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干部隊伍 素質 學習
毛澤東同志曾指出,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鄧小平同志則強調,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人。江澤民同志也指出,保證我們事業不斷取得成功的關鍵在于造就一支高素質的干部隊伍,把各級領導班子建設成為團結堅強的領導集體。胡錦濤同志對干部隊伍思想素質建設更是站在時代的高度提出了許多具體要求,從“八榮八恥”到“八個方面”的優良作風。幾代中央領導人都對干部及干部素質問題做出重要論述與論斷,反映出對于當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征程中,廣大干部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我們事業的興衰成敗,決定著國家和民族的繁榮昌盛。筆者認為,提高干部的素質,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加強學習。
一、首先是學習政治理論。
思想理論素質是領導素質的靈魂和基礎。只有具備較高的理論素養和水平,才可能知大局,懂大勢,把握發展規律,具有較強的洞察力,才可能政治上堅定,更加自覺地貫徹落實黨的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
學習理論,要注重學原著,注重把握基本理論和科學體系及其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在認真研讀馬恩列斯和毛澤東原著的基礎上,要特別重視鄧小平同志對于馬克思主義的新發展、新概括、新貢獻,要特別注重黨的十六大以來取得的一系列理論創新與理論成果,要特別注重對科學發展觀的學習;學習理論,要注重及時學習、認真領會消化黨在新時期的方針政策,同國家的實際、本部門本地區的實際、個人的工作實際和思想實際相結合,在實際中學習理論,發展理論,在學習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史,特別是改革開放三十年來的偉大實踐和經驗,是一部蘊含和體現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的活生生的教科書。各級領導干部要從這個教材接受教育,不斷增強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的自覺性。
二、要學習領導科學與管理知識。
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曾說過“領導就是服務”。馬克思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提出無產階級先鋒隊隊員是人民的公仆。毛澤東同志所說的“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就是這種領導理念在領導方法上的具體化。劉少奇同志多次指出:一天一天地提高群眾,使群眾自然而然地革命化,我們共產黨人,以及一切任人民眾中的先進分子和偉大人物,在一切人民群眾事業中所起的全部作用,就只有這些。如果有人企圖在這里多起一點作用,一切錯誤都有可能產生。但在現實中,我們一些領導干部還沉浸在封建的領導意識中,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是通過為人民做主的方式和途徑實現的;一些領導者還在崇尚“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的封建清官標準作為自己的座右銘;更有甚者,家長式作風、搞一言堂的領導也大有人在。所有這些,與社會的進步、時代的發展和黨在新時期帶領廣大群眾建設和諧小康社會的任務是格格不入,甚至背道而馳的。如何當好領導,也是有科學的,領導科學就是研究治黨、治國、治業時的變化和應變中的領導活動的科學。領導要講求領導方法與領導藝術,要更多地研究如何去放權與授權,去研究如何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與創造力。
與領導科學緊密聯系的則是管理科學與知識。領導者必定是管理者。管理科學帶來了科學的管理,科學的管理能直接帶來經濟效益,這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在黨領導全國人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征程中,在進行經濟建設與改革發展中,科學管理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學好管理學,是時代的要求,是責任的要求,更是黨的先進性對領導干部的的根本要求。我們每個領導干部都應該且可以通過自身的學習與努力,成為一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三、要學習法律知識與經濟知識。
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領導干部必須帶頭學法、懂法,做到依法行政,按法辦事,在憲法和法律的范圍內行使職權,做全社會奉公守法的表率。
經濟建設是黨的中心工作,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當前,有的干部不顧實際亂提口號、亂上項目、亂建工程,除了急于出政績的思想作祟外,不懂經濟是一個重要原因。正如江澤民同志曾指出:“如果我們的領導干部連市場經濟的ABC都不了解、不掌握,怎么領導人民加快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領導干部只有具備了比較豐富的經濟知識,才能科學決策,正確行動,避免“瞎指揮”,減少失誤,把經濟建設工作領導好。
四、要加強人文科學與新知的學習。
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改革開放的任務更繁重,面臨的各種問題更復雜,對干部素質的要求更高。現代化建設需要現代化知識,這就要求作為帶領人民群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各級領導干部,在進一步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提高執政能力的同時,還要學習哲學、政治學、歷史學、文學、科技知識以及反映當代世界新發展的各種新知識,要能結合實際情況付諸實踐,并在實踐中加以檢驗、補充、豐富和提高。同時,要重點學習中國歷史特別是中國近現代歷史和黨的歷史,以增強民族自尊、自信、自強精神,堅定愛國主義、社會主義信念,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這一點對于各級領導干部也是十分重要的。
五、要講究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加強知識管理。
加強學習,無疑要有刻苦精神,要善于從繁忙的領導事務中擠出時間來刻苦學習。同時,我們要持之以恒地下真功夫、苦功夫、細功夫的基礎上講究學習方法,把“勤學”與“善學”結合起來,不斷摸索適合于自己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與效用。習近平同志在一篇關于領導干部學習的文章中指出:現在是知識爆炸的年代,讀書特別是讀好書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既要有強烈的求知欲望,也要有善于學習的本領,切實把“苦讀”和“善學”有機結合起來。一方面,讀書要用巧力,讀得巧,讀得實,讀得深,懂得取舍,有的放矢;另一方面,讀書要重鉆研,防止不求甚解、囫圇吞棗,避免死讀書、讀死書的“書呆子”現象。這段話,生動傳神地說明了勤學與善學的關系。
在進行學習過程中,要不斷地進行思維方法與思維模式的訓練,不斷突破思維定勢,不斷加強自己的知識管理,使自己的頭腦愈益靈活,知識愈益活化、濃縮,進而上升為一種睿智。
六、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
要牢牢把握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為實踐服務宗旨,牢記學習之目的在于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古人講,“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領導干部作決策,往往需要大量客觀、真實、有效的信息。這就需要向實踐求知,善讀社會這部書,進一步加強調查研究,問計于基層,問計于群眾,在耳聞、目睹、足踐之中見微知著、管窺全豹,獲得真知灼見,形成正確思路,作出科學判斷。當前,在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和黨的建設的進程中,需要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領導干部更要圍繞這些實際問題,注重理論的運用,注重規律的把握,注重現實的研究,注重實踐的探索,努力使我們的思想認識和行動都建立在科學理論的基礎之上,全面推進科學發展觀的實踐,真正干在實處、干出實效,出色履行領導職責,為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做出貢獻。■
(作者單位:安徽省淠史杭灌區管理總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