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學校的教育科研逐步跨入求真、務實的軌道。由于小課題具有切入點小、研究周期短、針對性強、易操作等特點,因此小課題研究作為校本教研的一種重要而可行的方式,成為學校和教師的首選,很多學校倡導教師開展了大量的小課題研究。但是,在研究的過程中,教師對小課題中“小”的含義理解有偏差,總感覺小課題不同于各級立項課題,從而無限度地降低了對小課題研究的要求,出現了“大課題做不了,小課題做不好”的尷尬現象。其實,小課題稱之為“小”,是指研究內容的范圍和切入點小,并不是指研究過程可以過分簡化和隨意。既然稱之為課題,必要的研究程序是不能缺少的。筆者認為,要珍視小課題,提高研究的有效性,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研究內容要具有專題性
小課題研究的內容,必須是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迫切需要解決并通過努力可以解決的問題,否則就沒有研究的必要,教師也就失去了研究的動力,所以選題是非常關鍵的。為避免選題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區域教研部門可針對當地教育改革的實際情況,聚焦各學段教學改革的重難點,統籌安排研究內容,確定若干專題,為教師指明研究方向。在總體分析、把握各學段學年教學工作重難點的基礎上,我市教研中心確定上學年的研究專題有:小學以教師培訓、有效課堂為主題;初中以集體教研、學案編制、習慣培養為重點;高中以開展高效課堂和小組自主合作學習為核心。我們倡導教師在各自的研究專題內,選取研究價值大、針對性強的小課題開展研究。由于將各學段每個時期的工作重點作為研究專題,因此,課題雖小,價值很大,避免了無效研究。這樣有計劃地、持之以恒地對不同專題開展研究,既能使教師及時把握改革的動向,使選題不偏差、有價值,又能充分發揮專題研究的優勢,及時地從不同角度交流不同學科的研究成果,從而有效推動區域課程改革在較高的層次上持續發展。
二、研究方案要具有可行性
對小課題研究方案進行可行性論證,是做實小課題研究的前提。為促進區域性小課題研究的整體發展,可開展區域性小課題研究立項活動,并要采取得力措施,鑒定教師所選課題及方案是否有效、可行,保證小課題研究少走彎路。如我市要求各學校將開發的小課題申報表,分學段上傳至教育網上,各學校科研骨干教師根據我市制定的小課題評審指標和權重,采取互評的方式,從選題、課題論證和設計方案等方面,對各單位申報的小課題進行等級評價,并要對不完善的課題寫明修改意見,使其有明確的改進方向。評審結束后,評選意見將反饋到各學校,不完善的方案經修改后達到要求的將準予立項,否則不予立項,這從源頭上根除了無效研究現象。這樣,校際間相互論證,除了可以保證評審的公正性以外,重要的目的還在于:一是可督促教師以嚴肅認真的態度撰寫小課題研究方案;二是可保證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和實效性;三是可通過校際間互評,取長補短,相互學習,引導教師學會小課題研究。
三、研究過程要具有協作性
有專家指出,教師工作的孤立性使教師之間極少有機會相互學習,同時,這種孤立性容易使教師有不確定的感覺。小課題都是教師從教育教學中遇到的有價值的問題中提煉出來的,需要經歷反復的追因和求證,在教學中持續地加以改進,才能使問題真正得到解決。在這樣長期的研究過程中,若靠“單打獨斗”的研究方式,教師很難進行深入持久的研究。不進行持續研究就很難有成效,無成效的研究不僅會使教師無成就感,而且長時間的挫敗感會降低教師的研究熱情。因此,在小課題研究的過程中,協作研究顯得尤為重要。怎樣進行協作研究呢?筆者認為可采取教師之間、校際之間協作研究等方式。如我市倡導以教研組為單位開展小課題研究,就是一種有效的協作研究形式。由于專題性小課題研究所選課題都有一定的關聯性,在本校教研組協作研究的基礎上,我們通過召開研討會的形式,在同學科或不同學科之間開展校際間的協作研究,為學科間相互分享和借鑒搭建了平臺。
四、管理措施要具有激勵性
小課題研究作為最大眾化、最簡便易行的校本教研方式,從課題的選擇到成果的運用,都直接作用于教育教學,有助于教師的專業成長,提升教學質量。但是,為什么小課題開發的不少,但是收效甚微呢?筆者認為,除了以上提到的原因之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區域教研部門和學校沒有扶持小課題研究的激勵措施。雖然教師的內在需要也有一定的研究驅動力,但若全憑教師自覺自發地進行研究,將很難達到所期待的研究成效。因此,區域教研部門和學校必須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激勵教師開展嚴謹、樸實的小課題研究,把課題研究深、研究透,做到“小題大做”。在研究過程中,我市相關學科教研員,深入基層學校對小課題研究進行視導,并對各課題的過程研究情況進行評價。在完成研究之后,教研中心評審小組依據各課題的研究過程和研究成果情況,進行結題審定,對優秀、合格等級者發給結題證書,不合格者退回結題材料,并要求進行補充研究。為及時推廣小課題研究成果,我們還開展了優秀成果評選活動,對具有創新性、實效性、科學性和可操作性的研究成果,不僅發給成果證書,還通過召開現場會和推薦到各級刊物發表的方式,在市級以上范圍內推廣。
綜上所述,要做實小課題研究,各學校必須建設嚴謹的教科研文化,追求研究過程的真實,追求研究成果的真實,將小課題做細、做實、做出特色。只有這樣,這種低成本的小課題研究才能獲得彌足珍貴的研究成果。有效的小課題研究,能夠快速提升教師的科研水平,有效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具體表現在:一是扎實的研究過程,能夠使教師學到科學的研究方法。二是有效的研究成果,在教師“為我所用”的同時,還能得到推廣或獲獎,成功的喜悅將激勵教師更堅定向科研要質量的信心,學校也容易形成教研與科研無縫對接、互促共進的科研氛圍。將小課題研究做大做強,是教師發展的需要,也是教育改革賦予我們的重任。
(作者單位:山東省乳山市教學研究中心)
(責任編輯:文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