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美國一些學者和前政要紛紛提出建立所謂“中美G2時代”和“中美國”的主張,而國內也有人積極迎合的時候,知名國際問題研究者、前大使和APEC高官壬蝸生同志的新著《千萬莫被“忽悠”了——時代的變遷和中國外交》出版了。全書共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建言獻策,第二部分是觀察美國,第三部分是國際合作,共收入作者近年來發表于報刊、網站的40多篇國際專論和漫筆。這些文章觀點鮮明,語言生動,對當前的一些重大國際問題作出了深刻的分析。
作者首先用扎實的數據和富有說服力的分析,對“G2”和“中美國?等論調表達了不同意見。《千萬莫被“忽悠”了——謹防新時期的“糖衣炮彈”》一文,針對美國中央情報局的一份稱中國很快就能超過美國的報告,指出“他們在‘宣傳’中國的時候,甚至連一些普通常識都不顧”。如中國人均國民收入僅排世界第110位。2005年,我國人均收入為1740美元,僅相當于荑國人均收入的4%,日本的4,8%……在世界經濟總量中,中國僅占5%,而歐盟占31,4%,美國占29,1%,日本占10,3%。美國等西方國家民國外匯儲備要比中國大數十倍,美國是9萬多億美元,日本是3萬多億美元,中國只有1600億美元。中國發展的戰略目標,到2025年是中等發展水平的國家……怎么一下就變成到2020年,甚至2009年就會超過美國呢?在《關于“中美二重奏”一些問題的思考》中,作者寫道:“熱衷于搞‘中美=重奏’,鼓吹所謂‘中美國共同體’。和‘中美G2時代’,企圖搞什么‘中美共管世界’,不僅不切合實際,而且是十分天真和有害的。首先,這不符合中國作為一個社會主義發展中大國的地位和基本外交政策,中國沒有這種意向和圖謀。第二,中國遠沒有這么大的實力。即使今后有這種實力,也絕不會像美國某位學者說的那樣,將‘步美國的后塵’,無情地去追逐世界霸權。這是中國社會性質所決定的。第三,美國絕對不會讓中國同它一起唱平等的‘二人轉’,中國只能步當年蘇聯解體初期葉利欽的后塵,成為與美國合作的一個‘第二小提琴手’,甚至‘小伙伴’。第四,如果真要搞什么‘中美二重奏’,發展中國家幾乎全部要反對、歐盟要反對。俄羅斯要反對,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等也都要反對,幾乎可以肯定,全世界找不到哪一個國家會支持中國這么做,中國將陷于十分孤立的境地。”
其次,對美國的剖析鞭辟入里。在《美國的“帝國使命”與外交》一文中,作者指出: “冷戰結束和蘇聯解體后,美國認為它‘最有能力領導這個世界’,獨霸世界的野心油然而生…--開始自賣自夸地談起‘上帝’和。‘現實’賦予美國的‘帝國使命’了。”《冷戰后美國的機遇和三大戰略性錯誤》稱, “美國的目標就是要‘領導整個世界’,絕不允許出現向它的‘領導地位’提出挑戰的國家或國家集團”。在《奧巴馬和他的美國夢》一文中,作者一方面敘述了這位新總統將對美國的外交政策做出哪些調整,同時也指出:“奧巴馬不是孤立。他是主張‘美國統治下的世界?和平’的美國總統,而且受國內各種勢力的牽制……奧巴馬也有他的‘局限性’。”作者還用《這都是“錢先生”惹的禍》為題,揭露美國金融資本家采用各種花招推廣所謂“金融衍生產品”,制造金融泡沫,導致爆發危害世界各國的金融危機,深刻揭示了美國奉行的絕對自由主義市場經濟的種種弊端。
第三,反復強調要韜光養晦,具有憂患意識。作者分析了鄧小平同志提出韜光養晦戰略方針的時代背景,指出這一戰略是長期的,并非權宜之計,論述了“韜光養晦”和“有所作為”是辯證的統一,是積極的、主動的,并不是消極的、被動的。要居安思危,增強憂患意識,切不可被一些人的“贊歌”所迷惑。
第四,論述與亞太及世界各國務實合作、互利共贏。作者敘述了在中國的積極推動下形成的“APEC方式…,其特點是:承認多樣性、強調靈活性、漸進巨和開放性;遵循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協商一致、自主自愿的原則;單邊行動與集體行動相結合。這些原則和做法照顧了合作伙伴不同的經濟發展水平和承受能力,使他們不同的權益和要求得到較好的平衡。
這本文集是作者多年外交實踐和長期縝密研究的結晶,它能幫助我們在觀察國際間、題時透過迷霧看到本質,從而把握時代的脈搏,鼓舞信心,為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