療后患者很快脫離危險。
2.3 建立臨床合理用藥調查制度
為調查本院臨床科室合理用藥狀況,臨床藥師應堅持對全院臨床科室用藥情況進行調查,每周抽查一個科室。針對抽查的結果,對用藥情況進行分析評價,及時向醫院藥品監督管理處上報,并將分析結果反饋給臨床科室。
2.4 鑒別藥物配伍問題
臨床藥師積極配合臨床科室調查研究藥物配伍問題。收集不良反應,編輯、整理全院的藥品不良反應資料,及時上報藥品監督管理局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給臨床提供藥學情報服務,促進臨床用藥合理化。
2.5 ADR監測與上報
藥劑科臨床藥師應將ADR發生情況及時收集整理并上報,同時在醫院藥訊上進行介紹,告知臨床醫護人員注意避免和及時發現ADR。通過對上報的ADR報告資料進行分析,總結出當前醫院所用藥品的ADR發生情況,特別是近期啟用的新藥,促進本院合理用藥工作。
2.6 建立臨床藥師下臨床制度
為配合臨床合理用藥和提高臨床藥師業務素質,藥劑科應堅持派遣臨床藥師深入臨床,陪同臨床醫生查房并參與病例討論。臨床藥師在查房過程中,如果發現存在用藥不當問題,及時向醫生指出,促其更正。臨床醫生發現患者用藥后出現ADR,咨詢臨床藥師,臨床藥師查閱有關資料后,及時提出解決辦法。如本院一患者,定期使用帕米膦酸鈉注射液,以往每次用藥后均出現發熱癥狀。經臨床藥師查證發現,使用帕米膦酸鈉會誘發低血鈣,而低血鈣會促使患者體溫升高。臨床藥師告知醫生這一情況,并建議在給患者使用帕米膦酸鈉期間口服補充鈣劑,醫生接受建議并執行。此后患者在使用帕米膦酸鈉期間再未出現發熱癥狀。
2.7 做好信息傳遞工作
作為藥學技術人員,承接醫院藥劑科與臨床科室之間的藥品信息交流,必須及時掌握最新的醫藥學動態和相關國家政策。藥劑科應定期編輯醫院藥訊,除轉發近期國家有關部門發布的法律法規外,還可以介紹國內外醫藥學最新動態及新藥信息,并針對本院近期的用藥狀況及ADR發生情況分別加以通報和評價,對醫院重點監控的藥品向臨床科室發出警示。
3 藥學服務工作的體會
3.1 臨床藥師與醫生互相學習
目前我國的藥學院校學生仍以學習化學知識為主,主要掌握藥物的理化性質,兼顧藥理作用;臨床醫生主要掌握各種疾病的臨床癥狀,鑒別診斷及藥物的臨床應用,對藥物本身的理化性質了解較少。這就需要臨床藥師及時發現問題,避免不合理用藥的發生。臨床醫生會在醫療過程中不斷充實和接受新的醫藥學知識與技能,了解藥物的新用途,臨床藥師通過直接參與臨床工作,向臨床醫生學習,能夠學到不少新的用藥知識。如大環內酯類藥物在藥學專業的教科書中作為抗感染藥物加以介紹,而在臨床應用中,還可作為免疫調節劑,也用于治療糖尿病患者胃輕癱、腹部手術后的腸麻痹及逆轉癌細胞耐藥等。
3.2 臨床藥師與患者之間的溝通
臨床藥師在查房過程中,通過與患者之間的溝通,了解病情,解答其對治療的疑問,消除患者對疾病的顧慮,鞏固患者對所用藥物的依從性,及時發現患者用藥后出現的ADR;在與患者的交流中認識疾病的癥狀表現,了解藥物治療產生的效果,比較不同藥物之間的差異,結合臨床用藥經驗,配合臨床醫生進行合理用藥。
3.3 臨床藥師之間的交流
本院多位臨床藥師分別在不同的臨床科室進行藥學服務工作,面對的患者類型有所不同,疾病的癥狀表現也不一樣,所了解的臨床醫學知識也有區別。臨床藥師之間通過在一起互相交流,討論各自發現的疾病類型、癥狀表現、治療措施和用藥情況等問題,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協作關系,互相學習,共同進步,更好地為臨床提供藥學服務。
4 結語
臨床藥學是一門跨學科的專業,臨床藥師也必然是跨學科的高素質、高水平的復合型人才,不僅需要具備豐富的藥學知識,還要掌握大量臨床醫學知識,以及與醫生和患者溝通的技巧。臨床藥師在參與臨床、學習、應用臨床治療知識的同時,更應注重自身醫學修養的培養和提高,特別是基礎、臨床醫學知識的學習,如病理生理學、病理學、解剖學、診斷學基礎、內科學、外科學、流行病學等,以及臨床藥學知識的學習,如生物藥劑學、臨床藥理學、藥物治療學、藥動學、體內藥物監測與分析、藥物經濟學等。臨床藥師通過這些課程的學習,了解疾病的發展轉歸,掌握藥物使用后產生的有利及不利的藥理作用,針對臨床治療出現的問題,積極參與病例討論,及時提出解決方法,才能更有效地促進臨床合理用藥。
參考文獻:
[1] 胡晉紅.臨床藥師手冊[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141.
[2] 四川美康醫藥軟件研究開發有限公司,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藥物臨床信息參考(2005)[M].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112-114.
[3] 陳新謙,金有豫,湯光.新編藥物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812- 813.
[4] 鄒國利,母連軍.大環內酯類的免疫調節作用[J].國外醫藥?抗生素分冊,2005,26(4):181-183.
[5] 袁天爍.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的研究與應用進展[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5,14(19):2620-2621.
(責任編輯:曾楚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