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青年新聞工作者來說,成才之路的關鍵在于增強責任感,必須內修素質、外強能力,在提升自身思想境界和人生追求上下功夫。
責任是成就事業的途徑,也是應對困難和挑戰時點燃信心和希望的火種。責任就是份內應做的事,也是承擔應當承擔的職責,履行應當履行的使命,完成應當完成的任務。責任出信念、出智慧、出力量。
責任感是總開關。一個有責任感的人,真誠而不虛假、從容而不造作、平實而不浮躁,視事業為人生追求,看名利為身外之物。勇敢地擔負起自己的責任,人生才會充實,生命才更有意義。
新聞工作者的責任有多大?胡錦濤總書記在人民日報考察時說,做好新聞宣傳工作,關系黨和國家工作全局,關系改革和經濟社會發展大局,關系國家長治久安。他還說,“輿論引導正確,利黨利國利民;輿論引導錯誤,誤黨誤國誤民”。
今天的新聞就是明天的歷史。新聞工作者忠實記錄著社會歷史的進程,“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新聞事業也是青年人的事業,特別需要一支有理想、有朝氣、有能力,“頭腦清楚、心中有數、眼里有活、腿腳勤快”的年輕新聞工作者隊伍。
新聞工作是一項需要付出滿腔熱忱、百倍艱辛甚至熱血和生命的事業。這就要求新聞工作者對承擔的社會角色和履行歷史使命有高度自覺。因此,作為一名合格的新聞工作者,必須要有高度的政治敏感、責任意識和工作熱情,缺一不可。
責任重于泰山,用心方可當之。
溫家寶總理說,從事新聞事業最重要的是要有責任心。他說要“用心觀察、用心思考、用心講話、用心作文章”。“四用心”是一種工作標準,是一種工作狀態,是一種工作要求,也是一種精神境界。只有做到“用心”,才能更好地宣傳黨的主張、弘揚社會正氣、通達社情民意、引導社會熱點、疏導公眾情緒、搞好輿論監督。
牢記責任,要堅持“正面宣傳為主”的方針,視導向為靈魂,把真實當生命,真正做到用事實說話,用典型說話,用數字說話,提高新聞報道的親和力、吸引力和影響力。
牢記責任,要堅守“文風就是作風”的道理,讓自己的腿腳勤快起來,讓自己的“神經末梢”敏感起來,深入實際,深入生活,深入群眾,了解新情況、感受新變化、反映新問題,采寫出充滿時代氣息、鮮活具體、生動感人的精品力作。
牢記責任,要增強使命感、光榮感,以有為求有位。安徽日報扎實推進“改進創新、提質提速”實踐活動,要求更好地把握新形勢下新聞傳播的規律,掌握話語權、把握主動權,不缺位、不失語,不斷提升黨報的輿論引導能力。
精心才會出精品,用力才會成力作;精益求精、開拓進取,才能百尺竿頭、再攀高峰。青年新聞工作者是新聞事業繁榮與發展的希望,讓我們聽從責任的召喚,不斷創造無愧于時代和人民的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