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市浣花北路,每天晚上人們都會看見一位腳穿一雙發光照明鞋子的老人在散步,不知內情的人還以為他是一位老頑童,穿著一雙童鞋過癮呢!而知道內情的人則嘖嘖贊嘆——原來,老人穿的正是他自己發明的壓力發電鞋,這雙鞋子不僅晚上能照明,而且還能自己發電,并可以完成手機充電、聽MP3、播放隨身CD等任務。正是這雙鞋子,使老人一下子成了名人。
腳蹬一雙閃閃發光的鞋子,不分白天黑夜,走到哪里都會發光,這個只有在童話或者科幻影片里才有的事,如今竟成現實。穿著這雙鞋子,老人不僅走進了第三屆中國專利技術展交易周四川分會,還走進中央電視臺科技頻道向全國觀眾展示他的奇思妙想。
鞋子的主人名叫石才俊,今年67歲,退休前曾任重慶市萬州區人民政府駐成都辦事處主任,正是這位普通的老人在晚年把童話變成了現實。
生活中的尷尬:隨身無發電品不方便了
隨著現代科技的飛速發展,人們出行隨身攜帶的需要電力支持的東西越來越多,從移動電話到手提電腦、CD、MP3等時尚用品,在給人們帶來方便的同時也面臨很多尷尬。正在收聽的流行音樂突然因為電量耗盡而使人掃興;正悠閑地在筆記本電腦上暢享快捷的信息資源時,電腦提示電量不足了……
石才俊也遇到過這樣的尷尬,一次他在外面散步突然手機沒電了。事后,朋友都不停責怪他是故意不開機呢,直到他口水說干一一解釋,才使他們消了氣。
石才俊想,如果自己隨身帶個能發電的機器就好了,不論走多遠、也不論外出時間多長,一旦手機沒電立即充上就行了。誰知他將自己的想法告訴妻子張文英時,老伴認為是不可能的事,但石才俊開始琢磨能不能制造一個可以隨身發電的東西出來。
雖然石才俊文化并不高,但動手能力極強,家中所有物品壞了都是他琢磨著修好。記得戀愛時為了博得老伴的歡心,他親手用木頭制作了一把漂亮的琴送給她,終于成就了一生的美滿姻緣。
“一定讓每個人都能帶著發電機出行。”石才俊暗下決心。產生了制造隨身攜帶發電機的靈感后,他沒有好好休息過一天。一次次地上書店買相關書籍,由于有的知識太深奧看不懂,他干脆找來初中物理書尋找簡單的發電原理。終于,一個壓力發電的知識觸動了他,制造隨身攜帶的發電機發明終于找到了突破口。
童話變現實,穿壓力發電鞋上街
石才俊說,其實他所制作的“壓力發電鞋”道理十分簡單,就是建立在壓力發電器之上的,而壓力發電器實際上就是一個永磁體自感磁懸浮發電裝置。
為了讓隨身帶的發電裝置在發電時既不能占用雙手影響工作,又要保持連續發電,他選擇了將“永磁體自感磁懸浮發電裝置”置入鞋底,借助人在行走時需要不停地一松一壓的特點達到發電、充電和照明的目的。當人行走踩下去時,核心裝置“壓力發電器”中磁鐵便會切割磁感線,提起腳后跟磁鐵復位時,同樣也能切割磁感線。但通過這種方式產生的電流是交流電,還必須通過預先安裝在鞋底的全橋整流堆轉換成直流電,然后通過濾波電容儲存,就可以將通過走路發的電進行存儲,用于照明和為手機電池充電。
當所有這些理論在他凌亂的陽臺上的實踐中得到印證時,他開始尋找合適的鞋子,但找遍了成都很多鞋店都不如意。終于,他發現了一款耐克牌運動鞋的底子是空的,正適合自己的發明構想,可標價竟然是1200多元。雖然這相當于他大半個月的工資,但為了發明,他還是咬牙買了一雙最大號的。3天之后,石才俊的壓力發電鞋問世了。
當石才俊穿在腳上行走時,只見每只鞋子的前后共4個燈泡雪白透亮,能照射到5米外。為了給手機等電器充電,他在鞋舌里面預留一個小口袋,只要將手機電池放在小口袋中,然后插好接口就可以了。
說起這雙鞋子的好處石才俊滔滔不絕。他說,壓力發電鞋不僅具有發電、整流、照明的作用,而且不需要傳動和潤滑,所以沒有噪音。同時,因壓力傳導上下運動,還可能聯動鞋墊作風箱活塞式運動,起到通風透氣的作用,改善鞋子的局部環境,而彈力裝置在永磁復位的同時,兼具減震功能,鞋內磁力線不斷改變運動方向,還能起到對足底穴位的按摩作用,有利健康。如果將它廣泛運用于生活,可方便戶外運動,特別是在搶險救災、單兵作戰等,它更將大顯神威。
成功了的石才俊高興不已,一到晚上他就穿上鞋子帶著老伴散步,每當人們圍著他問這問那時,他總是不厭其煩地解釋,從中他也體會到了自己晚年的價值。
更大的愿望: 讓壓力發電無處不在
在申請了國家專利后,石才俊又琢磨開了:如果將這些原理運用到公路、地鐵等公共場所,又該是什么樣子呢?
通過上網查閱大量資料,石才俊恍然大悟,發明方便隨身攜帶的發電器其實是不少國家攻克的難題。但若將這一發電原理運用到更廣泛的領域,一定會節省更多的資源。他舉例說,如果在公路上也裝上這種壓力發電裝置,在汽車通過時,將汽車對公路的碾壓力利用起來發電,用于城市照明,而白天所產生的電源則可以儲存,用于其他有耗電需求的公共設施。如果將這一原理運用在地鐵,采用大功率發電設施,是否可讓地鐵的用電自給自足呢?
為了支持石才俊的發明,老伴張文英不僅將僅有幾十平米的房子騰出陽臺供他堆放散亂的材料,甚至開始節衣縮食購買實驗所需的物品。
由于退休工資不高,石才俊只能分批購買各種設備,僅一臺纏繞線圈的機器就花了750元。老伴笑說,石大爺現在每天都埋頭在制作中,直到手頭的工作完成后才知道餓,晚上也要多次催促才會睡覺。
功夫不負有心人。雖然更大的壓力發電裝置由于受實驗條件限制,而沒有更多的進展,但石才俊卻從生活中發現了很多不方便之處,從而搞出了多項發明新技術,如自來水磁化換能器、自動燃氣快速熱水器等新技術,都獲得了國家專利。甚至為了讓孫子在玩時獲得更多的快樂,他竟然發明了一種名為“壓力空氣動力火箭裝置”的玩具火箭。有一次,年僅5歲的孫子在電視上看到神六飛天的發射場面,就纏著爺爺幫他做一個,于是石才俊找來廢舊可樂瓶子,以簡單的高壓氣密封連接技術解決了箭體連接自動脫落、助推器同時點火和“火箭”群發的難題。第一次試射時,這個“火箭”就飛上了數十米的高空,當降落傘打開后,“火箭”又緩慢下降……隨后石才俊又開始改進,升級后的“捆綁式火箭”能射出數百米,“返回艙”還能隨著降落傘成功返回地面。
如今,石才俊已獲得了6項國家發明專利,央視科教頻道專程派記者到成都為他制作專題片,并在多套節目中播出。
(責編:辛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