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福順
安順多種經濟成分共生繁榮改革試驗區是1988年時任貴州省委書記的胡錦濤同志親自倡導建立的,是胡錦濤同志在欠發達地區加快經濟社會發展方面進行的大膽實踐、有益探索和早期治國理政思想的生動實踐。20年來,安順市以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合資經濟、外資經濟為核心的非公有制經濟迅速發展,形成了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所有制格局。本文在回顧安順非公經濟取得驕人成績、指出其存在諸多問題基礎上,有針對性地提出安順非公經濟加快發展的政策建議,供各級黨委、政府和經濟管理與經營部門決策參考。
一、安順非公經濟取得的主要成績
20年來,安順非公有制經濟從無到有、由弱變強,不斷發展壯大,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到2007年,安順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達50.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9.2個百分點;全市規模以上非公有制工業企業完成總產值同比凈增15.39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產值的48.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2.8個百分點;銷售收入38.28億元,同比凈增11.8億元;入庫稅金達4.3億元,同比增長3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1個百分點。非公有制經濟已經成為安順經濟發展的“助推器”。
以關嶺自治縣為例。4年前,年財政收入僅兩三千萬元的關嶺自治縣,干部職工常年叫苦叫窮。自從市委全會作出把安順經驗擴大到全市范圍的決定后,關嶺全縣上下大力營造良好的人文環境和誠信的法制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非公經濟發展快速。到2007年,全縣個體工商戶達2645戶,比上年增加301戶,注冊資金3754萬元,比上年增加1390萬元。關嶺自治縣非公經濟納稅額已占全縣稅收的85%,占生產總值的60%,連續3年實現生產總值和職工平均工資的兩位數增長,2007年全縣總稅收突破1億元。關嶺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使全縣經濟社會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全市推行安順試驗經驗的成效。
以“貴州南風”為例。貴州南風日化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安順合成洗滌劑廠,是貴州八五期間的重點工程建設項目之一。由于資金困難,使項目建設處于停建狀況,未能產生它應有的投資效益。為了盤活資產,保證國家的資金投入得以發揮作用,安順合成洗滌劑廠在當地黨委和政府的關心和支持下,于1997年6月與山西南風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馬來西亞優力實業有限公司積極磋商尋求發展之路。而與此同時,南風集團公司運用自身的資金、資源及品牌優勢也正在尋找跨地區、跨行業,實行資產聯合而擴大生產規模的改革之路。這個由三家合資并由南風集團公司控股經營的中外合資股份制企業于1998年4月3日得以應運而生。貴州南風是依照現代企業制度要求來規范和管理的新型企業。公司擁有總資產2.3億元,固定資產投資7000萬元,占地300畝,員工800人,洗衣粉年生產能力為10萬噸。主要產品有“奇強”系列洗衣粉、“奇強”系列餐洗劑等20余個品種和規格,是貴州省內最大的合成洗滌劑生產基地。“奇強”牌洗衣粉已經成為國家免檢產品、中國名牌產品和中國馳名商標。產品除銷往全國各地外,還出口到越南、緬甸、泰國等東南亞國家和地區。公司成立運營至今,連年盈利,一直保持著較好的經濟效益。2007年上半年,貴州南風累計產銷洗衣粉46萬噸,實現利稅1.7億元,實現工業總產值17億元,實現利潤近8000萬元,企業主要經濟技術指標位于全國同規模合洗企業前列,是安順市的納稅大戶和明星企業。公司相繼獲得“貴州省文明單位”、“賑災捐贈先進單位”、“思想政治工作優秀企業”、“A級納稅企業”和“模范職工之家”等榮譽。公司實行的職工代表競選制和車間分會主席直選制,首開中國企業界民主管理之先河。近年來,貴州南風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原輔材料、能源、運輸價格的大幅度漲價,企業又開始了“第二次創業”的新的征程。
以“貴州紅星”為例。貴州紅星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于1999年4月經貴州省人民政府批準,由青島紅星化工集團公司鎮寧紅蝶鋇業公司為主要發起人,聯合貴州省安順市國有資產投資營運有限責任公司、青島紅星化工集團進出口有限公司,青島紅星化工集團自力實業公司、鎮寧紅蝶實業有限責任公司等四家發起人共同發起,采用發起方式設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于2001年3月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是首家東西部結合在西部地區上市的公司。紅星發展公司主營業務有電子磁性材料、橡膠塑料助劑、綠色植物提取等三大系列上百個品種,主要產品有碳酸鋇、碳酸081電解二氧化錳、不溶性硫磺、硫脲、硫磺等,主導產品碳酸鋇、碳酸鍶、電解二氧化錳年產量分別達30萬噸、13萬噸、4萬噸,市場競爭優勢明顯。碳酸鋇和碳酸鍶是生產電視機顯像管、計算機顯示器、工業監視器、電子元器件的重要原料,還被廣泛應用于電子信息、化工、輕工、冶金、陶瓷等10多個行業。同時紅星發展公司的鋇、鍶鹽產品已經在世界各大玻殼企業占據了主要份額,產品80%以上出口,遠銷亞洲、歐洲、美洲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同行業中有“世界鋇王、亞洲鍶王”之稱。目前紅星發展公司總資產達14.13億元,2006年實現工業總產值10.33億元、主營業務收入10.67億元、利潤總額0.88億元,上繳稅收0.97億元。
以“貴州百靈”為例。作為全國著名醫藥制造企業、苗藥文化重要倡導者、貴州重要醫藥生產基地——貴州百靈企業集團,1996年10月由原貴州省安順制藥廠以產權整體轉讓方式改制重組,2005年3月組建企業集團,2007年12月,成立了貴州百靈企業集團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研發、生產民族醫藥產品為重點的現代化醫藥集團企業。其核心企業是貴州百靈企業集團制藥有限公司,包括天臺山藥業有限公司等八家公司,同時,集團公司參股安順市城市信用社、貴州和仁堂藥業有限公司。長期以來,百靈集團憑借始終如一的產品質量和良好療效,堅持走以質量求效益的道路,使企業得到市場的認同。公司連續9年保持無質量投訴和不良產品質量記錄;連續多年在貴州省工商銀行、貴州省農業銀行評審中保持較高的信用等級并首批榮獲貴州省“信貸誠信企業”;2003年國家工商總局授予“守合同、重信用”企業榮譽稱號;2004榮獲貴州省國、地稅雙A級納稅企業;2005年貴州省納稅五十強企業稱號;2006年度中國醫藥制造行業“納稅百強”;2007年1月,公司使用的“百靈鳥”商標,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公司的品牌戰略進入全新時代。現有職工1700多人,總資產12.8億元,擁有18條GMP藥品生產線,2007年實現銷售收入4.46億元,實現各項稅金6400多萬元。
以“貴州華泰”為例。貴州華泰綠色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是西南唯一從事山藥食品加工的民營企業,是貴州省級龍頭企業。公司占地200余畝,建有山藥、土豆、葛根系列食品生產線。公司實施的《安順2萬畝山
藥基地建設及1.7萬噸山藥系列產品綜合加工》項目被國家發改委列為國家農產品深加工示范項目、國家科技部星火計劃項目,2005年公司以一流的硬件和卓越的管理通過了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國際HACCP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連續6年被評為“重合同,守信用單位”,2006年獲得了“全國工業旅游示范點”稱號。2007年被定為“貴州省輕紡工業設計院貴州省食品加工技術服務中心(安順基地)貴州省輕紡工業設計院農副產品工程中試研究開發中心(安順基地)”。公司聯合四川大學食品與工程學院,成立了農產品加工研究所和四川大學華泰產學研基地,已研發出綠色農產品為主的60余種系列食品。“康潤”系列產品曾榮獲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科技進步優秀新產品獎、貴州省人民政府優秀新產品獎,中國國際農產品深加工食品工業成果獎。十多年來,公司始終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顧客滿意為目標,以優質的產品和服務為宗旨,不斷為廣大消費者推出更多更好的新產品。
二、安順非公經濟面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根據“十一五”發展規劃,在深化多種經濟成分共生繁榮試驗區改革中,安順將圍繞促進多種經濟成份共生繁榮,不斷推進制度創新和體制創新。著力消除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性障礙,推進所有制結構調整,大力發展國有資本、集體資本和非公有資本等參股的混合所有制經濟,實現投資主體和產權多元化。繼續深化市、縣(區)屬國有企業改革,健全和完善國有資產管理和監督體制,完善國有資本有進有退、合理流動的機制,進一步規范國有企業改制和國有產權轉讓,建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和企業經營業績考核體系。支持軍工企業加快改革和創新步伐,充分發揮軍工企業人才、技術、設備優勢,采取投資主體多元化方式,加快民品開發,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深化集體企業改革,發展多種形式的集體經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大力發展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放寬非公有制經濟的市場準入,貫徹平等準入、公平待遇原則,允許非公有資本進入法律法規未禁入的行業和領域。鼓勵和支持非公有制經濟參與國有企業改革改制,支持非公有制經濟進入金融服務、公用事業、基礎設施等領域,并在投融資、稅收、土地使用等方面與其它企業享受同等待遇。鼓勵非公有制企業進行組織創新、體制創新、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完善相關制度,建立和完善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協調機制,加強和改進對非公有制企業的服務與監管。加大對非公有制經濟的財稅金融支持,完善有關稅收扶持政策,建立健全信用擔保體系,支持非公有制經濟設立商業性或互助性信用擔保機構。完善對非公有制經濟的社會服務,大力發展社會中介服務,不斷完善社會服務體系。引導非公有制企業提高自身素質,鼓勵支持非公有制企業做強做大,推進專業化協作和產業集群發展。充分發揮工商聯等社會團體在發展非公有制經濟中的作用。各類企業都要誠信、守法、規范經營,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增強社會責任。
應該說,安順非公經濟發展環境良好,成績突出,但要實現2011年非公有制經濟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提高到60%以上的奮斗目標,安順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仍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主要是:部分地方、部門觀念轉變滯后,相關法律法規不完善;市場準入方面還存在一些不適當的限制,企業融資渠道窄;社會服務體系不健全,政府監管和服務不到位;部分企業行為不規范,自身素質有待提高。
三、進一步加快安順非公經濟發展的政策建議
非公有制經濟已成為我國國民經濟中一支重要力量,從十五大到十七大,中央對非公有制經濟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都給予了充分肯定。在國有經濟布局繼續優化調整、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和國企改革不斷深化、財政體制加快轉軌,以及對外開放向縱深擴展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完善大背景下,非公有制經濟的重要地位將繼續得到提升,并將在以后相當長時期內,仍將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與公有制經濟平等競爭、相互融合的成分,是國民經濟發展強勁穩定的動力,是創造就業機會的最大來源,是國家越來越重要的財稅來源,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直接參與者和積極推動者。
根據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目標和目前存在主要困難與問題,安順市發展非公有制經濟需要著力開展好如下工作。
(一)建立健全領導機構,完善工作目標體系。建立市、縣(區)各級非公有制經濟領導小組,定期召開領導小組會議,結合實際制定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具體規劃和措施,研究解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堅持把非公有制經濟的發展狀況納入目標考核體系。
(二)不斷創新發展觀念,全面營造發展環境。特別需要更新觀念,與時俱進,全面打造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良好環境。在全市營造“親商、愛商、護商”的良好氛圍,求真務實,下大力氣改變不適應經濟發展特別是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軟硬環境,從輿論、政策、法制等方面為非公有制經濟提供保障,切實解決非公有制經濟的市場準入難、融資擔保難、用人用地難等一系列實際問題,千方百計在全市形成時時,處處、人人、事事鼓勵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良好局面。
(三)推進政府職能轉變,提高服務效率水平。特別是需要建立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提供優質服務。主要是:完善“一站式”服務的工作制度,切實提高工作效率;打破政府部門對投資信息資源的壟斷,為非公有制經濟企業投資提供信息支持;建立健全非公有制經濟服務體系,圍繞保險代理、稅務代理、技術創新、市場開拓、人才培訓、法律援助、信息咨詢等方面拓展工作;支持和推動非公經濟融資擔保體系建設,建立多種資金來源、多種組織形式參與的多層次信用擔保體系,為非公有制經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融資提供擔保服務。規范對社團、協會等中介組織的管理,引導、支持和幫助他們發揮應有的作用;建立健全非公有制經濟的統計、監測系統,統一統計口徑,定期發布統計信息。引導非公有制經濟企業規范治理行為,提高企業整體素質,加強和改進對非公有制經濟企業的監管,積極引導非公有制經濟企業轉變增長方式,推進技術、管理和制度創新,完善企業治理結構,規范企業經營行為,強化職工技能培訓,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承擔更大的社會責任,從而提高非公有制經濟企業的整體素質。通過骨干企業的培植和重點非公有制經濟企業技術項目的落實,品牌戰略和商標戰略的實施,加快形成非公有制經濟企業產業關聯度強、相互拉動、互相促進、效益互補共贏的產業聚集區和產業聚集帶,推進安順非公有制經濟在效益增長方式和整體競爭力上躍上新臺階。
責任編輯:田茂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