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回,日本歌舞伎大師勘彌在劇中扮演古代一位徒步旅行的百姓。正當他要上場時,一個門生提醒他說:“師傅,您的草鞋帶子松了。”他回答了一聲:“謝謝你呀。”然后立刻蹲下,系緊了鞋帶。當他走到門生看不到的舞臺入口處,卻又蹲下,把剛才系緊的帶子弄松。他的目的顯然是,以草鞋上松垮的鞋帶,來表現這個百姓長途旅行的疲憊。勘彌演戲細膩到這樣,確實令人贊嘆。
當時有位記者到后臺采訪,正好看見這一幕。等演完戲后,記者問勘彌:“你為什么不當時指教學生呢?他不懂演這出戲的真諦呀。”勘彌的回答給記者上了很妙的一課,他說:“要教導學生演戲的技能,機會多的是。在今天的場合,最重要的是要以感謝的心去接受別人的提醒,并予以回報。”勘彌也是在提醒人們,別人在表達善意時,要給他機會,要坦然接受,千萬不要隨意堵住別人對你的善良之門。如果勘彌當時指出門生的錯誤,與他談論演戲技巧和細節,可能就會關上一扇善意之門。
很難相信,一個不愿接受善意的人,會是一個樂于行善的人。你接受了別人的善意,別人就會因你的接受而快樂。你給別人一次表達善意的機會,也就是成就了一種善良,成全了一種美德。而我們在接受他人給予善意的同時,也會給予別人更多的善意。
(殷欣奎薦自2008年12月19日《浙江工人日報》 本刊有刪節圖:楊成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