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下半年業績成長10倍
金融危機中,女性美妝購物網站喜樂遞以其獨特的服務、營銷贏得一片市場,僅2008年下半年的業績就成長了10倍。
從2006年成立時100萬(人民幣、下同)的資金到2008年1000萬的營業額,短短三年時間不到,臺商美妝購物網站喜樂遞借助金融危機,異軍突起,成為捕獲「機」遇、逆勢成長的一家B2C網站,深受女性消費者的青睞。
危機中服務更重要
談及逆勢成長、業績增長10倍的關鍵因素,喜樂遞合伙人之——市場總監施耘之認為,對美妝保養品十分挑剔的女性消費者開始覺得她們需要找一些更可靠、性價比更高的購買管道,而喜樂遞堅持以電子商務方式經營銷售女性保養品,擺脫一般傳統通路保養品昂貴的成本結構,以網絡與郵購直銷的方式,恰好迎合了這部分消費者的需求。
但光有這些還不夠,喜樂遞從成立之時便一直強化客服、物流配送系統的服務,「良好的服務會令消費者覺得我們有為她們著想,而不是單純的只是想把產品賣出去而已,所以回購率非常多。」
「從喜樂遞來看,危機中的商機應該是『服務』。」金融危機也從另一方面考驗出一家企業是否從一而終的把服務質量做好,不能因為經濟不景氣就令服務也打折。作為一家購物網站,喜樂遞的退貨率非常少。亦有一些航空、電信方面的大客戶考察過其服務后達成合作意向。
「我們還是用一樣的服務,也會考慮到部分消費者現在的狀況,為她們挑選一些更實惠的產品,但有新鮮度,變化性,趕得上潮流。」施耘之說。
營銷異于一般電子商務
除了服務,兩位來自臺灣的女性合伙人市場與媒體出身的背景,亦讓打出「中國美妝購物廣場」口號的喜樂遞走出了與一般電子商務網站不同的營銷方式。
喜樂遞一直以長三角地區特別是上海地區的消費者為潛在消費主力。
她表示:「電子商務不是建立一個網站賣賣產品就可以,喜樂遞只做美妝,但客服、銷售的商品以及美妝專題都是我們的優勢。只要我們將定位、服務有別于其他網站,客戶就會很穩固。這個穩固就是不管有沒有金融風暴,她們都會選擇我們,且信任度和忠誠度會越來越高。」
喜樂遞要「跑」得更快
喜樂遞總經理王玉鳳在接受媒體訪問時曾表示,「十分看好未來電子商務的前景」,她分析說,近年來大陸的有錢人逐漸增多,喜歡逛街購物是首選,但「受到不景氣影響,大部分人財產縮水,上街的次數少了,購物前精打細算,通常會先到購物網站比價。喜樂遞不僅有價格優勢,又有宅配服務,生意自然比一般的實體店面好。」她則預估今年的營業額將會成長到人民幣3000萬元至4000萬元之間。
「大陸地理范圍廣,各地發展情況不同,但隨著網絡的發展,電子商務會比實體店發展得更好。」施耘之亦樂見電子商務未來的發展,網絡彌補了偏遠地區在交通、信息上的不足,目前喜樂遞在山西甘肅等西北地區都有會員。
對于危機過后企業是否依然能夠順利成長,施耘之并不擔憂。「金融危機把市場上不是很有競爭力或本身經不起考驗的商家淘汰掉,喜樂遞要在此時把握機會,就算危機過后也能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