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兄弟好過培養敵人
如何在景氣低迷時期蓄勢而為?AOC冠捷的選擇是整合小品牌,擴大規模,為經濟復蘇做春天的播種。
除了運營AOC、Envision(易美遜)、Topview、Maya(瑪雅)等自有核心品牌外,AOC冠捷還代理銷售NEC、TCL、技嘉等品牌的顯示器產品。但AOC冠捷在接手飛利浦顯示器品牌后,又將把北京訊宜創新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訊宜」)旗下的NESO和純境界兩個顯示器品牌納入囊中,壯大品牌隊伍。

在不景氣時代,液晶面板業人人自危,惟恐被寒潮拖跨,AOC冠捷卻趁著同業尚處在下調預期業績時抓住機會,反而進行品牌整合,擴大自己的規模。
整合周邊小品牌 化敵為友
作為全球最大的顯示器代工廠商冠捷科技集團旗下的自有品牌,AOC冠捷在2008年9月1日正式獨立出來,獨立后的第一次擴充規模,選擇了訊宜旗下的NESO和純境界顯示器品牌。冠捷副總裁、全球自有品牌總經理段振華對媒體表示說,「培養兄弟好過培養敵人,周邊的小品牌最終將成就AOC這個大品牌。」
根據段振華的觀察,目前市場上大約有50個左右的品牌,但「大部分都休養生息了,把市場讓出來給我們。」這是AOC冠捷壯大的好機會。
所以AOC冠捷選擇了在低潮時期逆勢而為,除了有飛利浦這樣高端的品牌外,還要整合小品牌,因為按照他的想法,「AOC冠捷在市場回暖時可以水漲船高」,因此絕對不能跟其他品牌一樣放慢速度。
據悉,AOC冠捷接受飛利浦與訊宜時均采取品牌授權的方式,訊宜授權期限為5年。有跡象表明,在接手飛利浦之時,AOC冠捷從高到中再到低端市場的布局已經基本形成,盡管訊宜的NESO和純境界顯示器品牌只是市場上的「蝦兵蟹將」,但對其同樣意義非凡,逐漸整合小品牌,化敵為友。
畢竟在市場上多一個自己人,總比多一個競爭對手強,哪怕不具備競爭優勢。
AOC冠捷要做通路商
在剛剛開始銷售自有品牌顯示器的1999年,AOC冠捷的銷量僅為30萬臺,但10年后,敢于在經濟不景氣、行業低迷時期依然逆勢擴張,很大一部分的信心來自于:在2008年下半年里,AOC冠捷超額完成了銷量目標,2008年其總銷量為542萬臺液晶電視機和顯示器,目標達標率102%,同比增長41%。
于是,AOC冠捷把2009年的貫穿產品設計、采購、營銷、服務等環節的戰略規劃命名為「追求致遠,超越競爭」,而為了配合這一戰略規劃,在延續了3年的「城鄉綠野」行動的基礎上,AOC品牌將啟動「影子計劃」,通過單平臺雙品牌的操作,以海量銷售擴大AOC品牌在市場的覆蓋率,計劃將整體銷量從2008年的542萬臺進一步提升到820萬臺。另有分析認為,接手飛利浦后,還將為其帶來180萬臺的銷量。
擴大銷量的背后,段振華及其團隊另有打算,AOC冠捷不僅要做顯示器品牌廠商,更要成為一個通路商。他介紹說,AOC冠捷正在往三至五級市場拓展,「AOC冠捷正在打造成為一個通路商,以規模取勝,和上游供貨商談判才能獲得更大的話語權。」
據悉,2009年其在管道上的動作則有四大工作重點,即「優化海鮮模式」、「落實影子計劃」、「精耕終端網絡」、「扎根城鄉綠野」。
在金融危機中看到機會并積極進取的AOC冠捷,不僅沒有降薪裁員,反而又大舉擴張人馬,準備把大陸定位為全球市場的大本營,將經驗復制到全球市場。
做春天的播種
段振華對媒體表示,AOC冠捷目前的一切動作,都在為經濟復蘇做「春天的播種」。
來自大陸互聯網消費調研中心(ZDC)的數據顯示,AOC的品牌關注度由2007年的11.6%上升至2008年的15.3%,成長率為31.9%。
有分析認為,「在被業內稱為行業的寒冬,各大廠商紛紛開始降價、清理庫存之時,AOC冠捷的管道銷售卻仍能在行業危機中克服困難、渡過難關,這無疑得益于其具有前瞻性的戰略制定,以及『精細管理』的管道梳理方式。」
除了在銷量上更上一層樓外,AOC冠捷亦將加強其研發力量。根據其發布的2009年發展策略,在顯示器產品方面,將主要繼續完善現有產品線,加強網吧產品規劃、發展帶動TV功能的中小尺寸產品,研發超薄節能系列產品,而在顯示器產品的推出方式上,將延續2008年由原單型號上市轉為系列呈現的方式,以體現AOC在產品規劃及品牌創造上的延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