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為何政治上熱商業上冷等八則
3月30日至4月12日
博聞
新能源為何政治上熱商業上冷
□陳竹/文
美國《紐約時報》近日有一篇報道,標題是“Oil Companies Loath to Follow Obama’s Green Lead”。看到后立刻推薦給同事,因為我們也一直在考慮做這樣一篇報道。雖然剛剛上臺的美國總統奧巴馬大力號召進軍新能源,減少能源領域的碳排放,但是石油公司天然地惟利是圖。如果新能源時機未到,不夠經濟,誰也不愿做冒失的商業抉擇。更何況,目前油價低迷,近期少有上揚跡象。
幾乎每家能源企業都希望政府能出臺扶持政策,但是每個人都明白,財政扶持是有限度的,并不能真正解決市場問題。
從目前的情況看,殼牌已經決定放棄在風能和太陽能領域的進一步投資,BP和美國幾家大石油公司也都將注意力更多轉回到傳統的化石能源。
對于新能源,所有的人都相信是是大勢所趨、眾望所歸,但是究竟哪一天能實現技術和成本的突破,還是個大問號。
在3月21日于北京召開的中國發展論壇上,《財經》記者向殼牌集團執行董事、天然氣與發電業務總裁庫琳達(Linda Cook)求證,殼牌是否真的打算放棄風能和太陽能。庫琳達委婉地說,不能說“放棄”,只能說讓太陽能、風能和其他選擇在市場上“公平競爭”。言下之意,殼牌不會讓政府的好惡影響公司的市場判斷。
據庫琳達介紹,殼牌2009年的預算不大會減少,但是大部分投資都將投向傳統的石油和天然氣勘探開發領域。庫琳達說,殼牌要吸取在上世紀末的教訓。當時,殼牌鑒于大宗商品價格低廉而決定削減石油上游投資,結果等到2002年大宗商品價格步步高升時,殼牌卻受制于油氣投資和產出的周期性限制,無論如何加大馬力都無法實現理想的產量,坐失牛市良機。
“要切記,油價和需求對經濟復蘇的反應總是要比供應來得快!”庫琳達在各個場合反復強調。她聲稱,殼牌現在要做的就是保持油氣領域上游投資,迎接經濟回暖、價格上行的那一天。這縱然也是一個賭注,但在殼牌看來,卻比投資新能源要靠譜得多。
新能源眼下在政治上受熱捧,在商業上遭冷遇,也讓記者想到一年多前在華盛頓的一次采訪。
那是2007年10月10日,美國煤炭委員會的法律總顧問Larry Grimes,正在他的K街辦公室里向中國來訪者娓娓敘述美國的煤炭業發展歷程。忽然,他停下來,問道:“你們是不是覺得煤炭業在美國是日薄西山的行業?”
眾人一時無言。
“你們被媒體騙啦。”Grimes狡黠地一笑說,“美國的煤炭業蒸蒸日上,煤炭企業利潤豐厚,只是政客和媒體不愿接受這個現實罷了。”■
作者為《財經》記者
他說
傅成玉:一些政客說一套做一套
中海油董事會主席傅成玉日前表示,全球經濟滑坡已導致并購活動風險上升。許多西方國家并不真正提倡自由貿易,一些政客說一套做一套。
凱特爾:美國發動“汽車戰”
德國工業聯合會(BDI)主席漢斯-彼得·凱特爾(Hans-Peter Keitel)3月底尖銳批評了美國對汽車巨頭的援助計劃。他聲稱,這一計劃相當于發動了一場“汽車戰”,可能會扭曲競爭,損害歐洲的利益。
快報
3月發電量掉頭向下
國家電網公司調度中心統調數據顯示,在經歷了2月的短期小幅攀升之后,3月全月發電量同比下滑了0.7%。分析人士認為,中國經濟回暖基礎尚未夯實。
3G“大戰”正式打響
自2008年底中國發放3G(第三代移動通信)牌照,經過了一個季度的準備后,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三家電信運營商陸續開始了全面放號。
中移動逆勢行權獲益10億
盡管國務院國資委再三叫停國企期權激勵,2008年,中國移動仍有四位高管及數目不詳的員工逆勢行權,相關收益高達10億港元。
暢游登陸納斯達克
4月2日,搜狐旗下網絡游戲子公司暢游,在納斯達克市場首次公開發行750萬份美國存托憑證。
華菱入股FMG獲批
華菱鋼鐵入股澳大利亞第三大鐵礦石生產商FMG的交易,日前獲得澳大利亞政府的批準,但是在派駐董事代表方面附加了三個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