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老師:您好!
這個年我們家過得不那么太平,我心里有點煩,想聽一下您的意見。今年春節,我兒子的女朋友給他發短信,說她父母想問一下,她和我兒子五一能不能訂婚?如果我們同意,她父母準備來一趟。
兒子今年已經25歲了,兩人交往也已經1年多了,按說也差不多了,可是,我心里一個勁兒地不安,不知道應不應該答應這個姑娘。
這一年之中姑娘已經和兒子鬧了好幾場要分手,分了又好,好了又分,折騰個夠。說起訂婚,一說就是她們家鄉聘一位姑娘給多少多少聘禮。按說這姑娘還是學教育的研究生,怎么從山溝子里出來的就改不了這鄉土氣呢?
他們總為信任不信任吵架。姑娘說我兒子不信任她,我問兒子是不是對她有懷疑?兒子說是,不知道她和其他小伙子還有沒有更深的交往。我問兒子,為什么不找靠得住的姑娘做老婆?兒子說,太安分的少情趣,交著沒勁!我問兒子,既然對她有懷疑,為什么還考慮訂婚?兒子說,確定下來她就不會再三心二意了。我說,她要水性楊花你控制得了嗎?兒子認為他能駕馭她,大不了就離婚。我不能同意。離婚不是兒戲,得慎重從事。而他爸爸說,要尊重兒子的選擇,無論事情怎樣發展,他都要對自己選擇的后果負責。我們不要做決定,以免今后落埋怨。我不同意他的說法,父母是干什么的?孩子和你商量,就是要聽聽你的意見。都要他自己拿主意,要他承擔后果,還要父母做什么?
就這件事我很想聽聽您這個局外人的意見。張昕
張大姐:您好!
您的煩惱我能理解,可憐天下父母心??!現在都只有一個孩子,我們不知道應該如何去做父母才更到位。兒子大了,他有權決定自己的事,無論他的決定對今后的人生道路后果如何,他都得自己承擔。
做父母的當然要提供有益的經驗。不要說是自己的兒子,就是朋友要和你商量事,還得為對方負責,更何況是和自己血肉相連的兒子呢。我想在這件事情上,關鍵是要給兒子當好參謀。
兒子說,訂婚就是確立兩個人的婚姻關系,這個說法表面上對,其實是對程序賦予了太多的意義。如果兩個人都認定對方是自己的另一半,這樣的戀人,即便沒有舉行訂婚儀式,難道他們之間的關系就不確定嗎?如果兩個人沒有這份心心相映,結婚證書都不能保證婚姻的牢固,更何況一場訂婚儀式呢!
再看他倆在一些比較根本的問題上是否一致,比如如何看待聘禮的問題。如果兒子也認為人不是商品,聘姑娘不是賣東西,那么他就有可能抵制這種做法;若他和姑娘一起認可這不過是對家鄉風俗的認定,是對女方父母的一份交待,這就有一個和你們協商的問題了。因為現在訂婚的花費不是兒子自己掙的錢,而是你們的錢。這錢給多少?何時給?必須聽取你們的意見。
兒子說過不下去就離婚,這種說法不大站得住腳。的確,從全世界的發展趨勢來看,單身人口越來越多,無論是走出婚姻的還是不曾進入婚姻的。但就個體而言,所有走出婚姻的,無不是一次人生失敗的記錄,是傷口沒有不出現血痂的。如果是一場不幸的婚姻,當然應該用離婚來結束;而不曾開始,哪里能夠因為可以離婚就去試婚?這是很輕率的考慮。更何況,如果訂婚要怎樣怎樣,而這一切由你們老兩口支付,兒子不計成本就更不妥了。
最終的決定權的確在你兒子,但是分析利弊弄清可能的取舍是一件你們家現在就該認真去做的事情??雌饋磉@兩位青年人在智商上有一拼,這是兩個人博弈相吸的基礎。但是無論誰想控制誰,似乎都是過高地估計了自己。最終的磨合結果往往是當初不曾預料到的,你兒子的這份自信不可全信,需要給他澆點冷水。至于怎么說能讓他比較好地接受并能認真加以考慮,相信你能找到恰當的方式。
丁寧
(責編:辛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