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弘旭
別人的散熱器藏在不起眼的機殼內,他卻搞得立體耀眼,五顏六色。公司雖小。但獲利卻是同業的3倍。猶如那隱身在電腦角落的廉價零組件,也得閃閃發亮,他說:“老天就算沒給我金湯匙,一切也可靠自己。”
周日早上7點,一身火紅運動衣的林培熙,奮力踩著自行車,在近30度斜坡的內湖五指山腰,緩慢推進。其他同事早已歇腳休息,林培熙卻說:“就跟企業一樣,你休息別人就追過你,我無法停下來等,要讓員工自己追上。”
酒店少爺看世態
37歲的林培熙,在公開場合總是表現老成,西裝扣緊3顆扣子,說起假日騎車,也會把話題繞到經營理念:“沒辦法啊,做這個行業的前輩,隨便都大我20多歲,要有‘禮數,不然人家覺得你是毛頭小伙子。我不是含著金湯匙出生,沒有失敗的機會。”
少年老成,讓林培熙在一群老資格的電腦散熱器競爭同業中,以自有品牌“Thermal take”打出電腦散熱器、風扇市場,曜越科技去年做到營收31億元(新臺幣,下同)的好成績。
年少的林培熙泡舞廳、把妹樣樣來,還曾在臺北市林森北路金錢豹酒店當少爺,小費一個晚上就收一兩千元。“我曾經被酒店欠過薪水,也看到酒客花1000元買一條口香糖的奢靡做派,讓我體驗到社會不同面,對我以后跑業務,跟各階層打交道都很有幫助。”
絢麗外形殺出路
不同于其他科技老板高學歷的技術出身,林培熙光武工專畢業后,進入做散熱器的美商“愛美達”跑業務。當時臺灣公司面臨整合,1999年他與好友潘建銘(現任“曜越”總經理)創業,只有15萬元資金,林培熙苦笑說:“我才28歲,朋友湊一湊也只有這些錢。”
資金不足以蓋工廠,只能走量小多款式的貿易商路線,林培熙注意到散熱器市場機會。“當時市場上風扇與散熱器就是黑黑的方盒子,散熱器就是個金屬片,根本沒有造型。”他因此在外形上下功夫,悠浮狀、獎座狀、空調冷座狀、扇形狀,結合LED燈,邊轉邊閃光。
原本躲在機殼內不起眼的散熱器,被他賦予鮮活的外表,讓產品賣到美國BestBuy、PCClub、歐洲Sumouf這些電腦連鎖通路,大受歐美消費者歡迎。
創業半年,就在通路和品牌做出口碑。老東家“愛美達”開出5000萬元的價碼,想要收購,對手“奇錢”董事長沈慶行也曾經大力延攬林培熙。“那時候真的很多誘惑,你想看看,5000萬元,我們才幾歲的小伙子,各自拿1000萬元落袋,很心動啊!當時想了很久,如果還要做代工,就不會出來,既然出來了,就搏一把吧。”
當時因創業資金不夠只能走品牌,卻因此與其他代工區隔出市場。“曜越”的毛利約17%,而那時,散熱器業者毛利已經跌到10%以下。
20當爸謀創業
未滿20歲就結婚,小爸爸的天空是什么樣的心境?林培熙正經八百地說:“或許我個性早熟吧,覺得這是早晚該來的事情。我是單親家庭,父親在我初二時,車禍過世,家里只剩下母親支撐家計,這讓我比較早熟一點,知道一切只能靠自己,所以去酒店打工、早婚,我覺得都是體驗社會和人生必經的路,只不過我比別人走得快一點。”
林培熙不到20歲就結婚,大女兒現在17歲。為了跟女兒拉近關系,林培熙經常借口做市場調查,想跟女兒情感交流:“你們高中生打不打電玩?要不要找同學來爸爸公司打在線游戲?爸爸需要你們的意見……”
但林培熙又無奈地嘆了口氣:“最近她好像交了男友,17歲交男友太早了點吧!”果然天下的爸爸都是一樣的,不管當年自己怎么樣嬉玩,還是希望小孩規矩別作怪。
心態積極遇助力
結婚生子后,林培熙定下心來做丈夫、當父親,老天不給他金湯匙、銀湯匙,他靠自己抓住機會。“當兵時候,伙房來選兵,同去的大專生都覺得自己沒經驗,又覺得伙房臟、熱,不想去,我第一個沖上去,部隊長官問我有沒經驗,我說沒經驗,但愿意學,長官第一個就選我。”機會靠自己創造,也讓林培熙做業務時獲得上下游信任。“那時候客戶急著要貨,別人手一攤說產線滿了,我會想辦法打去代工廠問說有沒有辦法,貨能不能挪一點給我,客戶覺得我在幫忙,代工廠覺得這個年輕人很認真,對我創業都很有幫助。”
海外星云 2009年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