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位西方政治家說過:“政治流淌在一個家庭的血液中,就像煤垢永存在礦工家族的指甲縫里一樣。”東方也有一句民諺:“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這不,人們認為不大可能從政的羅馬尼亞總統之女突然宣布從政。看似例外,實屬身份定律之使然。
羅馬尼亞總統特拉揚·伯塞斯庫的小女兒艾琳娜,今年28歲,待嫁閨中,天生美艷,性感逼人。因其活躍于T臺,人們一直認為她有可能成為羅馬尼亞版的美國希爾頓豪門家族后人“帕麗斯”,走上一條充斥著高跟鞋、性感緊身衣、緋聞等因子的明星之路。
娛樂化時代把艾琳娜推到媒體的聚光燈下,“艾迷”如潮,她的風頭甚至蓋過了當總統的老爸。有這樣風光無限的生活。夫復何求?
然而,今年3月,媒體突然大肆報道:艾琳娜選擇從政!她準備角逐歐洲議員,已經報名參加6月份舉行的選舉。假如參選成功,艾琳娜將在歐洲斯特拉斯堡成為羅馬尼亞的一張“明片”,她的到來將會給歐洲紳士把持的歐洲議會注入“美麗”因子,使政治變得更加“有聲有色”。有人風趣地說,年輕漂亮的女議員,至少能在大家開會悶時養養眼。
一直關注艾琳娜的政治家其實早在一年前就看出苗頭,那就是,艾琳娜突然與男友分手,而男友的父親是艾琳娜老爸的政治對手。于是,有人猜測,愛情成了政治的仆人。由萬般美麗包裹著的艾琳娜身上注定“流淌”著政治世家的血液。
這種血液常常表現出對父輩的無條件景仰,就如布托后人所說的“誰叫你生在布托家族”里一樣。艾琳娜總是說:“我應該聽父親的,因為他總是正確的。”
政治對手們被伯塞斯庫陣營打出的“總統明星女兒”牌攪亂了“方寸”,挖苦道:“那些人把她擺上臺只是為了巴結總統,羅馬尼亞人不可能與一個‘芭比娃娃’一道為國家利益而奮斗。”
不管怎么樣,艾琳娜急速轉身,并非偶然。她涉足政治是遲早的事,那是她的“命”,無論她在娛樂界有多么了不起的成功。
說到這樣的家庭出身定律,讓人不由得聯想起美國政治世家肯尼迪家族。為了政治,他們中大多死于非命,但是幸存的后人如被“魔咒”控制住一樣,還是義無反顧地選擇從政。
卡羅琳·肯尼迪是美國前總統約翰·肯尼迪之女,2008年12月26日,她宣布正式謀求由希拉里空出的聯邦參議員一職。奧巴馬當選總統后,選擇了紐約州聯邦參議員希拉里·克林頓擔任國務卿,按憲法慣例,空出來的參議員位置由其代表所在州州長來任命。
卡羅琳有意淡化家庭對其選擇從政的影響,她說,美國遭受的9,1l恐怖襲擊,以及為奧巴馬競選陣營工作等經歷,促使她走向政壇。有人已經批評她憑借政治血統,在許多有經驗政治家之前“插隊”。
不過,她也公開承認,父親代表的“一切皆有可能”的精神伴她長大,給她留下了巨大財富,母親則讓她學會鼓起勇氣,嘗試打破常規。她說:“人們永遠在問我是否從政。當這個機會到來時,有點出人意料,我想,‘好吧,也許就是現在。就現在如何?”
肯尼迪家族興起于帕特里克·肯尼迪。帕特里克-肯尼迪的四個兒子中,除了大兒子早年飛機失事身亡之外,其余的三個兒子都是政壇顯赫一時的人物。約翰·肯尼迪先是擔任參議員,然后入主白宮。羅伯特·肯尼迪則先后擔任參議員和司法部長。約翰-肯尼迪和羅伯特·肯尼迪先后遭暗殺,案件至今未破,而老四愛德華·肯尼迪差點死于一場車禍,從此退出政壇。第三代中的小肯尼迪則死于空難。盡管仕途“兇險”,但據統計,目前肯尼迪家族還有26人仍活躍在政界,是美國名副其實的政治豪門。
接下來,我們又有了這樣的聯想,總統之女從政,會走到何種程度?
阿羅約是非律賓前總統奧斯達多·馬卡帕加爾的女兒,生于1947年,擁有經濟學博士學位。一開始,阿羅約選擇在大學里任教,看似對政治并不熱衷。
然而,阿基諾夫人擔任菲律賓總統時,阿羅約開始顯露天才般的政治才華,開始進入內閣工作,為最終走上總統之職鋪平了道路。阿羅約從2001年起擔任總統,2004年成功連任,如今已有八年時間。
據說,阿羅約的女兒也已在政壇嶄露頭角。又據說美國前總統克林頓的女兒將來也有從政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