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國有的獨特背景、明確的業務定位,民生銀行向境外投資者講述了一個其他商業銀行難以復制的融資故事
52歲的洪崎終于可以舒口氣了。
在連續帶隊奔波勞頓10天后,11月20日一早,中國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600016.SH,下稱民生銀行)發布公告,H股最終定價9.08港元(折合人民幣約8元),而截至11月20日下午三時收盤,其A股價格為8.42元。
至此,醞釀長達數年的民生銀行H股上市之旅走到最后一步,剩下的就是11月26日9點30分在香港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
作為民生銀行行長、截至2009年上半年總資產達1.4萬億元人民幣的商業銀行掌舵人,洪崎今年3月剛從副行長升任現職,擺在這位曾經技術優秀的電工面前,第一要務即率領民生銀行順利發行H股,以進一步提高資本充足率。
歷時7個月,在10月29日獲得中國證監會最終批復之后,民生銀行H股上市進程邁入沖刺階段。
這并非民生銀行H股上市的最佳時機。11月6日,民生銀行投資參股的美國聯合銀行控股公司(簡稱美聯控,UCB)被加州金融管理局關閉,民生銀行為此項投資確認減值損失 8.24億元。與此同時,在10月下旬的8天內,連續有16家美國中小型銀行相繼倒閉,全美今年倒閉銀行數已多達115家,這讓眾多國際機構投資者對于銀行的投資,心存余悸。
但此時又恰遇全球金融危機沖擊之后,中國經濟提前復蘇的好背景,這注定了民生銀行H股(01988.HK)的上市,會演繹一場今年香港資本市場最大的集資盛宴。
從11月2日開始預路演到19日最終定價,半個多月的時間里,民生銀行完成了今年香港市場最大的一筆籌資,民生銀行將發行33.22億股H股,募集301.61億港元(折合人民幣265.7億元)。按目前價格計算,民生銀行2009年的動態PB(市凈率)、PE(市盈率)約為1.94、14.5倍;2010年動態PB、PE約為1.73、12.6倍。
在銀行業分析師看來,民生銀行依靠非國有經濟的獨特背景、明確的業務定位,成功地向境外投資者講述了一個“民營企業的銀行、中小企業的銀行、小微企業的銀行、高端客戶的銀行”的故事,這是國內其他銀行難以復制的。
披星戴月路演
根據海外上市流程,11月2日到6日,民生銀行開始預路演推介。所謂預路演,就是承銷商的分析師撰寫被推介公司的研究報告,描述被推介公司的投資亮點和投資故事,把研究報告向機構投資者進行推介并詢價。
此后,據預路演的反饋,11月8日,民生銀行和五家承銷商——瑞銀集團(UBS)、中銀國際、中金公司、麥格理和海通香港共同確定了8.5-9.5港元的招股價區間,折合人民幣7.5-8.38元。此前一個交易日,民生銀行A股的收盤價為8.12元,正好處于這一價格區間。
依照慣例,民生銀行和承銷商將根據路演中機構投資者的下單情況和公開招股中散戶認購情況來決定發行價格。在確定了招股價區間之后,11月9日,民生銀行開始在香港正式舉行H股上市路演,向投資者發放紅鯡魚招股書。
11月9日中午,香港四季酒店二樓大宴會廳。這是香港最大的宴會廳,300多名機構投資者的代表前來參加民生銀行的上市路演推介。
大約下午一點鐘,洪崎攜副行長趙品璋、副行長兼董事會秘書毛曉峰步入大宴會廳,向投資者進行路演推介。
宴會廳之外,是幾十家香港媒體的記者守候。
《財經》獲悉,在香港參加了幾場一對一的投資者見面會之后,11月10日下午,民生銀行的路演團隊兵分兩隊,一隊由行長洪崎率領,一隊由副行長趙品璋率領,分別奔赴新加坡和迪拜,開始赴美歐進行國際路演推介的進程。
國際路演之余,民生銀行還于北京時間11月12日下午五點舉行新聞發布會,香港上百家媒體記者通過大屏幕參加了此次新聞發布會。
新聞發布會上,洪崎宣布,從11月13日起,民生銀行在香港開始正式公開招股。13日上午7點半,香港交易所網站上掛出了民生銀行招股說明書。
至11月18日中午12時,香港的公開招股結束;美國東部時間11月18日下午五點,國際路演結束,11月19日進行公開定價。
未因美聯控關閉受阻
然而,民生銀行H股上市進入倒計時之際,卻遭遇了初筆海外投資“滑鐵盧”的尷尬。11月6日,民生銀行投資參股的美聯控由加州金融管理局關閉,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被指定為接管人。
2008年3月5日、2008年12月23日,民生銀行曾分別投資參股美聯控6.82億元、2.05億元人民幣,合計投資 8.87億元,占參股后美聯控總股本的9.9%。
截至 2009年6月末,民生銀行中報顯示,民生銀行已確認損失7.88億元,原投資的賬面價值僅剩0.99億元;至2009年三季度末,民生銀行進一步確認了 0.36億元人民幣投資損失。這意味著,民生銀行已為投資美聯控確認減值損失 8.24億元,賬面價值僅剩0.63億元。
洪崎對此表示,投資美聯控原是國際化戰略的組成部分,目前民生銀行撥備已充足,將汲取教訓和長足見識。
“今后民生會更加重視人才隊伍的培養及國際法律法規研究。目前,民生已從華爾街聘請不少風險管理及產品管理的人才。美聯控事件不會放緩民生銀行的國際化進程。”洪崎說。
在國泰君安證券金融服務業分析師伍永剛看來,美聯控破產關閉對民生銀行的影響已大部消化,實際影響甚微。
事實證明了伍永剛的判斷。民生銀行并未因此事而被降低H股的發行熱度。
從民生銀行將發行H股的消息發布之日起,很多機構投資者就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他們通過各種渠道與民生銀行和承銷商接洽,希望成為基礎投資者,以確保自己能夠獲得明確的股份。在預路演過程中,眾多機構投資者更是表現踴躍。
經過權衡選擇,楊振鑫和楊振動(旭日企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和總經理)、Pretty Wave Limited、中國海外金融投資有限公司、Ever Eagle Limited、平安資產管理(香港)有限公司成為民生銀行的基礎投資者,五名基礎投資者共出資3.4億美元認購民生銀行H股,并且有6個月的禁售期。
資本充足率遠看三年
11月9日開始路演當天,機構投資者的認購金額達到國際配售總金額的兩倍,并于10日達到將近3倍,此后穩步增加,到美國東部時間16日下午5時,認購金額超過200億美元,達到了5倍認購;一天之后認購金額又超過300億美元,在啟動回撥機制之后,認購超過10倍。
到了美國東部時間18日下午5時,國際路演結束,最終國際認購部分超額配售近12倍。
與機構的認購倍數相比,大型機構投資者的下單認購更加引人關注。從市場的消息來看,民生銀行路演一開始,眾多大鱷就紛紛下單。
其中最有名的莫過于索羅斯和巴菲特,索羅斯一開始就下單1億美元,且在巴菲特下單之后又進一步下單。此外,在1998亞洲金融危機中狙擊香港的老虎基金、旗下擁有新橋投資的全球最大PE公司之一的TPG(德州太平洋投資有限公司)、英國的西京基金等大型機構也紛紛下單,下單金額多在5000萬美元到1億美元,也有的下單達到2.5億美元。
但他們下單的金額,在方風雷掌舵的厚樸基金面前都顯得有些渺小。
11月19日,投資界盛傳厚樸基金并未參與民生銀行的認購,但《財經》從接近民生銀行的一位人士處獲得證實,方風雷不僅參與認購,且一出手就是10億美元下單,并在11月17日進一步增加到12億美元,為認購民生銀行H股的第一大單。
在這些國際機構投資者紛紛下單的同時,國內的機構投資者也不甘示弱,上述人士向《財經》透露,人保、太保、泰康和平安等保險公司均紛紛下單,金額都在1億美元以上。
就在機構紛紛拋出大單的同時,散戶也踴躍認購。據《財經》了解,11月13日當天,散戶就領走了近3萬份招股說明書,將近30萬份認股申請表;到11月16日,招股說明書已加印兩次,總共領取了將近6萬份,認股申請表被領走了近60萬份,認購十分踴躍。
到18日中午12時,散戶認購結束,民生銀行H股獲得了散戶超過160倍的認購,最終啟動了回撥機制,將對散戶公開發行的比例從原定的5%上調到20%——根據民生銀行H股招股說明書,如果香港公開發售認購超過100倍,香港公開發售可供認購的股份總數就將達到6.64億股,占全球發售股份的20%。
由于香港散戶和國際機構投資者對于民生銀行的熱捧,最終民生銀行H股的發行價格確定為9.08港元,在行使超額配授權之前,募集資金達到301.61億港元。
根據伍永剛的測算,發行H股后,民生銀行核心資本充足率可提升3.03個百分點,至2009年末,民生銀行的核心資本充足率約為8.73%,“這一數據可保其核心資本三年無憂。”
通過此次融資,伍永剛預計民生銀行2010年的貸款增速、債券配置等均需上調,由此將帶來2010年盈利增加約6億元。
“此外,我們預測民生銀行2009年、2010年將分別實現凈利潤125.31億元、144.2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8.92%、15.13%;完全攤薄每股凈收益分別為0.55元、0.64元;每股凈資產分別為3.13元、4.63元。”
按目前價格計算,民生銀行2009年的動態PB(市凈率)、PE(市盈率)分別為1.94、14.5倍;2010年動態PB、PE分別為1.73、12.6倍。
不同的投資故事
在銀行業分析師看來,之所以獲得投資者的熱捧,是因為民生銀行向投資者講述了一個與其他在香港上市的內地銀行不同的投資故事。
這個故事簡單來說,就是“具有與眾不同的出身和明確的定位”。
1996年1月12日在北京成立的民生銀行,是中國首家主要由非國有企業發起設立的全國性股份制銀行,是作為中國銀行業改革試驗田設立的,一開始即實現了產權清晰,經營不受行政干預。
此后的近14年時間里,民生銀行走過了其他股份制銀行20多年的發展道路。到今年6月末,民生銀行總資產規模超過1.4萬億元,按資產規模計算,是中國第三大股份制銀行和第七大商業銀行。
此外,民生銀行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保持了良好的資產質量,并且通過持續的創新為自身注入活力,包括率先實行等級行制度和客戶經理制度,首家實現數據大集中等等,這些創新試驗在推動民生銀行高速健康發展的同時,也為其他銀行所效仿,成為中國銀行業的共同經驗。
在資產規模達到1.4萬億元的時候,民生銀行根據自身的特點明確了新的定位:民營企業的銀行、中小企業的銀行、小微企業的銀行、高端客戶的銀行。
《財經》注意到,這一與國內其他銀行截然不同的定位,受到了海外投資者的高度關注。
目前,國內絕大多數股份制銀行都把主要服務對象定位于大客戶或者中型客戶,特別是伴隨著自身規模的擴大,為大型國企提供金融服務成為他們的優先選擇。
民生銀行反其道而行之,明確了民營企業是主要的服務對象,并且主要關注中小企業中間的小型企業和微小企業。
路演聚焦兩大業務
由于民生銀行與眾不同的背景出身和明確定位,其業務發展在路演過程中受到投資者的高度關注。《財經》獲悉,投資者問到的問題里,事業部改革和商貸通業務受關注程度非常高。
曾引起業內普遍關注的民生銀行事業部改制,被媒體稱為“民生變法”,即改變國內銀行傳統的經營運作模式和盈利模式,對高風險的公司業務實行事業部制,進行專業化經營。這在國內是首創,而且是由洪崎及其領導的團隊一次大動干戈的創新之舉。
2007年9月,民生銀行對其業務占比高達90%的公司業務部進行全盤事業部改革,新成立的八大事業部包括地產、能源、交通、冶金四大行業金融事業部,貿易金融、投資銀行、金融市場三大產品事業部以及主要服務于中小企業客戶的工商企業金融事業部。
在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中,民生銀行事業部改革的成效顯現。四大行業金融事業部——地產、能源、交通、冶金,所處的行業都在當年經歷了過山車式的大起大落,但依靠事業部體制帶來的專業化能力的提升,民生銀行化解了這些行業的風險。
民生銀行提供給《財經》的數據顯示,從2008年初四大行業事業部成立至2009年9月末,地產、能源、冶金事業部新增貸款無不良,交通金融事業部新增貸款不良率只有0.1%。
“事業部制在專業服務、產品創新、風險控制和議價能力上的優勢開始發揮出來,隨著事業部改革的深入,專業化服務的優勢將會進一步顯現。”民生銀行有關人士向《財經》指出。
投資者關心的民生銀行面向小微企業的貸款產品——商貸通到今年9月末,余額達到321億元,占零售貸款的比重達到22%。從今年2月20日開始正式推出到9月末,新增貸款超過500億元,平均利率上浮10%左右。商貸通成為了民生銀行未來業務發展的亮點。
“按照民生銀行的預計,未來三年商貸通占全部貸款的比重將由目前的不到4%上升到15%,加上小企業貸款,比重將上升到25%,成為重要的業務增長點。”這位人士強調。
資本回報率為何較低
讓人關注的還有,2007年下半年之前,民生銀行的資本回報率一直位于股份制銀行前列,但從2007年下半年開始到今年上半年,民生銀行主動進行經營模式轉型和業務結構調整后,這一階段的資本回報率在股份制銀行中較低。
此外,一直居高不下的成本收入比也是熱議問題。
參與路演的一家海外機構投資者向《財經》透露,對于提高資本回報率的問題,民生銀行高管向他們表示,目前該行已度過了除二級網點建設以外的大規模投資期,相關業務在未來將逐漸成熟并產生回報;事業部改革已取得一定成效;與此同時,該行將進一步增加零售業務的占比。由于在零售業務上有更強的定價權,因此盈利性有望進一步提高。
對于成本收入比較高的問題,民生銀行高管也做出了回答。
在民生銀行看來,該行用14年的路程走完多數銀行要花20年才能走完的路程,高速發展的特性決定了這段時期的高資本投入;其二,目前民生銀行的網點有416家,與其他股份制銀行相比差距較大,未來3年,民生銀行還會進一步增加網點建設,這都要求很大的投入。
此外,業務的發展也要求民生銀行不斷吸引更大量和高素質的人才,這些都會增加營業成本。
“最后,民生銀行談及他們一直非常重視IT建設,僅僅建設新一代核心銀行系統的投資就在10億元以上。”這位海外機構投資者轉述說,上述四大因素是民生銀行向他們分析的“成本收入比高于其他同業競爭者”的主要原因。
對此,民生銀行有關高管向《財經》表示,未來他們會加大成本控制力度,不斷降低成本收入比率,“相信在未來的3—5年,隨著收入不斷增加和成本控制的成效得以不斷體現,成本收益比會逐年下降到行業平均水平甚至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