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臺北世貿來說,一方面希望利用貿協的資源,為臺商搭建一個舞臺;另一方面,也為臺商建立與當地廠商的互動關系,并且積極拓展大陸的內需市場,扮演臺灣廠商拓展大陸內銷市場的領路者角色。
短短的一個月時間,臺灣對外貿易發展協會副秘書長黃文榮先生(如圖)就多次往返兩岸之間,從2009年2月17日到3月6日,臺北世界貿易中心先后在青島、廣州、東莞、深圳、廈門、成都、北京、上海和南京等地舉辦9場「大陸內需市場商機系列說明會」,提供相關信息協助臺商拓展大陸市場,指導臺商如何分享大陸內需市場大餅。

持續協助臺商轉進大陸市場
受金融海嘯影響,臺灣外銷市場萎縮。而大陸在2008年提出的4萬億人民幣擴大內需方案,立刻成為幫助臺商拓展大陸內需市場的臺北世貿2009年最重要的課題。
黃文榮指出,大陸市場,將是外貿協會的業務重點,按照外貿協會目前的規劃,分別在北京、上海、成都、青島、廈門、廣州、南京、大連、武漢等地設立據點,以配合臺商在大陸市場的業務拓展。
為協助臺商拓展大陸內需市場,外貿協會將展開形象營銷及客制化輔導等措施,幫助臺商「發展品牌」及「建立通路」,探索出一個行之有效的模式后,再不斷復制,以擴大臺商產品在大陸市場占有。
大陸臺資企業多半以出口型為主,按照訂單規格生產產品,并不直接面對消費者。在黃文榮看來,這些臺商企業對市場的敏感度很弱,不明白消費者的需求;與此同時,臺灣島內的產品多半受到金融風暴的沖擊,加上臺灣市場相對狹小,所以,臺商必須瞄準新興的大陸市場。
然而,無論是以出口為主的大陸臺資企業還是臺灣本土企業,他們對大陸的內銷市場依然是陌生的,欲使這些企業盡快融入大陸市場,臺北世貿需要做的事還有很多。
黃文榮說,臺灣產品轉入大陸內銷市場最大的困難,就是獲得大陸市場的信息不完整。「這些企業不知道大陸的市場結構,不了解大陸市場差異化,在這樣的情況下,臺北世貿需要為這些企業做市場需求調查。」2008年底,臺北世貿先后在東莞、南京等城市做市場調研,掌握第一手信息,未來2年內臺北世貿將在大陸50個二、三線城市做區域市場調研,掌握市場信息,分析產品通路、結構以及各級消費者的需求,將這些信息提供給臺商,幫助他們全方位了解內需市場。
臺灣品牌如何與大陸接軌

臺灣品牌如何與大陸的市場接軌,才能闖出一番新天地?黃文榮認為,過去臺灣一直在做「品牌臺灣」,臺灣的品牌很多都是從通信產業開始發展的,今天耳熟能詳的Acer、D-link等都有許多值得借鑒的地方。這些產品的成功經驗,都是「鄉村包圍城市」策略,以區域市場建立品牌知名度,再打入大的區域。比如有些從拉美做起,有的從印度做起,有的從歐洲做起,然后再打入美國市場。
為什么不直接切入美國市場呢?黃文榮認為,美國是一個單一的大市場,一個小的品牌要在一個單一大的市場做需要花費很多成本,而對于區域市場,獲得成功的可能性就大了很多,每個小市場做好了,可以復制到其他區域,這樣就比較容易打響品牌知名度。
黃文榮指出,大陸市場很大,單一的產品銷往全大陸是很困難的,「當我們發展品牌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產品的特性,區隔市場,找好切入點,再做營銷,這是比較有戰略性的快捷方式。」臺灣廠商過去在國際上發展品牌的經驗用在大陸內銷市場同樣受用,臺商做內銷也應該從二線城市、農村市場開始。結合當前大陸擴大內需,協調城鄉差距的政策,從二線城市、農村市場起步做品牌,以點帶面,區域成功之后再復制其他區域。
內需市場的領路者
臺北世貿中心舉辦的各種展覽,總是給各界耳目一新感覺,因為新的產品不但能得到買家訂單,也吸引媒體,增加參展企業的品牌能見度。相同地,企業一旦決定參加展覽,都將搬出企業最新研發的產品,也寄望這樣的「秘密武器」,能一炮打響。
黃文榮介紹,由外貿協會與南京市政府定在9月共同舉辦的「2009南京臺灣名品交易會」,就是為了配合大陸龐大內需市場為廠商提供演練。短短兩個多月,已接獲超過400家廠商預訂超過1200個攤位。目前已報名廠商中,大陸業者展出攤位占67%,大陸臺商占33%,其中不乏知名企業,如:統一、旺旺、美利達、桂冠、捷安特、櫻花、東元……等,使本展由原本規劃一個展館600個攤位的規模,緊急二次追加至兩個館1200個攤位,但廠商報名情況仍非常熱烈。
黃文榮指出,臺商作為個體打造品牌「勢單力薄」,但是借助臺北世貿的力量,以「臺灣品牌」集體亮相就會事半功倍,可以整體展示「臺灣品牌」的競爭力和品牌魅力。
黃文榮
●服務單位:臺灣對外貿易發展協會
●職稱:副秘書長
●外貿協會服務資歷:
2008年6月5日–迄今副秘書長
2004年1月– 2008年6月4日市場拓展處處長
2001年10月– 2003年12月網絡營銷中心主任
1996年10月– 2001年10月土耳其伊斯坦堡臺灣貿易中心主任
1991年2月– 1996年10月 企劃聯系處組長
1988年10月– 1991年2月 荷蘭鹿特丹臺灣貿易中心副主任
1979年11月– 1988 年10月專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