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打造精品欄目是一個電視臺努力追求的目標,而欄目的生命力在于創新機制。在當今媒體激烈競爭的時代,處于夾縫中生存的縣級電視媒體更是如此。如何探索出一條欄目創新之路,是縣級廣電人面臨的重大課題和歷史職責。
【關鍵詞】欄目 生命力 機制創新
在電視媒體激烈競爭的今天,欄目是構成電視節目內容的要素。一個電視臺正是通過創辦各類欄目把各類信息傳播給受眾。如今電視節目與人們生活的關系越來越密切,工作之余、空閑之時收看電視節目已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各地方臺至中央臺都在精心策劃、打造、推出各種類型的欄目,以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
目前,縣級臺是在夾縫中生存,受到五種因素的困擾:一是廣電系統處于整合期,頻道的調整、網絡的整合、機構的改革、新機制亟待建立等;二是第四媒體的挑戰,城市專業頻道、公共頻道的開設,上級臺落地等;三是廣電科技發展迅速,投入成本逐步增大,設備更新跟不上;四是市場空間陜小,占有份額比重太輕;五是專業化隊伍水平較低,不同程度地限制了全臺整體節目質量的提高。縣級臺由于受上述五種因素的制約和人力、財力、物力的限制,自辦欄目不可能走“大而全”的路子,只能是結合實際,量力而行。遵循“明確定位,調整調高,不斷創新,精辦欄目”的宗旨,提升縣級臺節目品位。
縣級臺要求生存、求發展,就必須拓寬思路,走創新之路。對縣級臺來說,弘揚主旋律,又有較高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的精品欄目,已成為一個臺的立足點。繁昌廣播電視臺經過多年的摸索磨合,打造了四個精品欄目:《視點》《金色田園》《歡樂互動》和《生活傳真》。《視點》以新聞論述為基點,關注全縣新近發生的事件和熱點問題,努力挖掘新的報道角度,探索心靈深處來展示人們的內心世界;《金色田園》立足于廣大農村,面對“三農”問題而展開深入的報道;《生活傳真》是民生類的節目,著重關注民生,反映社情民意。“以百姓的眼光透視新聞,以新聞的視角詮釋生活”;而《歡樂互動》則是一檔綜合性娛樂節目,由知識競猜、才藝展示、現場參與、特邀嘉賓表演等幾個版塊構成。這四個欄目定位準確,互為補充。它們的播出,極大地豐富了全臺的節目內容,提高了本臺的收視率和知名度。《視點》《金色田園》節目多次獲省一、二等獎,《生活傳真》受到縣委表揚肯定,也深受老百姓的歡迎。《歡樂互動》作為一臺綜合性娛樂節目在縣級臺成功創辦,不僅是首創,而且反響很大,大大提升了電視臺的聲譽和廣告的投入量。
我臺自辦欄目的成功,原因有許多方面,但根本的因素是源于機制的不斷創新。
首先,廣納賢才,以業績論英雄,不拘一格。繁昌廣播電視臺是由原縣電視臺、廣播電臺、浮山電視臺、縣教育電視臺合并成立的。多臺合一后,人員組成情況比較復雜,政治業務素質也參差不齊,急需建立新的運行機制。如何將全體人員的積極性調動發揮出來,關鍵是讓“有用的人有所用,能干事的人干成事”。縣廣電局經過調查研究,提出了“用人不拘一格,以業績論英雄”的發展思路和實行了“競爭上崗,雙向選擇”運作機制。自2003年起,開始在全系統內通過公開的全員競爭上崗。從各部室主任到欄目制片、編輯、主播,統統打破論資排輩和身份決定論。一批非在編人員,臨時聘用人員因業務能力強走上了制片、編輯崗位。并對欄目質量、創收標準作了明確規定,達不到要求的立馬下課換人。還配套實施了一系列考核獎懲措施。用人機制的創新猶如強勁的磁場,把精兵強將凝聚在同一愿望、同一事業上,形成奮發爭先的良好局面。在這樣的氛圍中,以全新的節目理念打造出的精品欄目在推出之初就顯現出勃然的生機,激活了全臺的用人機制。
其次,試行欄目成本考核制,提高欄目質量,激發潛力。在《歡迎互動》和《生活傳真》欄目開播之日,就率先嘗試以成本考核為新的運作機制。改變了過去傳統的、所有欄目不計成本,不看質量效果的做法。而是依據節目的期數和單位耗材及創收情況來綜合考評、打分。根據每個欄目的特點,制定出考核評分細則,把每一項指標分解到每一位工作人員身上,月有月考評,年終有總考評。工資基數之外的費用,獎金全部拿出進行二次分配。新的機制實行后,全體欄目組工作人員工作重點都集中到提升節目質量,注重收視效果,拓寬創收渠道等方面。他們把降低成本消耗和提高收視率,提升節目品位有機統一起來。隨后,各欄目均實行這一新機制。欄目組人員出現一人多能,一人兼數職的情況,最大限度地挖掘出個人的潛能。新機制的實行也讓一線采編人員收入明顯提高,過去獎金分配吃大鍋飯,干好干壞一個樣的局面被徹底打破,由“要我干”變成“我要干”。而且在設備維護和材料消耗管理上都有很大程度的進步,延長了設備使用壽命,節約了臺里開支,一些長期積存下來的老大難問題也迎刃而解。
第三,構建質量保證體系,促進欄目良性循環。為打造精品欄目,提升本臺形象,縣局在硬件和軟件上給予欄目搭建最優質的支撐平臺。通過政府招標,購進一批數字化采編設備。有兩條非編線、大小攝像機4臺,以及配套的采訪話筒、三角架、電充電池等,淘汰了超齡服役的一批采編設備。在頻道時段安排上,選擇最佳收視時段作為欄目播出時段。《視點》安排在周二,《金色田園》安排在周三,《生活傳真》安排在周四,《歡樂互動》安排在周五。在第二頻道重播時也錯開安排在黃金時段。同時,調集頻道資源,對欄目進行整體宣傳包裝,制作精美的三維片頭,建立虛擬演播室,并在新聞節目中對即將播出的欄目進行介紹預告。所有這些創新舉措,對保證各欄目的綜合收視率起到了促進作用,使欄目的運行機制步入了良性循環的軌道。為本臺的廣告創收打造了新的平臺,其社會影響力越來越大,觀眾的評價也越來越高。
第四,借助社會力量、加強互動性,使欄目創新機制更具靈活性。縣級臺發展空間和資源本來就有限,要想欄目正常運作并取得好的效果,除了自身載體外,還得借助社會力量,作為附加載體。比如央視《同一首歌》,央視有人才資源和市場空間,但如果僅在演播大廳內演唱,就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與其它欄目又有撞車之嫌。央視采取“走出去”的辦法,與某一城市某項重大活動掛鉤,使《同一首歌》反響空前,錄播后播出效果也不錯,收視率一路攀升。縣級范圍小,單靠自身力量辦欄目很吃力,尤其是娛樂性的節目難度就更大。我臺采取與企業、機關事業單位掛鉤的辦法,策劃每期檔節目內容,請它們參與,并落實好每期節目的成本費用。《金色田園》就是采用了與農委和6個鄉鎮簽訂協議聯辦欄目的機制,既保證了節目源和經費的支撐,又很好地對新農村建設進行深層次、全方位的跟蹤宣傳報道,取得了雙贏。
欄目的生命力在于打造品牌,需要名主持人效應。往往一個品牌欄目得益于一個名主持。著名主持人趙忠祥老師,人們對他那雄渾篤厚的男中音倍感親切,對《動物世界》和《人與自然》記憶深刻,但他還曾主持過《正大綜藝》,人們印象就不深而容易淡忘。現在各省市臺都在欄目創新上下功夫,不斷打造新的品牌。央視更早就實行了淘汰制,缺乏活力,收視率不高的欄目被擠出黃金時段,甚至淘汰出局。
社會在不斷創新中發展進步,人類通過創新獲得不斷的完善與提升。電視欄目的生命力也在于機制的不斷創新。唯有創新機制,才是欄目出路所在,也唯有機制的不斷創新才能保證欄目的生存和發展,永保活力。■
參考文獻
(1)《中國記者》,2008年第2期
(2)王傳玉主編,《電視宣傳管理論集》,人民出版社
(作者單位:繁昌縣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