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會或階級的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施加系統的影響,把一定的社會思想和道德轉化為個體的思想意識和道德品質的教育。“德為立人之本”,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推進,乳山市金嶺中學不斷創新德育方法,創造性地實施了“一”字德育“六項”活動。
一、用一張張字條架起師生情感交流的橋梁
金嶺中學從關心與呵護學生的心靈出發,組織教師開展了每周遞給學生一張小字條活動,實現了師生間的互敞心扉、真情溝通。字條內容以教師對學生的建議和期望為主,使學生能夠充分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關注和期待,從而生發出向師情結,主動向教師反饋自己的喜悅與困惑,為教師有針對性地做好思想工作夯實了基礎。
二、用一個個主題班會集中解決學生的整體思想問題
主題班會是德育教育的良好載體。鑒于此,金嶺中學要求全體教師每周提交一個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問題,由政教處遴選、升華為各班班會主題,然后交由班主任組織相關教師進行班會備課,最后由班主任組織學生圍繞主題進行討論,從而實現了學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三、用一次次談心活動“把脈診治”學生的個人問題
金嶺中學要求教師通過“望、聞、問、切”為學生“把脈診治”思想問題。“望”,就是觀察學生,揣測他們的心理;“聞”就是談心之前的多方了解;“切”就是分析學生出現問題的根源;“問”,就是與學生溝通交流,傾聽學生的陳述,進行有益的引導。
四、用一份份簡報激起學生的社會責任
為幫助學生深入了解社會,金嶺中學組織教師編發簡報,及時為學生“補課”。2008年“5·12”大地震發生后,簡報就及時編發相關內容,將全國上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抗災賑災的情況全景展示給學生,讓他們深切感受到偉大的抗震精神,激發出了他們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責任心。
五、用一句句名言警句激發學生前進的動力與勇氣
每周一早上,學校都組織全體學生統一朗誦金嶺中學誓詞:“我是一個有良知的人,我將無愧于父母的養育之恩和老師的良苦用心;我是一個有骨氣的人,我不會甘干平庸、碌碌無為。我將通過百倍的努力去改變人生、創造輝煌;我是一個意志堅強的人,我要全力以赴,百折不撓;我是一個惜時如金的人,我要告別三閑,全神貫注,嚴專實恒;我是一個潛力無窮的人,我要憑無畏迎接挑戰、用堅毅戰勝困難!我堅信,命運在我手中!”擲地有聲的誓詞,飽滿了學生的精神,激發了他們的動力,愉悅了他們的精神。
六、用一個個勵志的故事促進學生立志高遠
高中是立志的重要階段,面對高中學生厭煩空洞說教的實際,金嶺中學提出了“勵志教育形象化”的理念,即將勵志教育寓于形象化的故事之中,貫穿于學生的日常生活之中。優秀人物的成功例子撥動了學生的心弦,激發了他們實現自己的夢想的愿望,一個個勵志的故事像一盞盞明燈點亮了學生前進的道路,給了他們前進的動力。
“一”字德育“六項”活動,使學校傳統美德特色教育充滿著新的時代內涵,德育內容成功地內化為學生個體內在的思想品德,學校也因此在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發揮著更為重要的作用。
(作者單位:山東省乳山市金嶺中學)
(責任編輯:林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