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 君
自改革開放以來蔬菜生產的發展勢頭良好,蔬菜生產以其投資少,見效快,效益高,受到本地區農民的青睞,成為了振興地方經濟和農民脫貧致富的高效農業項目。辣椒是夏秋的重要蔬菜之一,由于病蟲害及栽培技術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不同程度的減產。危害辣椒的病害主要有病毒病、疫病、細菌性斑點病、炭疽病等。這些病害發生嚴重時,會導致絕收,通過辣椒病蟲害發生現狀及綜合治理進行了調查與研究,現將結果介紹如下:
1病蟲害的癥狀
1.1病毒病:是由黃瓜花葉病毒和煙草花葉病毒感染致病的。主要由蚜蟲等傳播,最終出現畸形。煙草花葉病毒,主要是由汁液接觸傳染造成植株矮化,葉片深綠。皺縮,蕨葉狀,葉脈失綠變黃的落葉、落花、落果,果實有凹陷褐色條斑迅速,一般會造成3-6成的減產。
1.2辣椒疫病:是由疫霉感染引起的真菌性病害,苗期,成株期均可受害在莖基部出現水浸狀暗綠色軟腐,苗倒狀。葉片病斑暗綠色,病健分界明顯,擴展快,濕度大時病部都可見到白霉。病葉干后變為褐色。果實病斑呈暗綠色水浸狀,軟腐,干燥后變為褐色而枯縮,潮濕時,病果上密生灰綠色霉狀物,30℃高溫和高濕易發病。
1.3辣椒細菌性斑點病:是辣椒上普通發生的一種細菌性病害,常引起早期大量落葉、落花、落果,影響產量,幼苗、葉、莖和果實均能發病,但以葉片發病較為普通,幼苗發病時,子葉出現銀白色小斑點,水漬狀,后多為暗黑色凹陷病斑,如果在長期的高濕高溫條件下,葉片上的病斑不形成瘡痂,而是迅速擴展為葉緣焦枯或在葉片上形成許多小斑點之后引起葉片大量脫落,果實上初為黑色或褐色小點逐漸擴大為1-3微米稍隆起的圓形或長圓形黑色瘡痂病斑,病斑邊緣有裂口,開始有水漬狀暈環,此外,重茬地、濕地、生長差的田塊發病重。
1.4辣椒炭疽病:是辣椒掛果期的重要病害之一,葉片受害,葉緣邊為水漬狀褐色斑點,近圓形而中間為淡灰色,其上有輪生黑色小點,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盤。果梗受害。產生褐色不規則的凹陷斑,干燥時易開裂,在多雨或高溫的條件下,果實易受害,被害后,易干縮,病斑呈蔓狀,似皮紙,易破裂。
2綜合防治技術
綜合防治關鍵是按上述的栽培技術操作。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項技術措施:①必須做到選用抗病良種。②必須做到種子消毒。③必須做到無病床上育苗。④盡量做到土壤高溫消毒和棚室熏煙消毒及秧苗無病保健。⑤必須增施磷、鉀肥。⑥必須實行地膜覆蓋及膝下灌水。⑦盡量做到噴施葉面肥。⑧必須摘除病果,病葉,棚外深埋。⑨必須及早發現中心病株及早打藥防治。
2.2化學控制措施
2.2.1病毒病:其田間的防治措施是分苗后,定植前和開花期噴施1%-3%的硫酸鋅,提高值株的抗病能力,發病初期連續噴灑磷酸二氫鉀500倍或20毫克/千克的萘乙酸等生長激素。
2.2.2疫病:適用藥劑在70%敵克松1 000倍液,或1%硫酸銅液,或0.8%代森鋅700倍,或64%殺菌礬M8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每隔7~10天一次。連續防治2-3次。另外,要在苗期用銅銨合劑1 200倍噴霧或350~600倍液澆根。
2.2.3細菌性斑點病:發病初期及時噴,200毫克/千克的農用鏈霉素,或80%代森鋅可濕性粉劑700倍液,每隔7-10天一次,連續防治2-3天。
2.2.4炭疽病:用波爾多液或8%代森鋅7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800~1 000倍液噴霧,每隔7~10天一次,連續2-3天防效較好。最好幾種不同類型的藥劑交替使用,可以明顯提高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