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就如何應對中國鋼鐵行業出現的全行業虧損,采訪了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毅中。
記者:我們知道鋼鐵企業對上游和下游的產業影響非常大,為了制止鋼材市場的下滑勢頭,工信部將采取哪些具體的措施?我們從政策措施里面看到,工信部將加大對重要資源和產品的收儲力度。最近一段時間以來,不斷有傳言說工信部和一些部門正在聯合制定鋼鐵的收儲方案,請李部長介紹一下這方面的情況。
李毅中:鋼鐵工業是這次受影響最重的行業之一。鋼材的價格這幾個月下跌了接近一半,同時鐵礦石的價格也在跳水,但遺憾的是,因為我們鐵礦石的對外依存度是50%,我們鋼鐵企業在2007年、2008年年初鐵礦石價格瘋漲的時候,購進了大量高價礦石。據鋼鐵協會反映,鋼鐵廠庫存的高價鐵礦是3000萬噸,碼頭上堆了9000萬噸,加起來是1.2億噸,我還聽說在供應商手里長期訂貨的單子有1億噸沒有發貨,這些加起來共有2.2億噸。
這是什么概念?現有鋼材量夠今后半年使用,但是產品價格一下子跌了30%-40%,所以鋼鐵企業面臨雙重的困難,高價的原料消化要持續到2009年3月份,而低價的產品要馬上兌現,所以鋼鐵全行業出現虧損。不僅小企業虧損,大企業也出現了虧損,形勢確實比較嚴峻。
應對危機,度過困難,主要靠行業和企業的努力,政府也要給予支持。我們和相關部門商量,大概有以下幾點考慮首先是在鋼材出口上,我們建議調整部分產品的進出口稅率,高耗能的低檔鋼鐵產品是限制出口的,但是一些高端產品還是要鼓勵出口,把出口的退稅率增加幾個百分點。第二,我們要支持鋼鐵企業技術改造。中國鋼的生產能力是6億噸,2008年實際的產量可能是4.8-4.9億噸,能力過剩,不能再鋪攤子了,關鍵是要靠技術改造。剛才我講品種質量、節能降耗是重點,如果2009年我們用150億資金貼息,支持技術改造,鋼鐵行業將是重點。現在我們已經列出了鋼鐵行業需要支持的一些產品,比如高強度的三級鋼筋、高檔的汽車板、高排耗的取向硅鋼、高速軌道用鋼等產品,都是我們應該支持的。
第三個措施就是淘汰落后生產能力,鼓勵大的鋼鐵企業兼并小鋼廠。中國現在有鋼鐵冶煉企業近1 000家,集中度太低,趁著受到金融危機沖擊的時候,抓住這個時機,小鋼鐵企業該關的關,該兼并的兼并,為促進我們鋼鐵工業由大變強,在兼并方面要給予相關的政策。
第四條,至于你說的能不能收儲一些鋼鐵產品,這方面正在做方案和考慮。因為,我們很多高端產品是缺的,比如我剛才說的那些產品,現在由于需求下降,鋼鐵企業降量或者是停產,把時間和能力放空、浪費了。如果國家給予一定的政策,比如讓企業存起來,通過政府貼息,或者政府收購一部分,使能力不要放空,使產量繼續保持,就可以應對當前的困難。據我知道,國家發改委等部門正在制定這方面收儲的具體數量和辦法。有一些本來我們就缺的黑色金屬,比如說錳,鉻等資源,現在可以趁國際價格低的時候增加一點進口。當然這也有一點風險,中國增加進口,可能價格會走高,我們也別上這個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