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 浪
摘要:目的:研究真菌性陰道炎發病率與氣候的相關性。方法:以2008年兩個具不同氣候特征時間段至本院就診的患者為研究對象,將3、4月份和8、9月份的病例分為A,B兩組,采用陰道分泌物鹽水直接涂片法檢查真菌菌絲或孢子對兩者的真菌性陰道炎發病率進行比較。結果:兩組的真菌性陰道炎發病率存在顯著差異(P<0.01),8、9月份的發病率明顯高于3、4月份。結論:溫濕度的改變,人們行為方式變化等均可能導致菌性陰道炎發病率變化。高溫濕熱的氣候是真菌性陰道炎的高發季節。
關鍵詞:氣候;真菌性陰道炎;發病率
中圖分類號:R711.3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2197(2009)05-0050-01
真菌性陰道炎是由白色念珠菌或其它念珠菌以及類酵母菌感染所致的女性生殖道常見真菌病。一般微生物感染發病都具有明顯的氣候特征。本研究探討氣候對真菌性陰道炎發病率的影響。
1資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2008年3-4月和8-9月來我院就診的初診患者7539例,年齡18-68歲。排除腫瘤、糖尿病等慢性病及長期使用抗生素的患者和孕婦,將3-4月就診病例歸為A組,8-9月就診病例為B組。
1.2 檢查方法
由臨床醫生棉拭子取陰道分泌物。采用生理鹽水直接涂片顯微鏡檢查。加10%氫氧化鉀溶解背景細胞,以突顯真菌菌絲或孢子,由經驗豐富且具有中級職稱的主管檢驗師閱片。以觀察到真菌菌絲或孢子為陽性病例,表示真菌感染,其余為陰性。涂片所用生理鹽水每天更換,以避免由于生理鹽水生長真菌而造成誤診。
1.3統計學分析
計數資料比較采用X2檢驗。
2結果
兩組陰道分泌物真菌檢查結果,見表1。
3討論

真菌廣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體表面及自然腔道,是否引起感染形成真菌病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既有外部的原因,如真菌的孳生繁殖速度和與人接觸的機率;也與人體內在生理病理狀況密切相關。例如,腫瘤患者接受化療放療致使免疫力降低,極易發生真菌感染;長期使用抗生素者導致菌群失調,可能誘發正常寄居的真菌大量繁殖而發生內源性真菌感染;孕婦由于陰道內壁糖原累積有利于真菌生長,因此發生真菌感染的可能性增加。我們在選擇研究對象時盡量排除這些可能引起真菌感染機率增加的生理病理因素。
在通常情況下,影響真菌性陰道炎發病率的諸多因素中,氣候無疑是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之一。我們認為它主要在如下幾個內外因素方面施以影響。
成都地區3、4月份和8、9月份具有明顯不同的氣候特征。前者氣候特點是氣溫相對較低,空氣濕度也不高,并不十分有利于微生物如真菌的孳生繁殖。而后者氣溫較高,空氣濕度也大,極利于真菌的繁殖與傳播,致使女性生殖道真菌感染的機率大大增高。
同時,兩種氣候環境下人們的生活方式不盡相同,某些人為活動及體表的過度暴露使女性接觸傳染源的機會出現差異,發病率也會隨之不同。這種“機會”在高溫濕熱季節比較高,本研究也印證了高溫濕熱氣候發病率較高這一結論。
再者,女性殖道真菌感染的發生與身體內環境的改變有一定關系。高溫濕熱是否引起女性身體內環境發生改變,導致抵抗力降低,使原本處于抑制的寄生病菌轉為“顯性”的感染,產生內源性真菌病,這也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綜上所述,不同氣候條件下女性生殖道真菌感染的發病率是不同的,高溫濕熱氣候季節可能是本病的高發季節,在這樣的氣候季節女性更應保持個人清潔和身心健康,并要注意環境衛生和生活行為方式,以降低真菌性陰道炎的發病率。
責任編輯曾楚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