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出游要挑到花錢不受氣的行程、避免被旅行社棄團,只有識破旅行社的包裝術,才能捍衛自己的權益,高高興興地出游。
只說須繳訂金不說也有可能組不成團
這樣的情況多半發生在出國游時候,有消費者已決定要去土耳其,并將護照、身份證、相片交給旅行社,交上萬元訂金,但旅行社在出行前一周卻礙于報名人數太少,基于成本考慮而取消團體行,并不顧及報名者的權益。
由于雙方尚未簽下旅游契約,旅行社表明不負賠償責任,只愿意辦理退款。為了保障雙方的權利與義務,消費者最好在繳付訂金后,盡快簽訂合理合法的旅游合同。
只說團費超低價不說旅程中樣樣都要錢
低價團在中老年人中一向有市場,但超低價團可能變成旅行業的“吸金陷阱”。“名實不符”的低價團打著千元的低價,但報名繳費時才發現要多付各種稅費、刷卡手續費等。有些是在行程中,每個景點的門票、餐食等都要消費者自掏腰包。
只說是熱門行程不說湊大團能賺的回扣多
很多旅行社會在不同季節推出五花八門的熱門旅游線路,其實越是熱門旅游線路越要懂門道,因為只要人數多,領隊、導游的收入就高。旅行社偏愛大型旅游團,除了可節省成本,更有籌碼與當地旅行業者談回扣。在這種情況下,相同的費用,每個人能享受的服務水平、出游效率勢必會下降。當你想游覽熱門線路時,最好先問:“組團人數到底有多少?”
只說節奏慢 不說景點遠
如今中老年人出游忌諱一天五六個景點的“跑馬觀花”,都希望行程設計更注重休閑、觀賞景點更有質量。而很多旅行社打著景點少、行程慢的休閑游旗號,骨子里卻選擇景點距離很遠的旅游線路或者偏僻的賓館飯店。旅游者往往一大清早就得起床,吃完早餐就上車,一天只能看兩三處景點,時間大半在路上度過。晚上回到位于遠郊的“頂級飯店”,剩下時間只夠吃飯與睡覺,看似輕松的行程,卻是從業者“注水”的好借口。
只說自由行有附贈行程不說要你買東西
愈來愈多游客偏愛自由行,或參加航空公司的“機票+酒店”的套餐行程,這導致旅行社根本沒啥賺頭。于是旅行社的腦筋就動到“附贈行程”。有旅行社會提供“免費接送機服務”,到了國外機場時,當地業者除了送你到飯店外,還會“順便”去市區觀光。換句話說,名義上是接送,實際卻是帶你去購物。
只說住五星級不說會是“準星級”飯店
旅行者入住旅店的服務質量一直是游客和旅行社糾紛的重點。在旅行社的合同中都會加上等同于某星級飯店,消費者若沒有事先確認,難保不會失望。因為很多“準星級”的飯店,質量落差卻很大;而就算是入住同一家飯店,也有面海、面山與面墻的天差地別。出發前最好先確認飯店是“準星級”,還是“保證入住”。若是“準星級”,也要深入了解細節。
只說提供奢華游不說費用沒有譜
精致、奢華的深度游確實吸引很多講究生活質量的客戶,但付出大價錢卻未必得到相當的旅游質量與服務。據權威人士介紹,所謂“豪華游”、“標準游”及“經濟游”等都不是國家或行業的標準,而旅行社提供的“深度”服務往往要層層加價。
只說人數不足被并團不說沒領隊服務
旅行社生意不好,有些業者也會將兩團并一團,好一點的公司會事先通知;比較不重視服務的公司,旅客多半是到大巴和機場才知道被并團,當然多數消費者還是會硬著頭皮出游的。但被不同家公司并團的旅客,往往得不到領隊帶路,行程結束也沒有人安排善后。最好的自保方式是,在合約上附注什么情形之下可不參團并退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