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術前口服可樂定復合利多卡因咽喉部表面麻醉對氣管插管及拔管時的血流動力學影響。方法60例上腹部手術病人,隨機分成四組,每組各15例。Ⅰ組:可樂定5 μg/kg用生理鹽水稀釋至5 ml術前1 h口服+2%利多卡因1 mg/kg氣管插管前咽喉部表麻;Ⅱ組:可樂定5 μg/kg用生理鹽水稀釋至5 ml術前1 h口服,Ⅲ組:術前1 h口服生理鹽水5 ml,2%利多卡因1 mg/kg氣管插管前咽喉部表麻,Ⅳ組:術前1 h口服生理鹽水5 ml,觀察各組氣管插管及拔管期間心率(HR)、收縮壓(SBP)、舒張壓(SDP)、心率收縮壓乘積(RPP)的變化。結果氣管插管期間,Ⅰ組HR、SBP、SDP、RPP升高幅度最小,Ⅱ組升高幅度<Ⅲ組<Ⅳ組,Ⅳ組與其它三組相比,差異有顯著性。氣管拔管期間,Ⅰ組HR、SBP、SDP、RPP維持平穩,Ⅲ組和Ⅳ組RPP明顯增加,拔管5 min后接近正常。結論術前口服可樂定加利多卡因咽喉部表麻能明顯抑制氣管插管及拔管時心血管反應,維持血流動力學平穩。
【關鍵詞】可樂定;利多卡因;氣管插管;血流動力學
文章編號:1003-1383(2009)01-0007-03 中圖分類號:R 614 文獻標識碼:A
氣管插管、氣管拔管期間常常會引起血流動力學劇烈變化,誘發高血壓和心律失常,易使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的患者發生心腦血管意外。臨床上有許多藥物及方法可預防和控制這些不良血流動力學反應。本研究旨在探討術前口服可樂定復合利多卡因咽喉部表面麻醉對氣管插管及拔管期間血流動力學的影響。
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隨機選擇上腹部手術病人60例,男31例,女29例,年齡19~65歲,ASAⅠ~Ⅱ級,術前無心肺腦疾患。 將病人隨機分為四組,每組15例,各組年齡、性別、體重、手術時間比較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見表1。
2.方法Ⅰ組和Ⅱ組病人術前1 h口服可樂定5 μg/kg(用生理鹽水稀釋至5 ml),Ⅲ組和Ⅳ組術前1 h口服5 ml生理鹽水。術前30 min肌注魯米那鈉0.1 g、阿托品0.5 mg,入室后用Solar8000M多功能監護儀測心電圖(ECG)、收縮壓(SBP)、舒張壓(DBP)、心率(HR)、脈搏血氧飽和度(SpO2)。麻醉誘導采用咪唑安定0.1 mg/kg、丙泊酚1 mg/kg、芬太尼2 μg/kg、琥珀膽堿100 mg,出現肌顫后,Ⅰ組和Ⅲ組加用1 mg/kg利多卡因咽喉部充分表面麻醉,表面麻醉1 min后行氣管插管,全組病人麻醉維持采用丙泊酚、芬太尼、萬可松持續靜脈輸注,手術結束前20 min停用靜脈麻醉藥物。
3.觀察指標記錄麻醉誘導前、氣管插管前及拔管前、氣管插管后及拔管后1 min、3 min、5 min SBP、DBP、HR數值,并計算心率收縮壓(RPP)乘積( RPP=HR×SBP)。
4.統計學處理所有數據以均數±標準差表示(x-±s),計量資料均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和配對t檢驗,P<0.05為有顯著性差異。
結果
1.麻醉誘導期間各組血流動力學變化麻醉誘導期間各組血流動力學變化見表2。從表2可以觀察到,Ⅰ組病人氣管插管后各期SBP、DBP、HR、RPP數值與誘導前相比變化不明顯,其余三組均明顯升高。全組病人氣管插管后同期相比,Ⅰ組升高幅度最小,Ⅱ組升高幅度<Ⅲ組,Ⅳ組升高幅度最高(P<0.01)。麻醉誘導前Ⅰ組、Ⅱ組心率較Ⅲ組、Ⅳ組有減慢趨勢,但組間差異無顯著性(P>0.05)。
2.氣管拔管期間流動力學變化氣管拔管期間流動力學變化見表3 。從表3可以看出, Ⅰ組病人氣管拔管前后SBP、DBP、HR、RPP數值波動較小,Ⅱ組各項指標變化幅度<Ⅲ組<Ⅳ組。Ⅰ組和Ⅱ組在拔管前及拔管后1 min RPP數值明顯低于Ⅲ組和Ⅳ組,Ⅲ組和Ⅳ組在拔管5 min后RPP才明顯下降。
討論
全麻插管期間心血管反應是由于咽、喉、氣管和支氣管黏膜受機械刺激后,引起交感腎上腺系統活動亢進所致,上述這些部位在沒有麻醉阻滯的情況下,進行操作如放入喉鏡、暴露聲門、強行插入氣管導管,都會引起強烈的應激反應導致血液動力學紊亂,甚至危及患者安全[1]。氣管拔管期間應激反應與蘇醒期吸痰、氣管導管對氣管壁的刺激、疼痛及病人嗆咳等有關,同樣可引起血流動力學紊亂,這對伴有心腦疾患的患者可能造成生命威脅。目前有許多藥物及方法可干預這些血流動力學反應,包括麻醉藥物(如利多卡因咽喉部表面麻醉、靜注芬太尼等)及非麻醉藥物(如α2受體激動劑、β受體阻斷劑、鈣通道阻滯劑等)[1]。
可樂定為α2受體激動劑,通過作用于中樞及脊髓突觸后α2受體,抑制交感神經發出的沖動,降低交感張力。也能激活心臟或交感神經末梢的突觸前α2受體,抑制去甲腎上腺素釋放,降低血漿兒茶酚胺及腎素的濃度,還能抑制腎上腺皮質激素和β內啡肽的釋放。目前可樂定已廣泛用于臨床麻醉及ICU中,常用來緩解患者術前的焦慮狀態,減輕氣管插管時的應激反應和穩定術中的心血管功能,節約術中麻醉藥用量,并可用于術后鎮痛[2~5]。有作者研究表明,在神經外科手術中,術前口服可樂定抑制氣管插管應激反應效果優于右旋美托咪啶,無明顯的呼吸抑制及術后認知功能障礙[2]。Grottke O等[3]報道在整形手術中,術前口服5 μg/kg可樂定其效果明顯優于2 μg/kg。本研究中可樂定復合利多卡因組及單純可樂定組氣管插管及拔管時血壓、心率明顯比利多卡因組和生理鹽水組平穩,可樂定復合利多卡因組效果最佳,與文獻報道相類似;單純利多卡因組對抑制血流動力學反應較差。Matot I等[5]報道術前口服可樂定150 μg及300 μg全麻下行纖支鏡檢查術,300 μg組術中出現低血壓并出現術后蘇醒延遲,而在本研究中未見類似報道的副反應,此可能與復合其它藥物種類及劑量有關。
RPP可間接反映心肌耗氧量,正常情況下RPP應保持在12000以下。本組資料中單純利多卡因組和生理鹽水組在氣管插管及拔管后明顯增高,5 min后RPP接近12000。可樂定復合利多卡因組及單純可樂定組病人不同時期RPP均在12000以下,此結果說明可樂定復合利多卡因組及單純可樂定組不增加心肌耗氧量,降低了高血壓、冠心病人的麻醉風險。
綜上所述,術前口服可樂定復合利多卡因咽喉部表面麻醉可有效的減輕氣管插管和拔管期間血流動力學反應,方法簡單、易行、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莊心良,曾因明,陳伯鑾.現代麻醉學[M].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195-197.
[2]Cormack JR,Orme RM,Costello TG. The role of alpha(2)-agonists in neurosurgery[J].Journal of Clinical Neuroscience,2005,12(4):375-378.
[3]Grottke O,Muller J,Dietrich PJ,et al.Comparison of premedication with clonidine and midazolam combined with TCI for orthopaedic shoulder surgery[J].Anasthesiol Intensivmed Notfallmed schmerzther,2003,38(12):772-780.
[4]Lavand'homme PM,Roelants F,Waterloos H,et al.An evaluation of the postoperative antihyperalgesic and analgesic effects of intrathecal clonidine administered during elective Cesarean Delivery[J].Anesth Analg,2008,107(3):948-955.
[5]Matot I,Kuras Y,Kramer MR.Effect of clonidine premedication on haemodynamic responses to fibreoptic bronchoscopy[J].Anaesthesia,2000,55(3):269-274.
(收稿日期:2008-11-21修回日期:2009-02-17)
(編輯:潘明志 英文審校:鐘京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