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歷史上首位黑人總統巴拉克·奧巴馬將于2009年1月20日正式入主白宮。在美國正面臨自上世紀3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的背景下,2009年的中美經貿前景不容樂觀。不過,對于普遍被認為“務實”的奧巴馬來說,在經歷了2009年的磨合之后,中美經貿關系仍然會繼續健康發展。
美國經濟衰退將導致中國對美出口整體增速下降
美國經濟在經歷了2008年第一、第二季度的O.9%和2.8%的增長后,第三季度開始出現了O.5%的降幅,如果說人們之前還不確信美國是否已陷入衰退,但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商業周期委員會已于2008年12月1日對外正式宣布,美國的此次經濟衰退從2007年12月開始,答案已經塵埃落定,而且還可以確定的一點是,此輪經濟衰退的持續時間,將超過1990年7月和2001年3月開始的最近兩次各8個月的衰退。
從歷史數據看,當美國經濟不景氣時,其自華進口的下降往往要大于其經濟增長的下降。在美國上一個衰退期出現的2001年,美國經濟增長率比上年增速下降2.9個百分點,自中國的進口增長卻下降了20個百分點,在2007年,美國經濟增長率比上年下降0.8個百分點,自中國的進口增長也下降了6.5個百分點,顯示出其經濟景氣與中國對美出口的較強相關性。此外,從美國經濟增速與中國對美出口這兩個變量建立的模型中得到,若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2008年11月6日對美國經濟2009年的預測結果(下降0.7%),則美國2009年最大可能進口金額為3309.73億美元,增長率將下降1.21%。中國對美國出口長期以來占中國總出口的1/5左右,因此美國經濟衰退對中國出口的影響巨大。
經濟衰退將導致美國貿易保護主義在2009年抬頭
為了穩定中國經濟,中國政府對貿易政策進行了及時的調整,包括全面提高出口退稅水平等。這些調整在為出口企業紓困的同時,可能將導致中國繼續保持外貿順差的較快增長。2008年1~10月,在美國經濟陷入衰退時,中國的對美順差仍達到1442億美元(美方統計為2135億美元)。另據美國消費品安全委員會(CPSC)的數據顯示,美國全部消費品進口的40%來自中國。
在美國經濟變糟的情況下,一部分受影響的美國民眾和企業難免會對政府施壓要求貿易保護主義,利用各種手段限制中國對美出口。這也使得初進白宮的奧巴馬在總統任期第一年不得不考慮兌現其競選承諾。奧巴馬在競選中,對中美貿易關系的很多方面表現得很強硬,如匯率政策,知識產權,國內救濟等。奧巴馬認為,“若要實現雙邊經濟關系的均衡發展,中心問題是中國必須改變其匯率政策。由于中國人為制定低貨幣匯率政策,使中國保持有巨大的國際收支經常項目順差。這不利于美國企業和雇員,也不利于世界的發展。”承諾要在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內設立一個“執行辦公室”來對中國人民幣升值施壓,并表示“將利用一切可行的外交途徑尋求中國貨幣政策的改變”。尤其是大選日前夕,在2008年10月29日一封致美國全國紡織團體協會的公開信中,奧巴馬更是提到了中國的人民幣匯率政策、對中國紡織品的限制等問題。奧巴馬直指美國對中國有巨額貿易逆差,與中國操縱人民幣匯率有直接關系,敦促中國改變操控匯率的政策。奧巴馬還承諾,2008年底,中國許多類紡織品進口限額到期后,要對中國輸美紡織品進行密切監控。他還許諾要利用貿易救濟法來保護受到海外不公平競爭威脅的行業,比如紡織品生產商。奧巴馬表示自己尤其意識到了紡織業從業者所面臨的貿易困境。雖然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理解為是政治做秀,為了爭取民眾的選票,但是也不無反映出其政治立場對中美經貿關系的傾向。
在經濟危機的背景下,政客們向公眾釋放其對自由市場的懷疑,甚至拉出別國做替罪羊是很有賣點的。另一方面,現在美國國會參眾兩院也都是由對自由貿易持懷疑態度、且在貿易問題上更傾向于對中國強硬的民主黨掌控。華盛頓府,院至少在2009年將發出同一種聲音,執行一套統一協調的貿易政策。對美巨額順差和人民幣匯率問題,仍將是中美在2009年經濟摩擦中的重要引爆點。美國經濟衰退導致其對中國產品需求減少,這是市場行為,但如果借口經濟危機實施貿易保護主義,則將構成對中美經貿關系的最大負面影響。
“務實”的奧巴馬懂得如何“變革”
在大選獲勝后,美國總統的實際做法往往與他們競選時的承諾有一定的差距,或者在第一年滿足了選民的部分期待后,開始有所改變。總是要表現出與以往政府不盡相同的政策,甚至完全是另起爐灶,都不是沒有可能。但是,從克林頓到布什,都是在剛上臺初期表現的強硬,但是在經過一段時期之后,又能重新理性地看待中美關系,包括經貿關系。
市場人士和經濟學家普遍認為美國經濟將在2009年下半年恢復增長,到那時,奧巴馬也基本熟悉他的新工作崗位了,其在競選中幫助其獲勝的能力將會讓他對中美經貿關系做出正確的判斷。這些奧巴馬被稱頌的能力包括能夠進行國際接觸,合作,尊重地傾聽他人的想法、務實。這些對于他處理與中國的關系將非常有益,保持中美關系的健康發展,在當前除了政治領域的反恐、朝核,伊核問題等,沒有什么比經貿關系更重要了,尤其是在美國當前陷入不知何時觸底的經濟危機的情況下。
奧巴馬曾表示,“兩國經濟事務領導人之間積極開展高層對話對取得實質性進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且,針對兩國的經濟關系,他表示“將采取積極的、具有前瞻性的作法,消除貿易障礙,從貿易中受惠,從而實現兩國經濟更迅速,更健康的發展。”在這個意義上,奧巴馬對中美關系的政策傾向并非一無是處。因此,關于兩國之間業已開展了19屆的中美商貿聯委會制度、小布什政府期間開展了5次的中美戰略經濟對話等,很有可能仍將持續下去。
2008年11月9日,胡錦濤主席與奧巴馬通電話,祝賀其當選美國總統時,奧巴馬表示,美中關系在當今國際舞臺上是至關重要的關系,發展美中合作不僅有利于兩國,也有利于世界。美中關系面臨很多發展機遇,希望雙方加強合作,推動美中關系取得更大發展,造福兩國人民。當時,奧巴馬還表示,解決當前金融危機需要各國政府更加緊密合作。當時的美國經濟形勢并沒有今天這么糟糕,而現在的形勢使奧巴馬必須真正意識到,加強兩國的合作并不是隨便說的套話,必須要有真正實質性的合作,顯然,如果維持其競選時的對中國的指責,這種合作不可能得到加強。為了抵消美國遭遇的經濟蕭條的影響,美國也必須和中國——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世界第三大經濟國,持有美國國債最多的國家開展更緊密的合作。
對于在競選中打出“變革”旗號的奧巴馬來說,他應該清楚如何去“變革”。上屆政府的錯誤正是奧巴馬應該吸取的,小布什在上任初期所犯的一系列錯誤導致中美關系出現了一定的障礙。但如果對小布什政府一些好的做法也要變革的話,那將會重導小布什的覆轍。當前,美國的經濟衰退還未見底,影響也還沒完全釋放出來,而且全球也都陷入經濟危機的漩渦中,如果在此情況下對中國采取經濟上的對立政策,對中美關系,對困境中的美國及全球經濟具有很大的風險。如果中國經濟下滑,對美國也沒有任何好處。
奧巴馬曾明確表態,主張要通過溝通、談判的方法來解決中美經貿關系發展中可能出現的摩擦。而且,中美之間一系列經濟摩擦看似熱鬧,本質上仍屬于低端政治范疇,在討價還價之間也還存在較大回旋余地,不大可能引發兩國之間的全面對抗。所以,在奧巴馬執政期間,中美經貿關系也會如同前幾屆美國政府執政初期一樣,在經歷了最初的波折之后,將繼續健康穩定地發展。
(作者單位:商務部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