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婷
摘要:手術室是醫院的重要職能部門,人性化護理在手術室的應用是必要且重要的。通過在手術前、手術中、手術后進行人性化護理,可以有效地減輕患者恐懼心理、促進護患溝通、增強患者信心,使其更好地配合治療,從而促進康復。人性化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意義重大,應加以推廣。
關鍵詞:護理;人性化護理;手術室
中圖分類號:R47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2197(2009)05-0161-01
隨著醫學模式的改進以及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健康保健與醫療護理服務的水平要求越來越高,“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已被廣泛接受,人們呼喚新的護理模式,人性化護理由此產生。人性化護理是一種創造性、個性化、整體有效的護理模式,是現代護理倡導的理念,是以尊重病人的生命價值、人格及隱私為核心,其目的是使病人在生理、心理、社會精神上處于滿足而舒適的狀態,減少或降低不適的程度。手術室是醫院的重要職能部門,手術治療的患者是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和認知能力的社會人,他們是手術室護理服務的直接對象,需要手術室熱情、周到、體貼的護理服務。我院自2006年以來,對手術室患者施行人性化護理,取得較滿意的效果,現對人性化護理對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進行探討。
1手術前人性化護理
1.1與患者的溝通交流
需要進行手術治療的患者,術前普遍存在恐懼、擔憂、緊張、食欲不振等問題,患者病情越重,情緒越緊張。護理人員可以通過術前護患交流,親身體會患者的內心世界,減輕病人對手術的擔憂和恐懼感,增強其配合手術治療的信心。例如告知患者術前注意事項,飲食禁忌、麻醉方式以及患者應如何配合等。由于患者一般都對手術室感到陌生和恐懼,因此有必要對患者簡單介紹手術室的周邊環境、設施,消除患者緊張感。交流時要有禮貌親切地稱呼患者,對不同年齡、背景、文化程度的患者要采取不同的交流方式,注意說話要輕柔和藹,根據患者所受的教育程度及理解能力,盡量避免使用難以理解的醫學術語。
1.2手術室消毒隔離措施
手術室必須每天一次藥物(如乳酸加等量水)熏蒸消毒,每晚紫外線照射消毒1小時,每月進行空氣培養1次,手術室空氣培養細菌數不得超過200cfu/m3,定期對消毒后的(無菌)物品及消毒用品進行抽樣細菌培養。
2手術中人性化護理
護理人員應該借助術前訪視時建立的關系,第一時間接觸病人,關心病人的睡眠情況,核對床號、姓名、性別、手術部位及名稱等;讓病人知道醫護人員都是認真負責的。患者進入手術室時是心理上最緊張的時刻,這時護理人員應熱情、友善地迎接患者,盡量以言語轉移患者注意力,平復患者緊張情緒。做手術準備時,滿足患者自尊的需要,盡量避免不必要的暴露。對清醒患者在每項操作前給予解釋,讓患者做好準備,在操作中動作要輕柔,技術要熟練,力爭一次成功,以減少患者的痛苦。
當病人進入麻醉狀態時,護理人員應嚴密觀察其生命體征的變化,注意心電監護,保持靜脈輸注的通暢,備好各種搶救藥品、物品、氧氣、吸引器等,還應注意觀察病人的身體各部位受壓、受損情況,以保持身體皮膚的完整性。適時調節中央空調的溫度,保持室溫20℃~24℃,相對濕度在50%~60%,術中病人有時會因牽拉內臟等原因而惡心、嘔吐,應安慰病人,告訴病人深呼吸,頭偏向一側,防止窒息。護理人員配合麻醉醫師、手術者完成各種技術操作、治療、急救等工作的同時,還要管理好手術間的秩序,控制護理教學中的參觀人數,確保手術在良好的環境中完成。
3手術后人性化護理
手術結束后,告知患者手術已經順利成功的完成,消除其疑慮。用溫鹽水紗布塊拭凈病人皮膚上消毒液及血跡,為病人穿好衣褲,若有引流袋用別針固定于衣服上,蓋好被子,注意保暖;搬移病人時,注意保護切口及各種引流管,將病人自尊、整潔、安全地護送出手術室。
術后第2天下午開始對病人進行回訪,詢問病人的一般情況,包括切口有無感染,疼痛情況、胃腸蠕動情況,飲食、大小便的情況及有無出現術后并發癥。了解病人對術前探視和術中護理方法的反應,了解病人是否對這次護理感到舒適和安全及病人對護理過程的評價,通過回饋不斷地總結更新護理計劃,把細節問題做得更好。
4結語
手術室應用人性化護理不僅消除了病人焦慮、恐懼的心理,而且有效地促進了護患溝通,使病人在手術人員的精心護理下逐漸恢復健康。通過這樣的護理過程使護理經驗更加成熟,同時也激發了護士的工作熱情,更好地為病人服務。人性化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效果良好、意義重大,應加以推廣。
責任編輯陳涌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