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全球經濟疲軟的影響,中國外貿出口急速下滑。據了解,日用消費品的出口卻保持了平穩增長,為探尋其原因,日前本刊記者采訪了中國輕工工藝品商會會長王漢江。
記者:2008年中國日用消費品的出口總體情況如何?
王漢江:2008年日用消費品出口增幅未出現去年的大起大落,雖然較2007年有所回落,但出口增幅仍保持平穩增長。從海關最新的統計數據來看,2008年1~11月份的進出口總額為3863.9億美元,同比增長了12.3%。如箱包出口額為124.9億美元,同期增長27%,雖然2008年箱包的出口數量有所下降,但單價上漲幅度較大;2008年塑料制品出口數量增長較大,出口額為1 53.5億美元,同期增長7.3%。
記者:我們知道在當前的環境下,中國日用消費品2008年11月份的出口還是保持了平穩增長,請您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王漢江:2008年11月份,我們雖然保持了平穩的增長,由于整個大的經濟環境不太好,中間貿易環節也受到了影響,但總的來說,影響不太大。原因主要三個,第一,全球對日用消費品產品的剛性需求,日用消費品產品出口不會快速回落。雖受金融危機影響,國際需求下降,但從第104屆交易會上我們調查的結果來看,37.3%企業表示成交金額與往年持平,15.4%的企業比2007年成交金額上升。第二,中國產品物美價廉,具有出口競爭優勢。由于中國勞動力成本低,出口的日用消費品產品價格明顯低于歐洲、南美國家,以及亞洲的日本、韓國,顯示出較強的價格優勢。同時,隨著技術的進步、機械化水平的提高、制造工藝的改進、材質的提高以及工人素質的不斷提升,日用消費品出口產品的質量已得到國內外消費者的認可,并涌現出一些品牌產品。第三,中國的日用消費品行業已形成一批產業集群。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大宗日用消費品已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規模的生產和出口基地。這些基地集原材料供應,配件生產、研發設計、物流為一體,形成了良好的產業鏈。如鞋類形成了廣州、溫州,泉州、成都四大主要生產基地;玩具形成了深圳、澄海、云和、平湖等生產基地箱包形成了廣東、浙江,福建,上海、山東、江蘇六大生產基地。這些基地中培育了一批行業的龍頭企業。
記者:在前不久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中央強調2009年的工作重點主要放在保增長和優化結構方面,面對目前的狀況,中國的中小輕工出口企業應如何進行產業優化升級?
王漢江:2008年以來,原材料上漲,油價居高不下、物價上漲、工薪上漲等導致企業成本持續攀升,使得勞動密集型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一些勞動密集型企業沒有調整適應的能力已經開始裁員,甚至關停倒閉。這其中雖有當前金融危機的影響,但也是之前粗放式經營和盲目擴張的直接后果。我們應該看到,危機與機遇并存。我個人認為,在當前的困難情況下,倒有助于促進產業結構升級,也助于促進政府職能的轉變。
勞動密集型企業只有進行產業轉型升級才有出路。我們這個行業,基本上都屬于勞動密集型的企業,所以,對于這類企業來說,必須做到,第一,調整結構,降低成本,提高企業競爭力。輕工出口企業大多是中小企業,靠的是薄利多銷,利潤空間有限。在外部惡劣環境下,一些中小企業可以通過調整內部結構,以獲得新的生機。第二,要利用新工藝改造傳統商品,以保住市場份額。第三,要引進國外先進設備,以提升產品檔次和質量。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國外市場疲軟,可以借此機會,引進,收購一些國外先進設備和技術,實現產品升級換代。第四,要聯手國外采購商,以共渡難關。第五,提高產品質量和附加值,加強品牌建設。
記者:專家預測,2009年的經濟形勢將更加嚴峻和復雜,不確定和不穩定的因素將繼續增加,對于出口企業的不利因素也將大大增加。輕工商會對此有無制定相應的措施?
王漢江:的確是,2009年總的經濟環境將會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
國際市場環境惡化,出口前景不容樂觀,由于受危機的影響,全球經濟正逐步陷入衰退,消費需求也大幅萎縮。
企業負擔較重,停產限產現象突出,最近,國家先后兩次調高出口退稅率,但許多企業反映,退稅優惠的相當部分被外商拿走,同時企業融資、通關,質檢等管理費用支出太多。陶瓷、玻璃、箱包等行業均反映,目前企業能做到持平已屬不易,許多企業處于虧損狀態。在此環境下,許多企業選擇限產、停產、轉產等方式“過冬”,有些被迫關閉,破產。
國際匯率市場波動劇烈,企業收匯風險加大。最近歐元大幅貶值,使有些前期用歐元結匯的企業蒙受了損失。目前大多數企業為控制收匯風險,寧失定單,也不愿冒險。對信用證的使用也比較謹慎,很多企業讓客戶以電匯(T/T)方式首付定金30%或以上,發貨后即要求客戶支付剩余款項。
針對中國日用消費品產品的貿易保護措施有所增加。受金融危機影響,出于保護本國經濟的需要,一些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加強了對中國部分日用消費品產品進口的限制措施。
但從輕工商會來講,我們將從幫助行業擴大出口,幫助企業走出困境方面開展工作。
做好行業出口促進工作。由于全球對輕工產品的剛性需求,目前輕工產品出口額仍保持小幅增長。2009年商會要繼續做好擴大出口工作,爭取保持住原有市場的出口份額,同時做好新興市場的開拓和服務工作。密切跟蹤國外市場發展趨勢,開展多種渠道的貿促活動,如認真做好第105屆廣交會的籌備和服務工作,參加或主辦展覽,配合政府搞好貿促出訪活動,協助企業收購海外資產,搞好海外中國商貿中心等工作。
做好行業調研,為政府建言獻策。通過充分的行業調研,結合目前全球經濟形勢,分析行業的優勢與劣勢,在應對危機,促進行業可持續發展等方面為政府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
繼續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目前一些國內中小企業倒閉,金融危機只是外因,粗放式經營和盲目擴張是內因,是產業升級的必然。日用消費品行業應抓住機遇,在穩定行業就業的情況下,繼續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商會2009年將舉辦“鞋履設計大賽”,鼓勵企業重視研發,創立自由品牌。引進先進工藝設備和技術,提升產品的環保品質。商會還將做好2009年交易會品牌評選工作。
做好各種風險的預警及應對工作。一是密切關注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發展趨勢,充分利用WTO規則,做好“兩反兩保”工作;二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向低成本國家轉移趨勢,以及這些低成本國家產品對中國市場的沖擊;三是繼續關注出口產品與食品質量安全問題;四是關注并協助企業縮小出口結匯風險,五是建立健全行業出口風險評估、預警及信息發布等機制。
加大對新興經濟體的貿易協調目前,盡管中國日用消費品對歐美出口增速減慢,但對俄羅斯,非洲等新興市場出口勢頭良好,與此可能擾亂當地市場秩序,招致中國人員和企業利益受損的案件增多。輕工商會將加強對這些新興市場出口的協調力度。
加強國際交流。繼續密切同國外有關機構及同行業組織的交流,通過交流達到擴大出口、化解矛盾、獲取信息的目的。同時,加強同有關國際行業組織的交流,爭取在國際行業組織中發揮更大作用,增加話語權。
最后,王漢江說,雖然整個經濟環境不太好,但當前,信心最重要。他說,第一,經過30年的發展,中國的日用消費品行業已經形成了比較強的生產能力,中國日用消費品在國際市場上的主導地位不會改變:第二,日用消費品作為生活必需品,需求有剛性,而且中國的日用消費品物美價廉,開拓國際市場仍有較大潛力;第三,中國在日用消費品方面已形成了比較好的產業鏈;第四,在促進貿易方面,中國已經形成了比較完善、穩定的體制環境和政策體系。因此,通過此次金融與經濟危機,我們的輕工出口產業結構會得到更好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