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檢驗設備;崗前培訓;科室管理
文章編號:1003-1383(2009)01-0111-02
中圖分類號:R 446.11+9
文獻標識碼:B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醫療事業的不斷發展,醫療檢驗設備、檢驗技術日新月異。加上我院外科綜合住院大樓的建成使用,就醫環境大大改善,看病就診的病人越來越多。為了讓病人享受到更快更好的服務,完成不斷增加的檢驗工作量,近期我科引進了日本日立7600生化分析儀、美國強生干式生化分析儀、美國PHOX全自動血氣分析儀、賽科希德SA-6000血粘分析儀、法國ABXPENTRA120全自動5分類血球分析儀、日本光電-822K全自動5分類血球分析儀、希森美康CA1500型全自動血凝儀、RT-6000酶標儀等大型檢驗設備,并應用于日常檢驗工作,這些設備的應用大大提高檢驗科的檢驗質量和檢測速度。然而,如何使用管理好這些檢驗設備、保持正常運行、發揮其效能,是檢驗科管理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1]。為保障檢驗質量和生物安全[2],我們認為管理工作應從工作態度、專業知識、技能、制度、崗前培訓等方面入手。
一、端正工作態度是做好工作首要條件
工作態度應該是一個檢驗人員綜合素質的主要表現,包括愛崗敬業、強烈的責任心、不怕吃虧、實事求是等等。醫療單位不僅要培養檢驗人員具有高超的技術素質,還要培養他們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素質。臨床檢驗工作是一項特別的技術工作,其服務對象是人,因此不管是在過去傳統的手工操作還是目前的半自動、全自動操作;無論是在檢驗前處理、實驗過程中的儀器規范操作、檢驗后結果的分析報告,都要求操作者和管理者嚴謹求實,嚴肅認真,嚴格按操作規程進行操作,嚴防疏忽大意可能引起的差錯事故。只有認識到檢驗工作的重要意義才能熱愛檢驗工作,才能認真負責;只有具備強烈的責任心,才能減少失誤、發現失誤并糾正失誤;實事求是更是醫務人員應該必備的基本素質,具備這些素質要求,端正工作態度,是檢驗人員從事本專業的首要條件。
二、掌握本專業知識及相關專業知識是完成工作必備條件
檢驗專業是一門獨立的技術專業,與臨床醫學緊密配合,其服務對象是人,標本來源于人體,因此從業人員必須具備臨床檢驗專業基礎理論和基本操作技能。目前大量先進儀器在檢驗科使用,這些新的設備改變傳統的手工操作方式,為臨床提供快速、批量的檢測和準確、可靠的數據;要使用好這些儀器并作出科學的分析報告,要求檢驗人員除了具備本專業的知識以外,還要具備較好英語基礎和電腦操作知識和數理化知識。因為目前檢驗科引進的設備,都是配備有電腦,需要用電腦進行項目申請、清洗保養、結果報告等操作,更有些進口儀器,菜單全是英語,如不具備有一定的英語基礎和計算機基礎,儀器操作使用起來相當困難。再者檢驗醫學不僅是一門綜合性的醫學,還是一門技術科學,要準確發出檢驗報告,不僅要熟練掌握實驗室的檢驗儀器,還要求熟悉常用的各種檢測技術的實驗原理, 要求能夠運用這些相關的知識來判斷檢驗結果的準確度,結合臨床表現以及其他資料加與分析,為臨床治療提供可靠依據。因此加強對本專業及相關專業知識的學習和更新,是檢驗專業發展的迫切要求,更是檢驗科技術人員目前面臨的任務。
三、 重視崗前培訓,嚴格操作規程是保證儀器良好運行的方法
目前,大型檢驗設備在檢驗科越來越多,要管理好這些先進的檢驗設備,充分發揮其優良的性能,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我們認為管理這些檢驗設備主要包括安裝、調試、驗收、技術資料建檔、工作狀態標識、維護保養等一系列程序[3]。要求對于每一臺新購進的檢驗儀器,除了在選購、安裝、調試等方面嚴格規范操作以外,在儀器驗收、管理、崗前培訓方面,應與設備維修科工程師進行溝通:①儀器驗收,要求由檢驗科、設備科、廠家共同開箱,清點標準配件,看是否有缺損,是否符合合同規定的配置要求。對隨機攜帶的儀器配件、操作手冊、電腦驅動盤等要交專人加鎖專門保管。同時對儀器進行使用前的評價,內容應至少包括精密度試驗、準確度試驗、線性范圍和預期值評價等。如評價結果達到或接近規定技術指標方可簽字驗收。②設備維修科應對新購儀器設備建立檔案統一管理,檔案內容包括儀器編號、品牌型號、購置日期、使用說明書、操作手冊、維修手冊等原始資料,交由專人保管,檢驗科復印一份存放于儀器所在科室專人專管。同時由檢驗科具體操作人員根據儀器使用說明書和廠家技術人員的培訓內容,編寫儀器標準操作程序(SOP)文件,SOP文件至少應包括開、關機標準操作程序、儀器測定標準操作程序、儀器維護、保養標準操作程序、儀器質控標準操作程序等。檢驗科同時做好儀器的使用、維護保養記錄、更換配件及故障維修等相關記錄。③人員培訓,由廠家技術人員對檢驗科儀器專管人員、具體操作人員、設備科維修人員進行各自方塊的相關技術方面的專門培訓。對于檢驗科專管人員及科室具體使用該儀器的檢驗人員,要求廠家技術人員針對該儀器的儀器狀態、分析原理、使用操作、維護保養、校準定標和結果評估、簡單故障判斷等方面知識進行比較全面的培訓,以保證實驗結果正確可信。然后再由科室統一安排,由熟悉該儀器的專管人員根據實驗室個人的專業技能、特點,有針對地進行不同層次、分階段培訓學習。逐步讓相關工作人員均能了解儀器的結構、性能、用途、操作和維護,對非故障原因引起的檢測誤差能及時判斷[4]。培訓結束后對培訓人員進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授權對該儀器的操作使用。同時還需加強對實習、見習的學生、進修人員、新職工進行制度管理、業務培訓,在不熟悉儀器的情況下,不要讓他們單獨進行操作,確保儀器正常運轉。
大量先進的全自動儀器的臨床使用,對檢驗技師的業務要求更高,檢驗技師不但要知曉本專業知識,還要了解相關專業知識,更要熟悉檢驗儀器的性能及操作。對于檢驗儀器設備,要讓它發揮最大的作用,就應該規范管理,正確使用,嚴格按SOP進行操作及記錄,保證儀器保持在良好的狀態。在自動化儀器在醫院使用越來越多的當今,影響檢驗質量的主要原因已由技術人員的個人水平轉換為實驗室的整體管理水平[5],高質量的管理,對于保證檢驗質量,減少醫療糾紛、防范醫療風險的發生,更好地為臨床診療、科研、教學工作服務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馬玉國,趙俊月,李維紅.淺談檢驗設備的使用與管理[J].中國實用醫學研究雜志,2002,1(2):41.
[2]陳冬雁.關于臨床實驗管理方面的思考[J].醫學理論與實踐,2005,18(5):616-617.
[3]梅四清,李艷,袁江華,等.臨床檢驗設備的使用管理探討[J].醫療衛生裝備,2005,26(3):37-38.
[4]童懷國,胡玉華,潘華.如何提高醫療檢驗設備的應用質量[J].新疆醫學,2007,37:63-64.
[5]田愛平.關于改進生化檢驗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00,2:101-103.
(收稿日期:2008-11-18修回日期:2009-01-21)
(編輯:崔群飛)