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風廉政建設是黨的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的國有企業,是黨執政的重要基礎,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是國企黨組織工作的題中之義。按照中央要求,結合本企業的實際,切實搞好黨風廉政建設。著力構建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防體系,把國企黨組織建設成為堅強的戰斗堡壘,可以為國有企業科學發展提供堅強的政治保證。
廉政教育:內化于“心”
廉政教育就是要“以言誨人,以德薰人”,用具體豐富的內容和生動直觀的形式,潛移默化地觸動人、改變人,達到“教人、養人”的目的。廉政教育應更多地注重內化于“心”,努力增強教育的吸引力、說服力和感染力。
在教育的內容上,既要注重優良革命傳統教育,又要注重新時期黨風建設新內涵的教育。同時,應把正面教育與警示教育結合起來,以進一步提高教育的針對性。增強教育的實效性。近年來,我們國網電力科學研究院在堅持以灌輸、引導為主的正面教育的同時,立足于提高黨員領導干部的拒腐防變能力,拓展了警示教育的內容,如集中收看反腐倡廉警示教育錄像,組織參觀監獄、旁聽法院庭審,邀請檢察機關的領導和專家上預防職務犯罪專題課等。這些形象直觀的教育,使廣大黨員干部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增強了他們廉潔自律的意識,使之努力做到常思貪欲之害,不為世俗所擾,不為名利所累,不為物欲所動,逐漸在思想上筑起一道抵御腐敗的防線。
要使廉政教育發揮長效作用,還應注重把廉政文化建設有機地融入企業文化建設之中,形成具有企業特色的廉政文化。經過多年來的實踐,我們在大力倡導國網公司提出的以“干事、干凈”為核心的廉政理念的基礎上,提煉出本單位的廉政文化“三不傷害”(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不被別人所傷害)、“三靠一規范”(靠技術、靠服務、靠質量和規范運作),并長期在廣大職工中進行宣傳貫徹,使廉政文化具有濃濃的親和力和旺盛的生命力,深深扎根于企業廉潔清明的土壤之中。企業形成了以廉為榮、以貪為恥的良好氛圍。
行之有效的廉政教育,必須注意方式方法。要改變過去那種單純的“灌輸式抽象教育”方式,采用“引導啟發式感性教育”方法,如組織參觀展覽、舉辦反腐倡廉報告會、開展以反腐倡廉為主題的演唱會等,用生動、形象、直觀,為干部職工易于接受的形式,進行入耳、入腦、人心的宣傳教育,收到寓教于事、寓教于形、寓教于樂之效。同時,把現代信息技術引入黨風廉政建設領域,借用網絡、滾動屏、觸摸屏等現代教育手段,發揮其傳播快捷、形式多樣、受眾廣泛、滲透力強的特點,進一步提高廉政教育的深度和廣度。
制度建設:重在“管用”
制度建設是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的核心內容和反腐倡廉的治本之策,是依法治企的重要保證。國企黨風建設必須從制度建設人手,形成按制度辦事、靠制度管人的良性機制。
制度建設首先應當致力于健全制度。對于國企來說,就要根據企業實際,針對企業經營管理中可能發生問題的關鍵環節,因企制宜制定實施相關的規章制度。在黨風廉政建設方面,建立領導干部報告個人有關事項、三項談話和述廉等制度。在決策方面,建立“三重一大”決策制度,作出重大事項、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項目安排和大額度資金使用的具體規定,健全決策的規則和程序。在企業內控制度方面。加強財務資產管理體系建設,規范資金管理,明確審批流程和報銷標準等;建立健全重組整合、投資擔保、產權轉讓、重大資產處置的管理制度,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建立技術服務費和科研項目經費的管理制度。增強項目資金的控制力和執行力;建立工程項目和大宗物資設備采購的招投標制度;建立健全權力制約和監督制度、違紀違法行為懲處制度、監督工作制度,等等。還應隨著企業的發展和大環境的變化,不斷地對原有制度加以修訂和完善,并增訂新的制度。
制度建設更應致力于制度“管用”。有了制度,不是就萬事大吉了,更重要的還在于執行,不能把制度當成擺設。要提高制度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讓制度真正“管用”。為此,要切實做到以下幾點:一是科學界定,職責清晰。在機構設置、職責劃分的基礎上,依職能理事項,依事項理流程,依流程定崗位職責。二是程序規范、制度控權。遵循“按崗分權、程序明權、制度控權”的思路,嚴格劃分不同層級對不同權力的使用邊界,尤其是對人、財、物權和內部管理關鍵環節在制度和程序上進行明確規定,層層授予批準權限,形成既相互獨立又相互協調、相互制約的制度體系。三是切實加強風險防范。對權力、管理和人員等風險點,采取預控措施,完善內控配套制度,建立科學合理的考核辦法和問責等制度,形成健全的權力內控制度體系。以確保制度“管用”。
權力監督:形成“合力”
監督是防止權力濫用、遏制腐敗的關鍵環節。在國有企業,加強監督必須緊緊抓住易于腐敗的重點環節和重點部位,綜合運用黨內監督、職能監督和民主監督等多種形式,強化監督的有效性,在切實防止決策失誤、權力失控和行為失范上下功夫。
一是加強對領導干部特別是主要負責人的監督。按照《黨內監督條例》和《黨員權利保障條例》的要求,對企業領導干部履行職責和行使權力情況進行監督,落實重要情況通報和報告制度:對照集體領導和分工負責制度,加強對領導班子執行制度情況的監督,著重監督涉及企業生產經營中重大事項、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項目安排和大額度資金的使用是否實行集體決策,避免因個人說了算而造成重大決策失誤:加強對執行黨的政治紀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情況的監督,嚴厲查處違反政治紀律和不堅持科學發展觀、影響企業發展的行為:堅持領導干部重大事項報告、述職述廉和三項談話等制度,加強對領導干部執行“七項要求”等廉潔自律情況的監督。
二是加強對企業經營管理關鍵環節和重要崗位的監督。加大對企業的資金運作、物資采購、工程建設、重要業務辦理等重點領域權力行使的監督力度,強化對權力配置的內部監管;加強招投標監督,推進小型基建、業務外包、對外采購等工作的集中招標,對評標、定標全過程跟蹤,發現問題立即整改;開展效能監察和效能評估,推動效能監察工作由糾偏糾錯向提高企業管理效率和效益轉變;著力推進企業各項內控制度和廉潔自律規定的落實。
三是加強各監督力量的整合和作用的發揮。建立紀檢監察、人力資源、審計、工會、法律等部門監督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建立健全內控機制和組織協調機制,形成全方位、立體化的監督體系,發揮各相關部門、各有關方面的監督作用。注重加強行政監督,切實轉變工作作風,進一步推行院務公開制度,實現由結果公開向過程公開、流程固化轉變,增強工作透明度:注重加強審計監督,突出抓好重要領域、重要事項、重大風險和重點部門審計,推動審計結果的應用,促進企業管理的科學化;注重加強民主監督,堅持完善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切實維護職工民主管理、民主評議、民主監督的權利。注重將各種監督形成合力,充分發揮監督在維護國企正常運營中的特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